投資50萬移民美國:庫什納在中國兜售簽證項目2017-05-31
桑普森·奧佩迪薩諾(Sampson Oppedisano) 紐約新學院米蘭國際事務、管理和城市政策學院,院長行政助理
賈里德·庫什納的庫什納公司鼓動中國投資者投資他的數個高端奢侈地產項目。作為回報,投資者將有資格申請EB-5簽證並移民美國。和總統關係親密的庫什納推銷這一聯邦簽證項目並直接獲益,引發了利益衝突的質疑。
美國對華交易性貿易政策有可能陷入僵局2017-05-26
克里斯托弗·A·麥克納利(Christopher A. McNally) 美國檀香山查明納德大學政治經濟學教授
近期美國和中國達成的貿易協議顯示特朗普總統和習近平主席的海湖莊園會晤開始產生具體成果。不過,交易性策略存在陷入僵局的風險,它需要更多基礎性協議的支撐,例如美中雙邊投資協定。
危險:以國家安全名義讓保護主義合法化2017-05-17
丹尼爾•艾肯森(Daniel Ikenson) 美國卡托研究所赫伯特·A·施蒂費爾貿易政策研究中心主任
如果美國以國家安全名義提高鋼鐵和鋁的關稅,中國就可能更無拘束地宣布它對外國半導體的依賴是一種國家安全危機並正式加征關稅,印度也可能以國家安全為借口對農產品進口實行新限制。「潘多拉盒子」將被打開,那些逃出來的禍患將讓貿易體系背負重壓。
特朗普稅改能否落地仍存較大變數2017-05-12
張茉楠(Zhang Monan)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美歐研究部副部長
減稅有可能帶來經濟增長並擴大稅基,但能否彌補財政收入的減少尚難估量。美國參眾兩院目前由共和黨控制,然而一些保守的共和黨人並不贊同公共債務肆意增加。因此,特朗普最終的減稅方案仍存較大變數。
特朗普稅改更可能傷及美國而不是中國2017-05-08
丹·斯坦伯克(Dan Steinbock) 全球諮詢機構DifferenceGroup創辦人
最近,特朗普總統公布了美國減稅計劃,以便讓美國公司的收入迴流。一些人預計它會對中國製造業形成巨大挑戰,並導致資本外流。但現實情況要複雜得多。
漸行漸遠?透過歷史看中美合作與對抗前景2017-05-02
威廉·赫斯特(William Hurst) 西北大學副教授
每當美國或中國政府換屆,國際媒體都會立刻充斥對領導人私人關係如何影響世界兩個最重要國家間關係的猜測。然而,這種短視的閑言碎語忽視了更重要的結構、歷史和國內政治力量,這些力量在塑造美中關係態勢過程中最終起着主導作用。
解析特朗普對朝新政2017-05-02
吳正龍(Wu Zhenglong)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基金會高級研究員
特朗普政府對朝新政策的目標是朝鮮半島無核化,而不是「政權更迭」。中方「雙軌並行」思路直擊有關各方的關切,將從根本上解除朝鮮對擁核的依賴,使美國扭轉從第一次朝核危機至今在美朝互動中一直處於戰略被動的局面。
美國應如何與對手相處並維持亞洲和平2017-04-27
梅爾•格托夫(Mel Gurtov) 《亞洲觀察》雜誌高級編輯
成功的衝突管理需要和平的處理手段,這種手段重在引導談判和互相讓步,利用官方、非官方和個人三個層面的外交往來,緩和緊張,扭轉衝突的趨勢。
特朗普軍事打擊敘利亞的「雙贏」與「雙輸」2017-04-19
賀文萍(He Wenping) 察哈爾學會高級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西亞非洲研究所研究員
特朗普軍事打擊敘利亞,可以撇清所謂的「親俄通敵」嫌疑,塑造「硬漢」形象,展現美國在道義及軍事方面的全球領導力,但同時也刺激了民主黨和一些公共知識分子的反對情緒,暴露了特朗普團隊在外交上的不成熟和魯莽。
特朗普「強軍」計劃評估2017-04-18
李岩(Li Yan)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院長辦公室(高端智庫辦公室)主任、研究員
賈春陽(Jia Chunyang)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美國所副研究員
李崢(Li Zheng)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美國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
特朗普推出「有史以來增長最多」的國防開支,意味着他將大幅提升軍事在美國對外戰略中的作用,可能使美國在亞太地區的投入出現實質增加,給亞太地區形勢帶來新的變數。
極具挑戰的中美關係2017-04-18
陳永龍(Chen Yonglong)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基金會美國研究中心主任
中美能超越制度和價值觀的束縛結伴同行嗎?或許這是近代以來世界所面臨的最大挑戰。如果能夠實現,當代國際秩序的演化就會少走彎路。
我對我的非美國朋友說什麼2017-04-17
約瑟夫·奈(Joseph S. Nye) 哈佛大學教授
美國政治體制並沒有被民粹主義浪潮席捲,不要低估美國的政治制度。但不要小看特朗普的溝通手腕,更不要指望他按常理行事。雖然美國主導的國際秩序存在問題,但在這一秩序下世界繁榮了,貧困減少了。不過,沒人能夠保證這一切還會繼續下去。
海市蜃樓:特朗普與中俄的「大交易」2017-04-13
韓磊(Paul Haenle) 清華-卡內基全球政策中心
特朗普總統表達了與老對手尤其是俄羅斯重新確立關係的願望。他相信通過巧妙的談判能做成地緣政治「交易」,但實際上,更可持續的政策框架才有利於美國的國家安全利益。
「特朗普帝國」的未來2017-04-12
帕特里克·孟迪斯(Patrick Mendis) 哈佛大學副研究員
目睹發生在美國和其他國家的變化趨勢後,我們不禁要問:美國會追隨中國的儒家——亦即中國共產黨——中央集權經驗來創建一個漢密爾頓式世界么?
特朗普讓東盟備受冷落2017-04-11
理乍得·加瓦德·海德林(Richard Javad Heydarian) 菲律賓理工大學地緣政治學教席主持
作為設想中的區域一體化引擎和東亞安全架構基石,東盟一直收效甚微地尋求調解海上糾紛,避免地區衝突。然而,除了擔心所謂「東盟中心地位」逐漸喪失,東南亞國家還害怕中美在本地區的緊張關係突然破壞性升級,尤其萬一特朗普政府為展示強硬而走得太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