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簡體繁體
【熱點話題】:美國大選 中美關係 全球治理 氣候變化 脫鉤
中文英文中英對照

特朗普讓東盟備受冷落

2017-04-11
B3.jpg

上任兩個月,特朗普政府的亞洲政策讓人愈發覺得似曾相識。更多跡象表明,美國地區利益的需要正開始左右新任領導的路徑。在拋棄了奧巴馬時代“重返亞洲”這一戰略詞藻的同時,新政府承諾要按照“自身規劃”來“保持在亞洲的主動與積极參与”。

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對中國作出了和解姿態,重申美國堅持“一中”政策。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到訪華盛頓時,特朗普肯定了美日同盟的深義和價值,承諾要讓“關係更加緊密”,要“百分之百地”與東京一起面對朝鮮的軍事挑釁。

幾個星期前,特朗普的國防部長詹姆斯·馬蒂斯訪問韓國和日本,安撫這兩個主要盟友,表示美國會繼續致力於地區安全。國務卿雷克斯·蒂勒森最近在這一地區訪問期間,也發表了類似的言論。在北京,他甚至呼應中國的外交路線,強調“不衝突、不對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贏”原則是中美關係的基礎。

但到目前為止,美國總統及其主要內閣官員,也就是防長詹姆斯·馬蒂斯和國務卿雷克斯·蒂勒森,仍主要致力於安撫東北亞和西方盟友。而東南亞國家聯盟(東盟)在紀念成立50周年之際,普遍關心的是特朗普政府在外交上與之接觸不足,在南海的軍事姿態太硬,以及更嚴厲的貿易政策。

美國新政府在它的聲明中很少提及東盟,特朗普對國際事務神思馳騁時亦是如此。目前尚不清楚副總統邁克·彭斯訪問印尼的時候是否僅僅進行空洞無物的“握手外交”,或者只把印尼當成飛機加油站,達不成具體的協議。

亞洲較小國家害怕美國徹底背離前奧巴馬政府的政策,即對該地區海上糾紛採取分級處理,同時保持貿易和移民政策的開放,並與東南亞國家進入積極的外交接觸。它們害怕的是被奧巴馬的繼任者在戰略上拋棄。

坐過山車的一個月

在就職演說中,特朗普保證要在“美國優先原則”的基礎上重新審視這個超級大國與世界的關係。他痛惜他的前任“在海外花掉了上萬億美元,而美國的基礎設施卻年久失修、每況愈下”。特朗普質疑美國對自由秩序的承諾,聲稱“我們幫助其他國家走上了富裕之路,但是我們自己國家的財富、實力和自信卻在地平線上消失了”。

特朗普毫不含糊地把美國這個世界最強國描繪成了現有國際體系的倒霉犧牲者,而不是領導者。他的民粹主義、新孤立主義言論很快成為實際政策。讓全世界的朋友和敵人都錯愕不已的是,特朗普的最初表現十分引人注目地忠實兌現了他最具爭議的競選承諾,尤其是在移民和自由貿易問題上。

他言而有信,入主白宮後立即拒絕了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議(TPP),這是華盛頓對抗中國在亞洲日益增加的經濟影響力的關鍵要素。隨後,特朗普又發佈了兩個引起極大爭議的行政令,對七個穆斯林國家的公民實行臨時/永久性旅行限制。

這兩個決定讓很多人相信,有必要嚴肅認真地對待特朗普。人們由此更加擔心會出現一個事實上的“禁穆令”,擔心美國脫離自由貿易制度,包括北美自由貿易區,甚至WTO。

特朗普向亞洲經濟大國發出強硬訊號,他指稱中國和日本是重商主義國家和匯率操縱國,威脅要加征重稅,從而使世界主要經濟體之間有可能全面爆發貿易戰。但是沒過多久,這位新總統就遇到來自政府內外的頑強抵抗。

在外,法院暫停實施他頗具爭議的限制某些穆斯林國家難民和移民入境的政策。在內,雷克斯·蒂勒森等高官說服特朗普重新審視他早先發出的有關承認台灣獨立的威脅,顯然這有違幾十年來的“一中”政策,而這正是上世紀70年代初以來美中關係的基石。

在這之後,特朗普給中國最高領導人發了一封和解信,呼籲大國合作。據稱他還與習近平主席進行了一次“非常親切”的交談。

在G20外長會議期間,蒂勒森和中國外長王毅也舉行了兩國政府官員的首次高級別會晤。據各方反映,這些會晤是成功的,雙方保證就共同關心的問題進行合作,特別是朝鮮,它是目前特朗普外交政策中最頭痛的問題。

作好準備應付麻煩

然而,中美關係在未來幾個月里仍有可能出現危險的變化。2月初,一架中國軍用偵察機在爭議水域上空及其危險地接近美國海軍P-3C獵戶座反潛機。就在事件發生幾天之後,華盛頓經過兩年的沉寂,將美國航母(美國海軍“卡爾文森”號)戰鬥群部署到出事地區,成為美軍“例行行動”的一部分。

最近幾個星期,美國還一直警惕着有關中國即將在菲律賓聲稱擁有主權的黃岩島展開填海行動的消息。黃岩島距美國從前的全球最大前置部署設施所在地蘇比克基地和克拉克基地只有100多海里。菲律賓對中國在其太平洋大陸架,尤其是在“賓漢隆起”(Benham Rise)的可疑活動也深感不安。

馬蒂斯呼籲外交解決,堅稱沒有必要在爭議水域採取“激烈的軍事行動”,但他同時指責中國在鄰近水域單方面提出主權要求“打碎了地區國家的信任”。更早些時候,蒂勒森提出對中國在南沙的人工島實行海上封鎖的可能,雖然他上任以後弱化了這些提法。

與此同時,白宮聚集着對華鷹派,譬如首席貿易顧問彼得・納瓦羅,以及國家安全委員會的史蒂夫·班農(4月6日已被撤職,譯者注)。班農是特朗普的首席政治戰略師,在貿易和軍事領域都支持對中國採取強硬立場。在特朗普政府看來,中國給世界上最重要之一的海上運輸線的航行與飛越自由帶來了風險。

東盟外長會議在菲律賓長灘島召開期間,各成員國一致表達了對南海爭議軍事化的“強烈不安”。特別是,人們對中國在爭議島礁快速建造軍事設施所產生的影響越來越擔心,這些島礁近年來已經被人為地擴展成為形態成熟的島嶼。

部分東南亞國家,特別是越南和菲律賓,暗地裡非常歡迎美國更有力地反制中國。它們把美國看成唯一可以制衡中國的力量。

作為設想中的區域一體化引擎和東亞安全架構基石,東盟一直收效甚微地尋求調解海上糾紛,避免地區衝突。然而,除了擔心所謂“東盟中心地位”逐漸喪失,東南亞國家還害怕中美在本地區的緊張關係突然破壞性升級,尤其萬一特朗普政府為展示強硬而走得太遠。

此外,人們還始終擔心特朗普政府有可能對東南亞國家採取更加限制性的移民和貿易措施,因為不少國家(如越南、馬來西亞和泰國)對美國有大量貿易順差,特別是菲律賓和越南還有大量海外公民居住在美國。最最重要的是,東南亞國家擔心它們在特朗普施展新的亞洲交易藝術時被徹底邊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