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有「印太戰略」3.0嗎?2025-04-11
杜蘭(Du Lan)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亞太研究所副所長、副研究員
不論是否會出台「印太戰略」3.0版,重塑美國對華優勢、服務「讓美國重新偉大」的核心目標,都將是特朗普政府印太地區政策的出發點和主要訴求。
華盛頓未看到的美國台海政策危險性2025-04-09
邵育群(Shao Yuqun) 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台港澳研究所所長
如果特朗普團隊不能看到賴清德當局對內政策和對陸政策的危險性、挑釁性,一味地將矛頭對準大陸,視大陸為台海和平的破壞者,那麼中美圍繞台灣問題的博弈在可預見的未來將更為激烈。
亞太地區的選擇與前景2025-04-07
張沱生(Zhang Tuosheng) 清華大學戰略與安全研究中心學術委員
特朗普政權上台後,美國對內對外政策的巨變導致亞太地區的選擇與前景發生變化。為促進亞太地區的和平穩定與發展,地區相關國家可從五個方面採取適當對策。
美俄角力烏克蘭的戰略意圖與現實困境2025-03-25
肖斌(Xiao Bin) 中國社會科學院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研究員 政治學博士
美俄兩國在烏克蘭的戰略博弈,不僅是傳統大國競爭的延續,也反映了在全球權力再分配背景下不同力量對國際規則和未來秩序願景的分歧。這場危機及其潛在的解決方案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重塑大國關係,並預示着一個更加不確定的世界秩序正在加速建構中。
出席2025年第61屆慕安會印象2025-03-20
傅瑩(Fu Ying) 外交部前副部長
2025年2月14日13:30,第61屆慕尼黑安全會議如期在巴伐利亞宮酒店的主會場開幕。我提早趕到會場時,200多個座位基本坐滿,只能在很靠後的地方找到位子坐下來。霍伊斯根作……
中俄伊北京會晤釋放了什麼信號?2025-03-18
賀文萍(He Wenping) 察哈爾學會高級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西亞非洲研究所研究員
釐清伊核問題矛盾的歷史經緯,對所有協議參與方提出不偏不倚的公正、平等要求,是此次三國北京會晤的一大亮點。
特朗普在俄烏問題上究竟想要什麼?2025-03-18
付隨鑫(Fu Suixin) 中國社會科學美國研究所副研究員
特朗普以及支持他的美國極右翼對俄羅斯和普京有強烈的好感與認同。他對國際秩序的真實願景可能是大國協調,即美國牢牢掌控西半球這個勢力範圍,並與各個大國協調管理全球。
印度的沉默讓四方聯盟失去力量2025-03-03
薩賈德•阿什拉夫(Sajjad Ashraf) 新加坡國立大學前兼職教授
四方安全對話成員國的軍事合作日益加強,且都對中國的崛起表示擔憂。但是,印度不願全面加入軍事聯盟,這限制了該組織在亞太地區對抗中國影響力的效果。
烏克蘭和平前景及中國的新角色2025-02-26
肖斌(Xiao Bin) 中國社會科學院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研究員 政治學博士
特朗普推動烏克蘭和平的方式,使得烏克蘭局勢發生了重大變化。這要求中國在堅持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的立場下,積極尋求新的角色以推動和平進程。
特朗普政府對抗中國軍事力量2025-02-26
理乍得·魏茨(Richard Weitz) 哈德遜研究所高級研究員
隨着美國將重點轉向遏制中國,美國國防部長皮特·海格塞斯敦促北約在歐洲安全方面承擔更大責任。特朗普政府重新評估美國軍力的全球部署,可能預示着其戰略轉向。但是,中國的軍事發展軌跡和美國政策回應的有效性仍存在不確定性。
從慕安會看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2025-02-25
王義桅(Wang Yiwei) 中國人民大學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院副院長
慕安會年度報告強調多極化,卻顯示出大變局下美國的傲慢、歐洲的無奈、全球南方的無助、世界的失序。
DeepRethink:中美人工智能競賽並非簡單的芯片問題2025-02-25
銀劍(Jianyin Roachell) MERICS研究所數據科學家、PolicyBot.io聯合創始人
上月,中國開發的開源人工智能產品DeepSeek面世。作為OpenAI的產品競爭對手,它震驚了快速發展的人工智能行業。一個影響美國在人工智能領域主導地位的競爭對手的出現,將引發許多關於美國在2025年如何應對的問題。
傅瑩在巴黎AI行動峰會期間談AI安全與治理2025-02-19
傅瑩(Fu Ying) 外交部前副部長
巴黎人工智能行動峰會及其框架下的峰會活動於2025年2月6日至11日舉行,會議旨在加強國際社會的行動力,探討人工智能的應用和全球治理問題。由托尼·布萊爾全球變革研究所(Tony Blair Institute for Global Change, TBI)主辦的「人工智能時代的治理論壇」是其間的邊會之一,意大利前總理、TBI戰略顧問馬泰奧·倫齊(Matteo Renzi)致開幕詞。
放下情緒找出路,歐洲戰略自主之路該往哪走2025-02-19
肖茜(Xiao Qian) 清華大學戰略與安全研究中心副主任
第61屆慕尼黑安全會議於2月14日到16日在德國慕尼黑舉行。11日,慕尼黑安全會議發佈年度慕尼黑安全報告,再次受到各方關注和熱議。
經受「慕尼黑震蕩」之後,歐洲能做什麼2025-02-18
安剛(An Gang) 清華大學戰略與安全研究中心特約專家
如果這一次,當美國以極具羞辱的方式甩手離開,仍不能激起歐洲儘快完成「覺醒」,它失去的將不僅是在俄烏和談中的席位,更會是在未來多極世界第一梯隊中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