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瑩(Fu Ying),前外交部副部長,清華大學戰略與安全研究中心主任。
2021-03-26 11:07:20 超越困局,以終為始
現在中美關係似乎進入一個平台期,未來的中美關係會再度下滑,還是能在平台期穩定下來,進而上升和發展,關鍵是兩國能否在同一個國際秩序框架內解決彼此合理關切,實現和平共存。
2020-11-17 15:20:43 合作還是分裂?——後疫情時代的全球化
放棄全球化將導致世界的碎片化和更多混亂,主流聲音是繼續推動、改進和完善全球化,這需要中美等大國的穩定合作。
- 2020-10-10 19:05:39 唯照顧彼此關切方能解決問題——寫在朝核六方會談《9·19共同聲明》發表15周年之際
朝核問題長期受困於「核試-制裁-對話-再核試-再制裁」的向下螺旋,但是也揭示了無論分歧多麼尖銳,對話總是解決複雜國際問題的鑰匙,外交總能為「解套」僵局找到路徑。
2020-07-17 15:09:37 需要認真考慮中美關係的發展方向
中國需要對未來中美關係的發展方向做認真的思考和設計,主動提出能夠維護中國根本利益、能夠解決美方合理關切、同時也符合世界和平發展大方向的選擇和方案。
2020-06-29 11:04:19 新冠疫情後的中美關係
中美兩國之間的緊張態勢主要是由美方主動推動的,未來中美是否會陷入零和對抗抑或實現「競合」關係,關鍵要看兩國能否客觀判斷對方的實力與意圖,能否找到彼此目標相容的空間。
- 2020-05-01 15:04:47 我們能從COVID-19危機中學到什麼?
農曆清明是中國人為追思逝去親人而掃墓的日子,2020年的這一天落在4月4日,也被定為全國哀悼日,以紀念在新冠肺炎疫情中的罹難者。人們沉浸在哀傷中,緬懷沒能等來這個春天的人,思考能從災難中學到什麼。
2020-03-18 13:39:04 面對突發的未知冠狀病毒,人類同舟共濟
傅瑩接受克羅地亞《晚報》採訪,記者迪諾·布魯邁克(Dino Brumec)。
2020-02-24 17:33:32 對2020年慕尼黑安全會議的印象
第56屆慕尼黑安全會議於2020年2月14至15日舉行,吸引了32位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77位內閣級部長出席,參會的政、軍、學、商界人士逾千人。我作為慕安會的顧問理事會成員應邀出席,有幾點印象和體會與大家分享。
2019-12-17 12:02:29 人工智能給我們帶來的挑戰
不論中國還是美國都不可能壟斷世界的技術進步。如果兩國採取互補的態度,人工智能技術的前景會更加光明;但如果不再合作,雙方都將遭受損失,人工智能的總體發展也會付出代價。
2019-11-08 11:50:00 中美應該為「競合」時代做準備
概要:看中美關係的未來,關鍵在於雙方能否繼續在同一個國際體系內和平共存,解決分歧。如果兩國滑向對抗,則有可能導致世界的分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