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應如何應對特朗普關稅?2025-04-16
黃益平(Huang Yiping)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副院長、數字金融研究中心主任
隨着世界進入新的發展階段,符合中國最大利益的做法就是先把自己的事情理順,然後在維護全球經濟方面發揮積極作用。
特朗普的「對等關稅」衝擊全球貿易2025-02-27
丹·斯坦伯克(Dan Steinbock) 全球諮詢機構DifferenceGroup創辦人
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後,投資者沃倫·巴菲特發出警告,稱金融衍生品是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特朗普總統的「對等關稅」可能對世界貿易產生類似的影響。
歐盟對中國電車加稅的全球影響2024-06-26
魏尚進(Shang-Jin Wei) 哥倫比亞大學商學院金融和經濟學教授
此次新關稅肯定會損害中國電車製造商的發展前景,無論是在利潤還是就業方面,但這對歐洲和美國家庭來說也是不利的,因為這將提高價格(國內生產商的競爭壓力減輕),推遲高污染傳統汽車的轉型
美國關稅戰是懲罰中國的發展和非洲的未來2019-08-30
丹·斯坦伯克(Dan Steinbock) 全球諮詢機構DifferenceGroup創辦人
未來幾個月,美國關稅戰所帶來的某些最嚴重附帶傷害將出現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美國的保護主義有可能加劇這種不利影響,阻礙非洲經濟的一體化。
特朗普單邊加征關稅的破壞性2019-08-12
李永(Li Yong) 中國國際貿易協會專家委員會副主任
美方一直在追求「不平衡的」協議,且向美國傾斜,背後是政治考量。但寄希望於關稅的刺痛逼迫中國屈服是無用的。
特朗普的炒作藝術2019-07-03
斯蒂芬·羅奇(Stephen Roach) 耶魯大學高級研究員
在股市飆升和失業率處在50年最低水平的蒙蔽下,很少有人敢於挑戰美國的經濟政策是否明智。但我們必須對特朗普經濟學做出更具批判性的評估。
中國為何不會在經貿談判中輕易妥協?2019-05-24
趙明昊(Zhao Minghao) 復旦大學美國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中國論壇特約專家
特朗普政府低估了中國為維護國家主權和民族尊嚴而承受必要代價的決心。
華盛頓對「貿易戰」的誤判2019-05-24
魏建國(Wei Jianguo) 中國商務部原副部長
中美多輪談判沒有達成協議,美方有三個「沒想到」和三個誤判。如果中國這樣一個龐大市場把美國排除在外,多少關稅都無法彌補美國的損失。
「石油人民幣」崛起2018-12-06
約翰·馬修斯(John A. Mathews) 澳大利亞麥考瑞大學管理學研究生院教授
馬克·塞爾登(Mark Selden) 康奈爾大學東亞項目高級研究員
中國的原油期貨合約將推動人民幣國際化,同時削弱美元。
進退維谷的人民幣2018-07-26
寶拉·蘇巴奇(Paola Subacchi) 英國皇家國際事務研究所高級研究員
隨着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對一系列中國產品加征進口稅,中國的貨幣政策如今走上前台。許多人想知道,中國是否會威脅用一場貨幣戰來回應特朗普的貿易戰。中國已經有足夠的金融和貨幣槓桿讓美國經濟癱瘓,但擁有必備的武器並不意味着中國有能力使用它們。
美國針對中國的指控難圓其說2018-04-26
斯蒂芬·羅奇(Stephen Roach) 耶魯大學高級研究員
美國貿易代表羅伯特·萊特希澤的301調查報告似乎是針對中國的鐵案,但不要被它蒙蔽。正如斯蒂芬·羅奇所言,報告在幾個關鍵領域相當離譜。
美國關稅政策的代價與後果2018-04-18
盧西奧·布蘭科·皮特洛三世(Lucio Blanco Pitlo III) 菲律賓亞太協進會研究員
利用關稅來解決與主要貿易夥伴的貿易不平衡問題,將掣肘美國長期以來的經濟領導力。對美國來說,解決貿易不平衡和振興美國製造業,不應以破壞既有經貿秩序和讓美國的盟友加深對「美國例外論」的成見為代價。
特朗普、關稅和教科書式保護主義2018-03-22
蘇拉布·古普塔(Sourabh Gupta) 美國中美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
「232條款」措施是以美國國家安全受到危害為理由來限制進口的一種高度非常規、有爭議的措施。更糟的是,對包括中國在內的外國貿易夥伴採取這一措施,可能只是逐漸炎熱的季節里爆發的致命貿易戰火中射出的第一批子彈。最壞的事情還在後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