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簡體繁體
【熱點話題】:中美關係 貿易戰 全球治理 COVID-19 氣候變化 脫鉤
中美重新接觸後能走多遠?沈大偉
美國和中國政府三個月沒有高層對話和接觸之後,過去一周進行了一系列直接交流。其目的旨在穩定緊張的關係,為不斷惡化的關係制定底線,並為未來的討論和交流制定路線圖。……
中美仍需要最基本的溝通安剛
就算大國合作時代已經終結,高質量的溝通也是大國博弈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美方的據傲不收斂、不改變,註定了中美之間即使有溝通,中方也無法採信於美國。
中美維也納會晤釋放四個「積極信號」董春嶺
雙方就推動中美關係排除障礙、止跌企穩進行了坦誠、深入、實質性、建設性的討論。會晤進一步明確「中美將持續利用這一戰略溝通渠道」,從而為之後的中美關係管控創造了條件。
主編推薦
通話一是有力駁斥了美國鷹派關於中國不可信的言論,二是使中國成為歐洲經濟和秩序重建的自然參與者,三是實現了對俄關係的平衡。

黃境觀瀾綜合研究院高級研究員
  • 外交策略
    蝴蝶效應已經顯現。中國在調和沙特阿拉伯和伊朗方面的外交成果,可能會產生深遠的影響,而且烏克蘭問題的未來將成為世人關注的焦點。這一歷史性舉措……

    塞巴斯蒂安·康丁中歐顧問/戰略家,香港大學亞洲全球研究院研究員
  • 外交策略
    歐方之所以對華姿態有所變化,一是其經濟困難重重,需要抓住中國疫後重啟的重要機遇;二是歐洲「戰與和」前景尚不可料,需要中國發揮「穩定器」作用;三……

    吳白乙中國社會科學院歐洲研究所前所長
  • 軍事安全
    美韓強化延伸核威懾以及美韓同盟範圍的地區化趨勢,本質上都是北約安全思維開始在本地區擴散的表現。對中國來說,這將是改變東北亞地區安全架構現狀……

    張雲日本國立新潟大學副教授、現德國柏林自由大學高級訪問學者
  • 外交策略
    中美在重大戰略問題認知上似有相向而行的態勢。兩國用實際行動來兌現政策承諾,是止損戰略互疑、培育基本互信的關鍵一步。

    陳積敏中國國際友好聯絡會和平與發展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
  • 能源環境
    美國搭建「凈零政府倡議」的戰略目標是在主要發達國家政府層面建立基於「2050凈零規則」的綠色聯盟,從而更有效地繞過聯合國多邊治理平台來主導全球氣候……

    唐新華清華大學國際關係研究院副研究員
  • 外交策略
    拜登用同盟關係綁架盟國、損害歐洲利益的做法,促使歐洲對跨大西洋同盟關係進行反思。但歐洲實現戰略自主是一個長期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吳正龍中國國際問題研究基金會高級研究員
  • 外交策略
    近日,七國集團(G7)外長會議在日本長野召開,此次會議旨在為5月召開的G7廣島峰會做準備,相關議題設置和各方言論可以視作廣島峰會的預演。

    李岩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世界政治研究所所長
  • 外交策略
    中美雙邊關係受美國對華認知和戰略嚴重偏差的影響難以得到實質性提升和改善,但美國以「戰略競爭」為主導的對華政策框架也難以得到美國國內所有涉華利……

    龔婷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美國研究所副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