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耐心」對「耐心」,推動中美關係合理回調安剛中國對中美關係的基本形態正在具備前所未有的塑造力,這種塑造力需要善加利用。面對拜登政府的重審和遲疑,中國可以用自己的「耐心」回應對方的「耐心」,共同醞釀中美關係的……

中美兩國合作終結疫情的十個理由李成 & 麥瑞安中美關係動蕩妨礙着疫情的結束。毫無疑問,如果兩國攜手合作,一個更安全的世界將指日可待。

中美能跳起「小步舞」嗎?趙明昊考慮到當前處理中美關係面臨的各種困難,「小步舞」做法及其所蘊含的智慧對中美兩國領導層來說依然具有重要的啟發意義。雙方要重新找回「外交的藝術」,仔細捕捉和準確解讀向……

- 雖然有些人預計拜登新政府會「重置」美中關係,但事實似乎不是這樣。早期跡象顯示,就算可以預見到策略上的一些變化,但前特朗普政府的政策在相當大程……
- 意識形態是冷戰時期的武器,絲毫不能幫助我們應對當前面臨的挑戰。
- 中美關係存在結構性衝突,很難取得重大實質性改善,但兩個大國也不得不尋求合作之道。合作的目的是為了共處,也是為了給競爭劃線。
- 美國政府換屆後的中美元首首次通話釋放了積極信號,為處於十字路口的中美關係提供了方向指引。
主編推薦
百年變局進入加速期,各種全球性難題交叉疊加,給人類帶來史無前例的嚴峻挑戰。
- 外交策略美國戰略界無法迴避的一個問題是,面對中國的成功崛起,美國是否需要以及應該怎樣主動進行調適。
- 外交策略國會騷亂事件對美國的衝擊是巨大的,但同時也是對美國的一次危機預警,給美國帶來變革的契機。
- 文化歷史中國一直在太空科技領域進行大力投資,而美國的太空計劃似乎越發停滯不前。如果保持這一勢頭,中國或許會取代美國成為世界領先的太空大國。
- 外交策略美國當選總統喬·拜登表示,在對即有的第一階段貿易協議進行全面評估,並與亞洲和歐洲的盟友進行協商之前,他不會對美國的對華政策做出任何重大改變。……
- 外交策略穩定中美關係仍是當選總統拜登2021年議程中的頭等大事之一,但要做到這一點雙方必須恢復互信與合作。新一屆政府應力求恢復文化、教育和人文交流,以……
- 社會發展衝擊國會事件反映出在全球化和新技術革命時代,美國中下階層對被邊緣化的不滿。在新科技革命的門前,中美面臨的是相同的考卷,誰能提供更有效的治理……
- 外交策略勞動黨八大的總體戰略是通過自力更生克服制裁壓力,主要目的是在美國新政府對朝政策出台前主動出擊,對美國釋放軟硬並存的信號。
- 外交策略即將上任的拜登政府完全有動機修復與中國的關係,但比特朗普的行動或公眾輿論更大的障礙,也許是拜登自己在競選期間的言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