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色列越來越難讓美國為其「背書」2024-06-07
賀文萍(He Wenping) 察哈爾學會高級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西亞非洲研究所研究員
以色列日益陷入國際孤立,讓一直作為其「堅強後盾」的美國政府力不從心。
- 中美人工智能對話需要更多利益攸關方2024-06-06
孫成昊(Sun Chenghao) 清華大學戰略與安全研究中心副研究員
徐彥子(Xu Yanzi) 美國信息技術與創新基金會(ITIF)研究員
考慮到人工智能技術在商業和軍事應用中的爆炸式增長,中美之間需要進行更多對話協商,並將更多非政府層面利益攸關方納入其中。在正式外交渠道之外,舉行包含非政府專家的一軌半和二軌對話將有助於建立信任,推動創新解決方案的形成,並在國家之間達成共識。
- 審視中美地緣技術競爭2024-05-30
陳溪(Chen Xi) 港灣海外創始人,阿拉伯聯合酋長國大學客座高級研究員
朱旭峰(Zhu Xufeng) 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院長,清華大學科技發展與治理研究中心主任
肖耿(Xiao Geng)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金融研究院政策與實踐研究所所長
奧坎·格雷(Okan Geray ) 迪拜數字管理局戰略規劃顧問,共建可持續智慧城市組織主席
王棟(Wang Dong) 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長聘正教授,北京大學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執行主任
為重振創新和樹立市場信心,美中兩國應以非常規方式在中東、非洲等地區開展合作。這將不僅提供新的商業場景,也將為未來全球治理提供綜合性解決方案。
- 新四方機制:安全合作還是圍堵中國?2024-05-29
理乍得·加瓦德·海德林(Richard Javad Heydarian) 菲律賓理工大學地緣政治學教席主持
在小費迪南德·馬科斯總統領導下,菲律賓外交政策發生轉變。同時,南海地區緊張局勢升級促使菲律賓加入新近成立的四方機制,以加強安全合作。儘管小馬科斯強調外交解決方案,但由於該國對此前與中國達成的協議存在自相矛盾的解讀,緊張局勢持續存在,從而可能導致地區形勢更加複雜。
- 巴勒斯坦亟需力量再平衡2024-05-23
周亦奇(Zhou Yiqi) 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西亞非洲研究中心副研究員
要實現中東地區持久和平,特別是以巴之間的和平,巴勒斯坦的地位需要作出意義的改變,那就是其主權必須被確立和承認。中美兩國的共同努力將是成功實現這一目標的重要保證。
- 俄烏衝突:中俄扮演的角色及兩國關係走向2024-05-20
關貴海(Guan Guihai) 北京大學國際戰略研究院執行副院長
無論俄烏衝突如何結束,俄羅斯以歐洲為根基的世界大國雄心都不會改變。中俄關係是穩定和互利的新型大國關係,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智慧是中俄關係之舵。
- 莫讓戰略敘事變成危險敘事2024-05-12
韓立群(Han Liqun)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副研究員
美國對華戰略敘事的特點是進攻性越來越強,工具性越來越明顯,目的性越來越集中,且正在從一般的競爭性的戰略敘事滑向對抗性的危險敘事。這對於維持中美正常對話十分不利。
- 烏克蘭危機背景下中亞與中、俄和西方的關係2024-05-08
凱梅爾•托克托姆舍夫(Kemel Toktomushev) 中亞大學公共政策與管理研究院研究員
中亞歸根結底不太可能與俄羅斯和中國保持距離,因為它們的地理位置鄰近,而且它們已經建立了牢固的聯繫。
- 美國與他國聯合生產武器的動機和隱患2024-05-07
崔磊(Cui Lei)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研究員
國內產能不足讓美國有動機與盟伴國家和地區聯合生產武器,但這也可能導致武器跨境擴散,加劇地區安全緊張局勢,增加衝突風險。
- 伊以互撕讓美國既憂且喜2024-05-07
賀文萍(He Wenping) 察哈爾學會高級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西亞非洲研究所研究員
此輪以色列與伊朗的互撕突破了以往雙方恪守的邊界和底線,讓華盛頓憂喜參半。
- 美國950億美元外援對烏克蘭和跨大西洋關係有何影響?2024-04-28
孫成昊(Sun Chenghao) 清華大學戰略與安全研究中心副研究員
閆美欣(Ezgi Koklen) 土耳其安卡拉危機和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助理
美國對烏政策的前景可能會受到今年美國大選的挑戰。總統選舉的結果可能會導致美國愈發難以為烏克蘭付出更多。
- 莫斯科恐襲案後,全球反恐何處去?2024-04-17
王震(Wang Zhen) 上海社會科學院國際問題研究所研究員、中國中東學會常務理事
莫斯科恐襲案說明恐怖主義並未遠去。當前全球反恐正面臨三種全新的挑戰。
- 美國對華科技競爭應有邊界2024-03-15
陳積敏(Chen Jimin) 中國國際友好聯絡會和平與發展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
美國政府應為對華科技競爭政策設定邊界,避免將正常的中美科技交流與產業合作政治化、安全化。中美在科技領域建立機制化的對話與溝通不僅必要,而且緊迫。
- 烏克蘭戰爭第三年:解開了地緣政治方程2024-03-15
塞巴斯蒂安·康丁(Sebastian Contin Trillo-Figueroa) 中歐顧問/戰略家,香港大學亞洲全球研究院研究員
曠日持久的烏克蘭戰爭是21世紀最重要的地緣政治衝突,預示着全球治理終將回歸現實政治。
- 第三方行為是影響烏克蘭戰爭走勢的關鍵2024-03-11
肖斌(Xiao Bin) 中國社會科學院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研究員、政治學博士
戰爭,無論何種形態都會有第三方,而第三方行為受戰爭環境和交戰方身份的影響。在烏克蘭戰爭中第三方既是調節者,又是衝突直接或者間接的相關方。受戰爭環境的影響,烏克蘭戰爭中的第三方由三個相互關聯的部分組成,即核心國家、中心國家和邊緣國家。核心國家是指中國、美國、英國、法國、德國、意大利、加拿大、日本8國,而中心國家則是除G7外的北約成員國、集體安全條約組織成員國、伊朗和朝鮮,而邊緣國家由上述國家外的全球南方國家組成。隨着烏克蘭戰爭向長期化發展,第三方行為已逐漸成為影響戰爭走勢的關鍵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