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簡體繁體
【熱點話題】:美國大選 中美關係 全球治理 氣候變化 脫鉤
中文英文中英對照
  • 杜蘭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美國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菲律賓爭奪南海輿論戰

2024-06-21
杜蘭.jpg

去年以來,菲律賓加大在南海的侵權挑釁行動,主要以兩手推進其海上非法主張權益。一是菲律賓海軍海警頻繁在海上滋擾生事,包括在仁愛礁“非法運補”,在黃岩島、鐵線礁和牛軛礁等敏感地點加大挑釁活動,企圖改變現狀。二是強化針對中國南海維權的輿論戰和認知戰,通過曝光中國維權行動和在國際上“賣慘”,打造自身受害者形象,污衊中國“脅迫”和“不遵守國際法”。眼下,因為自身實力劣勢明顯,在海上占不到什麼便宜,編造虛假敘事正成為菲律賓在南海的主要武器。

一方面,菲律賓總統馬科斯在國際場合頻頻拋出南海議題,態度十分強硬。近期舉行的香格里拉對話上,馬科斯大談南海問題,稱菲律賓在其海岸線附近的水域正面臨來自中國日益增大的壓力,強調如果中國在南海的“故意挑釁行為”導致菲律賓民眾喪生,菲政府將視之為“戰爭行為”,渲染緊張局勢的意味明顯。今年2月29日,馬科斯訪問澳大利亞並在澳議會發表演講,誓言菲方將堅決捍衛自己的主權,不允許任何外國勢力侵佔菲律賓“哪怕一平方英寸”的領土。在不久後出席東盟—澳大利亞特別峰會和在澳大利亞洛伊國際政策研究所發表演講時,馬科斯又多次提及南海問題,指責中國在南海的所謂“挑釁性、單邊和非法行動”。4月的美日菲三邊峰會聯合聲明也以大段篇幅指責中國南海政策,對中國所謂“危險和挑釁行為”表示嚴重關切,批評中方針對菲方向仁愛礁非法運補所執行的維權執法措施。

另一方面,菲律賓着力在南海實施“進攻性透明度(assertive transparency)” 計劃,也即所謂新的“點名羞辱”(name and shame)策略,以“揭露”中國在南海的所謂“灰色地帶”策略。這一計劃背後的主要推手是美國斯坦福大學“戈爾迪之結”國家安全創新中心,該中心“妙手項目”負責人鮑威爾就表示,“進攻性透明是指故意尋找灰色地帶行為者施行非法、惡意和脅迫行為的黑暗空間,然後將其暴露在公眾視野中的策略”,這“不僅對菲律賓具有重要意義,也對世界各國有啟示”。在這一策略指導下,菲方海警在南海挑起事端時,會特意安排菲律賓和西方記者登上海岸警衛隊船隻,錄像記錄中國海警對菲海上人員和漁民所謂的“騷擾”,並通過網絡發佈各種文本、視頻和音頻資料,展示中國的所謂“欺凌行為”。美國主流媒體如《紐約時報》、NBC等在菲記者均受到過邀請。菲律賓也開始組織漁民和民間組織到南海挑釁生事。近日,菲律賓海岸警衛隊還頻頻炒作中國在仙賓礁“填海造島”。可以說,菲律賓在南海不斷自導自演各種“作秀”“碰瓷”,並散布謠言抹黑中國,可謂在輿論戰上煞費苦心。

可見,當前菲律賓在南海打輿論戰認知戰的特點是官方強硬表態,海上製造事態,海軍海警與媒體記者、民間組織緊密配合,藉助西方媒體和大量社交媒體賬號,炮製傳播虛假敘事,引導輿論。菲律賓打的小算盤一是將自身塑造成“受害者”,將中方炒作成“過錯方”,將中國置於被動地位;二是借渲染“中國威脅論”拉攏域內外國家為自身提供支持,並為其他南海聲索國提供示範,擴大在南海反對中國的“統一陣線”;三是策應配合美國更深層次介入地區事務和擴大在本地區軍事存在以圍堵中國的戰略需要。

面對菲律賓的套路,中國也越來越有準備,開始用更多的事實回擊,包括現場影像資料、客觀數據資料等,並加大力度通過媒體和網絡平台傳播中方聲音,向國內外公眾揭露菲律賓的挑釁行為和真實意圖,傳遞中國在南海問題上的立場和主張,激濁揚清。

菲律賓當前在南海頻繁製造事端並炒作輿論,背後顯然離不開美國的支持慫恿。美國向來唯恐南海不亂,而馬科斯政府與美國勾連,使得菲律賓成為東南亞地區唯一選擇對抗中國的國家,也由此日漸被東盟其他成員國所孤立。美國拉攏日、澳等盟友介入南海的行徑也在加劇該地區的陣營對抗,引發東南亞國家的擔憂。本地區各國逐漸看清美菲激化南海局勢的意圖,表達了推動南海形勢“降溫”的意願。面對當前複雜嚴峻的國際地區形勢,應對南海問題最好的辦法仍是通過對話協商管控爭議、擱置爭議。以東方之道和亞洲智慧妥處分歧,維護地區和平穩定的發展局面,也是本地區多數國家的主流共識和共同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