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歐亞大陸「黑洞」:拜登的地緣政治抱負2023-10-06
肖斌(Xiao Bin) 中國社會科學院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研究員、政治學博士
儘管烏克蘭戰爭為拜登政府提供了實現地緣政治抱負的機會,但這並非坦途。美國霸權跨越歐亞大陸「黑洞」需要付出多少機會成本是一個未知數,也許大獲成功,也許是霸權的災難。
烏克蘭的和平之路2023-06-20
肖斌(Xiao Bin) 中國社會科學院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研究員、政治學博士
烏克蘭取得全面軍事勝利的難度依然巨大。對於俄烏衝突,中國未來的工作重點是更準確地框定自己的利益,並選擇靈活務實的行動。
- 「灰色地帶」的戰爭與國家間政治2023-04-13
肖斌(Xiao Bin) 中國社會科學院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研究員、政治學博士
俄烏戰爭是發生在「灰色地帶」的體系戰爭。歐洲人對外政策發生了轉變,「一超與西歐強國」協調對外立場,改變了國際格局中的力量對比。中俄關係已經成為平衡國際體系壓力的工具,但中國需要做的不僅是會對工具加槓桿,更要能降槓桿。
- 「經濟冷戰」復生?俄烏戰爭下歐洲能源供應鏈變革的效應2023-03-13
肖斌(Xiao Bin) 中國社會科學院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研究員、政治學博士
俄烏戰爭導致了全球能源供應鏈的重組,歐盟則是這一進程的直接推動力。能源一直是維持歐盟與俄羅斯雙方關係的支柱,但俄烏戰爭爆發後其成為歐盟與俄羅斯遏制對方的&ldquo……
我們需要從俄烏戰爭一周年中知道什麼2023-02-24
肖斌(Xiao Bin) 中國社會科學院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研究員、政治學博士
俄烏戰爭已演化成一場影響全球秩序的戰爭,並為世界經濟前景增加了更多的不確定性。根據聯合國發佈的《2023年世界經濟形勢與展望》報告,2023年,全球經濟增速可能成為數……
- 理性鬥爭,避免周邊關係「烏克蘭化」2023-01-20
肖斌(Xiao Bin) 中國社會科學院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研究員、政治學博士
對中國而言,只有超越舊式的均勢政治,發展正常的中美俄「三邊關係」,才能增強自己在外交戰略上的靈活性,並把國家發展和安全的戰略主動權掌握自己手裡。
中國會以自己的方式在俄烏戰爭中扮演和平角色2022-12-24
肖斌(Xiao Bin) 中國社會科學院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研究員、政治學博士
推動歐洲儘快恢復和平符合中國的利益。在逐步走出全球大流行病的陰影后,在維護中國人民利益的前提下,中國會以自己的方式在俄烏戰爭中扮演和平角色。
俄烏衝突何時了2022-12-02
汲深(Ji Shen) 獨立評論員
烏克蘭順從北約逼迫俄羅斯是不合理的,俄羅斯奪取烏克蘭領土是不公正的,要俄羅斯吐出已佔領土是不現實的。這「三不」之間的糾結,導致戰爭衝突曠日持久。
- 俄烏衝突長期化對中美關係意味着什麼?2022-09-20
李岩(Li Yan)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世界政治研究所所長
俄烏衝突的最大影響在於其顯著加速了西方世界的新一輪整合。美國趁勢依託「集團政治」加大了對中國的壓力。
- 歐盟對俄能源制裁恐面臨反噬效應2022-08-30
吳正龍(Wu Zhenglong)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基金會高級研究員
隨着歐盟對俄制裁持續推進,反噬效應將不斷發酵,放大成員國對能源制裁的分歧和矛盾,加重成員國損失。
俄羅斯能否抓住擺脫戰爭壓力的機會?2022-08-22
肖斌(Xiao Bin) 中國社會科學院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研究員、政治學博士
隨着戰爭的持續,美西方國家對華政策可能會越來越激進,以脅迫中國改變中立立場來結束戰爭,這很可能給俄羅斯製造一個「中國機會」。而堅持「韜光養晦、有所作為」策略更有利於中國的發展利益。
對烏克蘭戰爭走向的看法2022-07-25
吳正龍(Wu Zhenglong)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基金會高級研究員
烏克蘭戰爭有可能是一場長期的消耗戰。
世界形成兩大陣營了嗎?2022-07-15
吳白乙(Wu Baiyi) 中國社會科學院歐洲研究所前所長
世界不會回到冷戰的歷史當中去。中國不致於再次踏入「新冷戰」濁流。
- 亞太地區和平需要國家間的良性互動2022-07-13
肖斌(Xiao Bin) 中國社會科學院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研究員、政治學博士
在亞太地區濫用針對第三方的聯盟關係,不僅會傷害到自己,也會傷害其他國家。亞太地區的和平取決於中國與周邊國家能否建立起良性互動關係。
- 烏克蘭戰爭的八個教訓2022-06-19
約瑟夫·奈(Joseph S. Nye) 美國哈佛大學教授
現在猜測戰爭何時結束為時尚早,但世界至少從烏克蘭戰爭中得到八個教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