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簡體繁體
【熱點話題】:中美關係 貿易戰 全球治理 COVID-19 氣候變化 脫鉤
中文英文中英對照
  • 吳正龍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基金會高級研究員

對烏克蘭戰爭走向的看法

2022-07-25
shutterstock_2109113468-e1644921097608.jpg

近來,西方一些戰略界大佬紛紛發聲,呼籲儘快結束烏克蘭戰爭。美國前國務卿亨利·基辛格在接受採訪時強調:“為了避免戰爭演變成難以化解的動蕩和危機,談判應在兩個月內開始。”法國前總統尼古拉·薩科齊的高級顧問亨利·瓜伊諾撰文警告說,在美國的短視領導下,歐洲國家正“夢遊”步入對俄戰爭。他認為西方世界誤解了烏克蘭戰爭的邏輯,並敦促儘早結束這場戰爭。

由於美西方和烏克蘭認為談判結束戰爭的前提條件還不成熟,因此沒有作出正面回應,烏克蘭戰爭依然繼續。事實上,參與烏克蘭戰爭的俄羅斯、烏克蘭和支持烏克蘭的美西方的目的和動機針鋒相對,你死我活,不經過一番爭鬥和博弈,很難走到一起和談停戰。

對俄羅斯來說,收復失地是歷史使命。普京在彼得大帝350周年誕辰紀念日說,彼得大帝作戰21年收復土地,同樣的命運也落到我們頭上。這番話詮釋了俄羅斯對烏克蘭發動特別軍事行動的目的:從烏克蘭手中奪回原本屬於俄羅斯的頓巴斯和黑海沿岸地區。2014年,俄羅斯收回了克里米亞,目前已控制了盧甘斯克,下一個目標就是頓涅茨克地區。俄方希望以打促談,為未來在談判中要求烏克蘭保持“中立地位”獲得更多的籌碼。

就烏克蘭而言,戰場上的失利並沒有打消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收復失地”的決心。他強調,烏克蘭一定會“解放所有被佔領土”,恢復到2月24日俄軍發動特別軍事行動前的領土只是暫時性勝利,“收復所有領土”才是烏克蘭的最終目標。

澤連斯基之所以底氣滿滿,要從俄羅斯手中奪回所有失地,主要原因有二。一是,澤連斯基需要向外界展示其抗擊俄羅斯的雄心壯志,以便從西方國家獲得更多的支持和援助。二是,憑藉美西方所提供的大量援助和源源不斷的武器,澤連斯基有了與俄羅斯一決高下的勇氣,並在G7峰會上撂下狠話——“希望今冬前結束軍事衝突”。

從美西方角度看,美國可謂一石三鳥。一是削弱俄羅斯。用普京的話來說,“美國準備與俄羅斯戰鬥到只剩最後一個烏克蘭人”。二是通過對俄羅斯實施多輪經濟制裁,消耗歐洲盟國力量,促使其更加依賴美國。三是強化對歐洲大陸控制。在西班牙北約峰會結束後,美國總統拜登宣布,美國將全面增加在歐洲的海陸空軍力部署。

而西方盟國在美國的忽悠下,呈現多年未見的團結抗俄狀況,出錢出武器,收留數百萬烏克蘭難民,誓言“打敗俄羅斯”,“不能讓俄羅斯贏得烏克蘭戰爭”。

隨着烏克蘭戰爭的深入,和平結束這場戰爭的條件似逐漸清晰起來。

條件之一是,交戰的一方打不動了。目前俄烏交戰雙方處於膠着狀態,誰也吃不掉誰。只有當一方消滅另一方的有生力量,進入全面進攻階段,而另一方精疲力盡打不下去了,才有可能出現和平談判結束戰爭的前景。

條件之二是,美國援烏抗俄政策瓦解。美國國內普遍認為,烏克蘭戰爭給美國削弱俄羅斯提供了難得的機會。美國朝野兩黨在烏克蘭問題上高度一致,全力支持烏克蘭抗擊俄羅斯。美國反對烏克蘭現在議和,儘管國內黨爭激烈,但朝野兩黨在援烏抗俄政策上並沒有出現動搖或分裂的跡象。

條件之三是,西方厭戰情緒壓倒主戰訴求。烏克蘭戰爭已進入第五個月,歐洲國家能源和食品價格上漲,經濟瀕臨衰退邊緣。戰爭成本已很大程度被轉移到歐洲頭上,戰爭持續越長,歐洲國家付出的代價就越大。歐洲厭戰情緒的蔓延使支持烏克蘭的團結表象出現了裂隙,歐洲外交關係協會上月公布了就俄烏衝突進行的輿論調查,結果顯示,許多歐洲政府立場與各國公眾情緒之間的差距很大,想儘快結束戰爭的人和想繼續戰鬥直到俄羅斯被擊敗的人之間存在巨大分歧,而前者人數所佔比例超過後者。

綜上所述,有關烏克蘭戰爭走向似可得出以下幾點結論。

其一,烏克蘭戰爭一時還停不下來。戰爭初期,烏軍應對得當,迫使俄軍從基輔撤離。後俄軍改變打法,將主要兵力集中於烏東地區,並連連得手,一舉拿下盧甘斯克。下一個觀察點將是雙方圍繞頓涅茨克地區的爭奪。烏克蘭希冀西方軍援全部到位後發起反攻,奪回失去的土地,扭轉不利局面。然而,由於戰場現狀離雙方要達到的目標相去甚遠,不管頓涅茨克爭奪結果如何,都改變不了雙方膠着狀況。因此,哪一方都不想鳴金收兵。

其二,談判解決危機難以提上日程。西方厭戰情緒並沒有壓倒主戰訴求。歐美主和勢力還需要一個成長壯大的過程。烏克蘭戰爭打得越激烈,對俄制裁反噬效果越強,厭戰情緒轉變為反戰情緒的可能性也就越大。然而,在反戰情緒弱小的當下,美國態度是決定性的。奢望美國放棄援烏抗俄政策是不現實的,目前美國是堅定的主戰派,企圖採取一切辦法要讓俄羅斯陷在烏克蘭泥淖中。

其三,軍事作戰和經濟手段雙管齊下。兩者相互配合,相互促進,實為近年來國際衝突中所罕見。經濟制裁儼然成為削減對手財政收入的主要途徑,同時助推通貨膨脹,拖累全球經濟增長前景。經受早期西方制裁衝擊之後,俄羅斯經濟很快站穩腳跟,盧布持續堅挺,對美元匯率甚至超過戰前水平,其能源和礦產品出口收入足以維持相當長時間內的軍需供應。而烏克蘭大部分出口受阻,經濟急劇萎縮,每月需要50億美元援助才能維持政府運作。未來,經濟作用可能會進一步上升。

其四,不能排除戰爭升級的可能性。曠日持久的戰爭有可能促使有關方面通過擴大戰爭達到結束戰爭的目的。美國及其北約盟國有被拖入戰爭的危險,甚至可能導致俄羅斯和美國之間的核衝突。出現這些情況的根本原因在於,雙方在烏克蘭押的賭注太高,誰都承擔不起失敗的代價。

其五,烏克蘭戰爭走向長期化。俄羅斯和美國都堅定地想要贏得戰爭,不可能達成雙贏的協議。只有當美俄雙方都打得精疲力竭,打不動了,戰爭才會終結,而走到這一步,非一朝一夕,需積年累月的堅持。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表示,西方要為俄烏對抗“可能持續數年”做好準備,而俄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在接受採訪時也表示,俄羅斯特別軍事行動沒有時間表。因此,烏克蘭戰爭有可能是一場長期的消耗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