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特會」:私人關係的戰略影響2017-04-06
李成(Cheng Li) 布魯金斯學會約翰·桑頓中國中心主任
兩位元首要打破兩國之間眾所周知的堅冰,並培育真誠合作的氛圍,最好的方法是分享關於美中關係的私人經歷,包括他們的家族故事。即便是從一個外部觀察者的視角來看,一些簡單的軼事也有助於闡明兩位元首對於促進兩國健康的建設性關係的長期善意。
特朗普能否複製「尼克松衝擊」?2017-04-05
齊思源(Vasilis Trigkas) 清華大學「一帶一路」戰略研究院訪問學者
特朗普能否像尼克松那樣「像驚雷一樣迴響」,單方面宣布加征高額關稅來消除美國貿易赤字,並瓦解WTO體制?雖然特朗普的一些顧問會支持這麼做,但如今美國所擁有的制度和商業影響力已遠不如尼克松時代的美國。
特朗普對華政策一團糟2017-03-31
布拉馬•切拉尼(Brahma Chellaney) 政策研究中心教授
特朗普上位對北京來說是壞消息,尤其因為他的「讓美國再次偉大」願景與習近平締造「中國世紀」的「中國夢」相抵觸。然而至今,中國不僅未在貿易和安全事務上遭到美國的懲罰性反制,而且即將舉行的海湖莊園「習特會」有可能告訴人們,形勢越是多變,美國的外交政策就越是依然如故。
特朗普外交新政:新瓶裝舊酒2017-03-27
尹承德(Yin Chengde)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基金會研究員
特朗普一再強調要讓美國「重新強大」,但他的一些負面政策取向同其政策目標反向而行,不僅不會使美國重新強大,反而會加速美國的衰落。
實現與美國的「相互調適型」互動2017-03-27
吳心伯(Wu Xinbo) 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院長、美國研究中心主任
在當前新形勢下,中國應爭取使「相互調適型」成為兩國間互動的基本模式。特朗普要「使美國再次偉大」,離不開和中國的經濟合作,經濟上的「互利共贏」是特朗普時期推動中美關係發展的重要抓手,在此基礎上形成務實的合作夥伴關係是可以期待的。
特朗普的假想敵2017-03-20
張軍(Zhang Jun) 復旦大學經濟學院院長
中國將按照自己的需要和邏輯謹慎地推進金融開放。不管特朗普說什麼,中國所採取的措施不會讓中國成為美國的敵人。
中美不會發生貿易戰2017-03-20
徐洪才(Xu Hongcai) 中國歐美同學會經濟研究中心主任
中美光伏產業的貿易摩擦曾導致兩敗俱傷。中美之間爆發全面貿易戰不可能,但是小打小鬧的局部性貿易戰將難免。
錯誤的對手2017-03-20
霍華德·斯托弗(Howard Stoffer) 紐黑文大學國家安全部副教授
為把多變而危險的朝鮮政權帶來的安全威脅降到最低,為維護亞洲地區的穩定,相比俄羅斯,美國更加需要中國。
冷靜看待TPP走勢2017-03-20
陳友駿(Chen Youjun) 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高級研究員
儘管美國宣布退出TPP,但日本、澳大利亞、新西蘭、加拿大等國仍在TPP問題上表現出「不死心」的態勢,甚至有可能在暗中謀劃一個「沒有美國參加」的TPP合作框架。
剖析特朗普的對華強硬論調2017-03-17
J·伯克希爾·米勒(J. Berkshire Miller) 外交關係委員會駐東京國際事務研究員
這種蜂擁而上策略——在多個問題上同時攻擊北京——看起來是根據特朗普自己的商業策略來制定的。預計特朗普的「槓桿」將令中國在核心問題上作出痛苦的妥協,因為中國害怕華盛頓的蔑視和威脅。
美國與中國的未來產業創新之爭2017-03-10
丹·斯坦伯克(Dan Steinbock) 全球諮詢機構DifferenceGroup創辦人
到2020年,美國與中國的創新競爭將加速。諷刺的是,特朗普的白宮選擇了窮國產業政策,而中國卻擁抱了富國的政策。
特朗普時代中美南海博弈將向何處去?2017-03-10
陳相秒(Chen Xiangmiao) 中國南海研究院助理研究員
在「美國優先」政策框架下,特朗普政府可能將南海問題作為與中國在人民幣匯率、貿易保護主義等更廣泛領域談判時「討價還價」的一枚棋子。在這種可能的「靈活、動態」南海政策框架下,中美南海博弈將呈現「震蕩」發展,其震蕩節奏取決於中美在其他領域的較量。
特朗普無法成為第二個尼克松2017-03-09
王震(Wang Zhen) 上海社會科學院國際問題研究所研究員、中國中東學會常務理事
將今日中美俄關係視同當年中美蘇「大三角」未免過於淺薄。今日美國的最大敵人是它的「心魔」:不肯承認美國霸權衰落,不願平等尊重其他國家的利益和正當訴求。美國在國際社會尋找替罪羊並不能成為解決問題的根本出路,反而有可能讓潛在盟友成為「自我實現」的敵人。
「金德爾伯格陷阱」2017-03-09
約瑟夫·奈(Joseph S. Nye) 哈佛大學教授
戰爭不是來自與人無關的力量,而是來自困難情況下人們作出的愚蠢決定。今天特朗普必須警惕一個既扮弱也扮強的中國。要實現他的目標,他必須同時避開「金德爾伯格陷阱」和「修昔底德陷阱」。
美國「定心丸」能讓盟國心定嗎?2017-03-07
吳正龍(Wu Zhenglong)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基金會高級研究員
第53屆慕安會是美歐彌合冷戰以來前所未有的嚴重分歧的一次重要機會,遺憾的是美國不但沒有增加歐美互信,反而強化了歐洲盟國對特朗普政府的疑慮和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