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2021:百年大變局不可逆轉2021-01-14
黃靖(Huang Jing) 北京語言大學學院教授,國別和區域研究院學術院長
政治上,世界格局由一強獨霸向一強多極發展的大趨勢將會更加明顯。經濟上,隨着RCEP和中歐投資協定的簽訂以及中國積极參与CPTPP談判,加之「一帶一路」建設持續發展,世界經濟將邁向更高層次的「一體化」。
拜登將如何實施干預?2021-01-08
約瑟夫·奈(Joseph S. Nye) 哈佛大學教授
從廣義上講,「干預」是指用行動影響另一個主權國家的內政,它可以是廣播、經濟援助、支持反對黨,也可以是封鎖、網絡攻擊、無人機襲擊和軍事入侵。美國的當選總統會青睞哪一種呢?
中國問題如何融入拜登的外交政策?2020-12-04
理乍得•魏茨(Richard Weitz) 哈德遜研究所高級研究員
在即將上任的拜登總統領導下,中美關係仍有可能是緊張的,但是風格和某些實質性內容會有變化。在保衛美國的亞洲安全夥伴和尋求改變中國多項經濟政策的同時,新團隊似乎有興趣在公共衛生、防擴散,特別是首位美國總統氣候特使約翰·克里領導的氣候變化領域探尋與中國合作的機會。
大選後美國將在外交上尋求「歐洲再平衡」2020-11-20
張雲(Zhang Yun) 日本國立新潟大學副教授
拜登新政府的外交戰略方向有可能是「歐洲再平衡」,以修補被特朗普破壞的美歐關係。但這不等於美國的戰略重心會從特朗普時代的對華全面打壓完全轉移。
美國的「印太北約」缺乏現實基礎2020-09-17
吳正龍(Wu Zhenglong)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基金會高級研究員
美國欲將四國安全對話正式化,建立某種類似北約的關係,以應對所謂「中國威脅」,但「印太北約」缺乏現實根基和利益支撐。
自由主義國際秩序之後2020-07-09
約瑟夫·奈(Joseph S. Nye) 哈佛大學教授
如果喬·拜登在11月擊敗唐納德·特朗普,他將面臨的問題不是要不要恢復自由主義國際秩序,而是美國能否與核心盟友合作,推動民主和人權,同時與更多的國家合作管理基於規則的國際機構,以應對跨國威脅。
偉大的美國復興:特朗普的磨難還是救贖?2020-03-23
盧西奧·布蘭科·皮特洛三世(Lucio Blanco Pitlo III) 菲律賓亞太協進會研究員
特朗普「偉大的美國復興」在國內取得了一些成功,但在國際舞台上舉步維艱。由於不斷出現新的全球性威脅,「美國優先」不一定意味着美國獨行。
- 特朗普政府的政策無意間幫助了中國2020-03-11
道格•班多(Doug Bandow) 卡托研究所高級研究員
從奧巴馬到特朗普,美國的對華政策一直未見成效。本屆政府應遵循「謙遜」的外交政策,在世界舞台上重新獲得信譽。
何謂有道德的外交政策?2020-03-06
約瑟夫·奈(Joseph S. Nye) 哈佛大學教授
對外交政策的評判不僅要看具體行動,還要看其行動模式如何塑造世界政治環境。
特朗普的伊朗險兆事件2020-01-21
伊麗莎白·德魯(Elizabeth Drew) 居住在華盛頓的記者、作家
利用無人機襲擊殺死蘇萊曼尼不僅將美伊兩國推向戰爭邊緣,也讓所有人看到特朗普任內美國外交決策的雜亂無章。大多數美國人認為這一事件令美國變得更不安全,而特朗普團隊表現出的無能說明,人們的看法也許是對的。
道德在外交政策中為什麼重要?2020-01-15
約瑟夫·奈(Joseph S. Nye) 哈佛大學教授
說所有國家都在按照國家利益行事,這等於廢話,至少沒有多大意義。重要的問題在於領導者如何根據不同的情況,來定義和追求國家利益。
21世紀國際政治生態變動的美國因素2019-10-17
鄭羽(Zheng Yu) 同濟大學全球治理與發展研究院高級研究員
21世紀前20年國際政治生態的改變主要是美國國際戰略的變化造成的。美國的單邊主義行為使自由主義國際體系受到嚴重破壞。
特朗普對美國外交政策的影響2019-09-12
約瑟夫·奈(Joseph S. Nye) 哈佛大學教授
如果特朗普執政八年而不是四年,那麼美國的機構、誠信和軟實力很可能會受到腐蝕。但無論是哪一種情況,他的繼任者都得面對一個已經變化的世界。
美國新非洲戰略不被看好2019-01-16
馬世琨(Ma Shikun) 人民日報高級記者
美國新非洲戰略是「美國優先」和遏制中國政策向非洲的延伸,但很可能「雷聲大,雨點小」,甚至對非洲經濟發展的負面效應大於正面效應。
美國戰略調整與中東亂局2018-10-12
尹承德(Yin Chengde)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基金會研究員
特朗普政府的所作所為空前激化了中東地區各類矛盾,嚴重攪亂和惡化了地區局勢,使該地區陷入多年來罕見的緊張動蕩乃至戰亂危機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