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簡體繁體
【熱點話題】:美國大選 中美關係 全球治理 氣候變化 脫鉤
中文英文中英對照
  • 趙明昊 復旦大學美國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中國論壇特約專家

美國在阿富汗的戰略性失敗

2021-08-18
Zhao-Minghao.jpg

阿富汗危機正成為拜登政府面臨的新的重大挑戰。軍隊和外交官的倉皇撤退令很多人想起美國輸掉越南戰爭的那一刻。國務卿布林肯否認這是1975年“西貢時刻”的重演。的確,事情比“西貢時刻”還要糟糕。

拜登政府不惜一切想要結束的阿富汗戰爭已經持續了20年。“基地”組織在2001年實施了針對美國的“911”恐怖襲擊。同年10月,為了打擊“基地”組織以及庇護它的塔利班政權,美國小布殊政府發動阿富汗戰爭。塔利班在美軍的攻勢下潰逃,並躲入阿富汗山區地帶以及巴基斯坦和阿富汗邊境地區,繼續與美國軍隊和阿富汗政府軍作戰。塔利班領導人奧馬爾告訴他的士兵們,“美國人有手錶,但我們有的是時間”。

小布殊政府被虛幻的軍事勝利沖昏了頭腦,信誓旦旦地宣稱要把阿富汗改造成為一個自由民主國家。然而,在根本沒有重創塔利班的情況下,小布殊政府又在2003年悍然發動伊拉克戰爭,當時美國的情報機構捏造了伊拉克薩達姆政權擁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證據。小布殊政府提出在阿富汗奉行所謂“輕腳印”戰略,它在阿富汗部署的兵力非常有限,對阿富汗經濟和社會重建提供的資金援助更是少得可憐。

從本質上講,阿富汗至今仍是一個“部族社會”,大多數阿富汗人並沒有什麼“國家”的概念和認同,他們更多是把自己視為普什圖人、烏茲別克人、塔吉克人、哈扎拉人或是其他部族。哪怕都是普什圖人,不同部落之間的矛盾也非常深刻,不同族群之間的內戰已延續數百年。然而,小布殊政府卻狂妄地要在阿富汗構建“統一的中央集權的民主”。拜登如今已經明確承認這是美國犯下的重大錯誤。

過去20年,美國為阿富汗花費的資金超過2萬億美元,絕大部分用于軍事行動。美國的軍工企業和各種各樣的國防承包商是阿富汗戰爭的“贏家”。實際上,美國國會批准的軍費和援助資金,養肥了那些靠戰爭生存和發財的美國人和美國機構。

還有大量的資金被美國扶持的阿富汗政府官員貪污,阿富汗政府的系統性腐敗令其不得人心。美國政府的援助被嘲諷為一種“幻影援助”,根本無法讓阿富汗普通民眾受益。據稱,加尼總統在逃離阿富汗時帶走了足足裝滿四輛汽車的現金。

正如拜登在白宮發表的演講所承認的,阿富汗政治領導人放棄並逃離了這個國家,裝備精良的30萬阿富汗政府軍潰退了,而這支軍隊的規模超出了很多北約盟國的軍隊。

美國在阿富汗的失敗是戰略性的,這一失敗令世界進一步質疑美國的實力和信譽。從根本上講,美國的“權力傲慢”導致了它在阿富汗的失敗,不負責任的美國政治精英讓美國民眾以及阿富汗民眾付出了極為沉重的代價。

芝加哥大學教授約翰·米爾斯海默認為,阿富汗戰爭是冷戰結束以來美國所實施的“自由主義霸權”大戰略的一部分,華盛頓認為只有把阿富汗、伊拉克這樣的國家改造為民主國家才能從根本上確保美國的國家安全,事實證明,這一大戰略不過是一種“大幻想”。

然而,因阿富汗危機而蒙羞的拜登政府或許仍活在“大幻想”之中,它正在犯下新的戰略性錯誤——把中國當成敵手。拜登政府從阿富汗倉促撤軍的重要原因是,它想要集中美國的軍事和外交資源,全力應對與中國之間的“大國競爭”。白宮對此意圖毫不隱晦,拜登政府肆無忌憚地炒作美國與中國的“世紀競爭”,並藉此強化白宮內外政策調整的正當性。

與特朗普政府一樣,拜登政府想要將美國國家安全戰略的重心從“反恐”轉移到“大國競爭”,並把中國作為頭號競爭對手。然而,這個世界並不是非黑即白、非左即右的。從對恐怖主義的“過度反應”到對“大國競爭”的醉心迷戀,美國習慣於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這是它犯下一系列戰略性錯誤的思想根源。

民主黨籍參議員伯尼·桑德斯等人已經公開警告拜登政府,不應過度炒作大國競爭,不要把美中關係搞成“新冷戰”,這對美國和美國普通民眾來說沒有什麼好處。拜登政府應該看到,美國在這個世界上的對手太多了,恐怖主義和極端主義勢力正在謀劃如何利用美國和中國之間不斷升級的緊張關係,對美國展開出其不意的攻擊。

如何應對阿富汗政治變局,對中國和美國而言是一個共同挑戰。美國如果想一邊遏制打壓中國,一邊又要中國幫助美國解決阿富汗問題,那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拜登政府應該從阿富汗危機中吸取教訓,明白這個世界不會永遠按照美國的意願和預想運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