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軍重返台灣只會讓美國身陷泥潭2020-11-03
郝志堅(Dennis V. Hickey) 密蘇里州立大學傑出教授
中美摩擦的加劇促使美國一些人呼籲加強對台灣的支持,甚至讓美軍重返台灣。然而,在台灣駐紮美軍將不必要地使已經複雜的局勢更加複雜,破壞台灣海峽的和平穩定。
- 中國軍力報告折射中美軍事關係變遷2020-09-24
李岩(Li Yan)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世界政治研究所所長
美國對中美軍力對比的認知正在帶來新風險。兩軍關係將是決定中美能否和平共處的關鍵。
- 美台軍事同盟是否重生?2020-09-22
特德·蓋倫·卡彭特(Ted Galen Carpenter) 倫道夫·伯恩研究所高級研究員
華盛頓正向北京發出明確信息,即美國對台灣的軍事支持不再模糊或猶豫不決。
- 美國的「印太北約」缺乏現實基礎2020-09-17
吳正龍(Wu Zhenglong)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基金會高級研究員
美國欲將四國安全對話正式化,建立某種類似北約的關係,以應對所謂「中國威脅」,但「印太北約」缺乏現實根基和利益支撐。
- 謹防南海危機成為中美衝突的第一張多米諾骨牌2020-08-24
李岩(Li Yan)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世界政治研究所所長
美國將南海問題視作「中國能否堅持和平崛起」的試金石,中方則將其視作「美國能否接納中國崛起」的試金石。而就目前形勢看,一旦處理不慎,南海問題就可能成為中美衝突的第一張多米諾骨牌。
- 資本主義危機與「新冷戰」前景2020-08-21
陳積敏(Chen Jimin) 中國國際友好聯絡會和平與發展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
新冠疫情這一全球性公共衛生安全挑戰再次凸顯資本主義的內在弊端。一些國家政客並沒有反躬自省,而是尋找替罪羊,甚至煽動意識形態對抗,「新冷戰」的說法甚囂塵上。
- 美國結束南海「中立」立場2020-08-20
理乍得·加瓦德·海德林(Richard Javad Heydarian) 菲律賓理工大學地緣政治學教席主持
上世紀70年代以來,美國一直小心翼翼地在南海主權問題上保持中立。然而,特朗普政府似乎準備顛覆這一政策。
- 中美應如何避免爆發新冷戰2020-08-19
張沱生(Zhang Tuosheng) 國觀智庫首席研究員,清華大學戰略與安全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委員
只有堅持對話才能管控潛在的衝突。一旦發生軍事衝突,即使是有限衝突,也將從此打開中美長期冷戰的大門。
- 中國的南海政策變了嗎?2020-08-08
胡波(Hu Bo) 「南海戰略態勢感知計劃」主任
如果在南海問題上一味反對、孤立中國,必然會使中國認為「無論做什麼,都無濟於事,相關方也都不會認可」,這反而可能刺激其南海政策進行重大調整。
- 國家安全的經濟成本2020-08-03
沈聯濤(Andrew Sheng) 香港大學亞洲環球研究所特聘研究員
肖耿(Xiao Geng)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金融研究院政策與實踐研究所所長
隨着中美對抗升級,對國家安全的日益強調將給全球貿易和投資帶來損害,導致資助社會政策、解決不平等以及應對氣候變化的資源減少。這是全球共同的悲劇。
- 美國南海政策的危險轉變2020-07-29
馬世琨(Ma Shikun) 人民日報高級記者
放棄對南海問題的中立立場,是特朗普政府當前對華全面施壓戰略的組成部分,其意圖是挑撥中國同東盟國家的關係。
- 伊朗核設施遭襲使中東局勢再度高危2020-07-21
賀文萍(He Wenping) 察哈爾學會高級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西亞非洲研究所研究員
在遏制伊朗的核能力及地區影響力方面,美以兩國目標一致。伊朗核設施遇襲事件將使中東局勢再度進入高危時期。
- 恢復香港秩序2020-07-20
蕭暉(Hui Xiao) 經濟學家
《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法》是香港恢復繁榮的先決條件。不幸的是,一些企業由於害怕報復,不願對此表示支持。
- 香港國安法與人權法治相兼容2020-07-10
田飛龍(Tian Feilong)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副教授
香港國安法是中國政府依據憲法和基本法對屬於中央事權的國家安全事務進行的主權性立法,具有中國憲法上的充分依據和法理正當性,在具體法律框架上較好體現了與香港人權及法治標準的契合。
- 如何在大國競爭時代保持東北亞安全穩定2020-07-10
張沱生(Zhang Tuosheng) 國觀智庫首席研究員,清華大學戰略與安全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委員
東北亞地區已進入一個是繼續和平發展還是走向新冷戰的關鍵時刻。加強合作,去除新冷戰陰影,應是我們唯一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