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簡體繁體
【熱點話題】:美國大選 中美關係 全球治理 氣候變化 脫鉤
中文英文中英對照
  • 俞邃 中國當代世界研究中心教授

美俄僵局何時了

2021-04-07
美俄.jpg

拜登總統與普京總統1月26日通話,就今年2月5日到期的《新削減戰略武器條約》延長至2026年2月5日無附加條件達成一致。兩國領導人同意繼續保持“透明且持續”的溝通。這讓人們猜想兩國關係有望打破僵局了。

可情況驟變。3月2日,美國藉助俄羅斯反對派納瓦內利被判入獄事件,強化了對俄羅斯的制裁。俄方則發聲反制。這又引起人們疑問:兩國關係能夠重啟嗎?

從美俄關係歷程的經驗教訓,大致可看出兩國關係重啟將具有以下特點。

其一,重啟的不可避免性。這是從原則意義上講。冷戰結束30年來,美俄關係時而比較正常,時而趨於緊張。普京上台之初的2001年和2002年,俄美曾達成建立戰略合作關係的協議,聲稱兩國從此不再是敵人,將進入友好合作的新紀元。這樣表態是因為俄羅斯走向振興,需要與美國處好關係,而美國在軍控、反恐等問題上也需要俄羅斯合作。美俄關係後來惡化,主要是由於北約東擴進入原蘇聯版圖,且一再推行“顏色革命”。而2014年烏克蘭危機又導致俄羅斯乘機奪回克里米亞,從此形成嚴峻的制裁與反制裁局面。

其實美俄領導人都明白,關係僵局對彼此弊多利少。俄官方最近表示,只要美國有意願,俄羅斯準備與之對話,化解分歧。普京總統本人於3月18日邀請拜登總統直接對話。美國白宮發言人珍·薩基3月2日在例行記者會上承認,最新制裁併非對付俄羅斯的特效武器。“雖然我們在一些領域存在分歧,但在其他領域還是夥伴國。”可見,兩國關係重啟,主要看氣候與時機。

其二,重啟的局限性。這是從活動範圍來說。美俄之間的確存在深刻的結構性矛盾。一個要維繫全球霸權,一個要謀求世界大國地位,在歐洲、中東、非洲乃至拉美,彼此碰撞不斷。這主要涉及地緣政治,與意識形態因素的關係並不大。

美國看透俄羅斯軍事上是“巨人”,經濟上卻是“矮子”。同時美國也承認,普京雄心勃勃,決不受制於人。在當今諸多重大國際事務中,美俄分歧嚴重。這些都使重啟兩國關係受到制約。

作為美俄關係改善的標誌性成果,雙方曾簽署《反導條約》、《中導條約》、《新削減戰略武器條約》三項軍控條約。如今前兩者已過期,僅剩今年2月到期的《新削減戰略武器條約》獲得延長五年。加之2020年11月美國正式退出《開放天空條約》,俄羅斯隨後啟動退出《開放天空條約》的國內程序,從而給帶動雙邊關係重啟的空間縮小。

其三,重啟的可塑性。這是就發展前景而論。回顧冷戰結束以來的30年,俄美既在較量中合作,又在合作中較量,但較量佔據上風。經濟制裁雖說給俄羅斯造成嚴重困難,但並未傷筋動骨,更沒有動搖普京較高的社會支持率。俄羅斯仍擁有與美國平等對話的足夠資本,否則美國怎麼可能把它稱作“主要威脅”?

拜登政府把聯合歐洲作為對付俄羅斯的一張王牌,其作用不可小覷,但也有一定限度。北約與俄羅斯對峙,有時甚至劍拔弩張,但更多不過是顯示威懾力,並無多大的實質意義。西歐一些國家由於能源短缺,熱衷於與俄羅斯聯合鋪設天然氣管道“北溪二號”線,美國想打斷卻非易事。

面對俄羅斯強大的軍事實力和中國經濟的迅猛發展,美國政府舉起兩個拳頭打人,反而增添了俄羅斯加強與中國全面戰略協作以抵制美國壓力的信心。

況且,美國和俄羅斯自身在變。美國國內的分裂狀況治癒程度如何,俄羅斯反對派會形成什麼氣候,這類變化也會影響兩國關係的重啟。普京對拜登說,俄美在維護世界安全與穩定方面負有特殊責任,兩國關係正常化符合兩國乃至國際社會的利益。這是實話。至於新冠疫情、氣候變化、地區熱點、網絡糾紛等等,無不涉及美俄自身利益,也會促使它們不得不共同面對。

就拜登未來四年的美俄關係,似可得出這樣幾點看法:其一,美國寄希望於針對普京的“顏色革命”顯然無法成功,美俄兩個最大的有核國家也不可能發生正面戰爭。其二,兩國緊張關係勢必延續,但拜登政府在不斷向俄施壓成效不大的尷尬局面下,或許要權衡利弊,不排除在其執政中後期美俄關係出現間歇性的緩和跡象。其三,從長遠來說,美俄之間對抗絕對沒有出路,競爭與合作並存才是比較合理的常態,只是難以保持平衡,很可能是競爭多合作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