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習近平訪美與網絡外交2015-10-02
埃里克•法恩斯沃思(Eric Farnsworth) 美國美洲委員會暨美洲協會副主席
對網絡間諜和竊取國家安全情報與商業知識產權的指控,讓美中兩國關係日益複雜。因此,某些方面來說,習近平的國事訪問倒像是一次有關網絡安全的峰會。
- 合作共贏是中美關係唯一選擇2015-09-30
陶文釗(Tao Wenzhao) 中國社會科學院榮譽學部委員、美國研究所研究員
中美雙方在農業、糧食、民航、高鐵、執法、兩軍關係等等方面的新合作協議將進一步加深兩國的相互依存。習訪增加了互信,減少了互疑,其成果將使這次訪問成為兩國關係的里程碑。
- 一場及時的峰會2015-09-29
裴敏欣(Minxin Pei) 克萊蒙特•麥肯納學院教授
現在下斷言或許為時過早,但如此判斷也不至於貽笑大方:剛剛結束的美中峰會達到了其最重要的目的,儘管是無形的:暫時止住華盛頓和北京雙邊關係的螺旋式下跌。
- 求同存異2015-09-28
沈大偉(David Shambaugh) 喬治·華盛頓大學艾略特國際事務學院席格爾亞洲研究中心政治學與國際關係學教授,斯坦福大學胡佛研究所傑出客座研究員
2015年的習奧會應該說是一次成功。地球上兩個最大國家取得了進展,建立了信任,穩定了關係。問題是,這種狀態能維持多久?
- 解決美中關係戰略層面問題2015-09-25
王棟(Wang Dong) 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長聘正教授,北京大學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執行主任
甘浩森(Roy Kamphausen) 華盛頓全國亞洲問題研究所資深顧問
特拉維斯•坦納(Travis Tanner) 美國十萬強基金會副主席
2015年9月22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開始對美國進行國事訪問。習先生的到來正值關鍵時刻,尤其是,最近美中關係當中出現了戰略對抗的跡象。
- 美中關係的新現實2015-09-23
韓磊(Paul Haenle) 清華-卡內基全球政策中心
史安妮(Anne Sherman) 卡內基-清華全球政策中心
在美國開始總統選舉,並準備迎接中國新領導人的首次國事訪問之際,美中關係處在了重要的拐點上。
- 為何習近平與奧巴馬在美國必須交流傾聽2015-09-23
陳天宗(Curtis S. Chin) 前美國駐亞洲開發銀行代表
習近平主席即將對美國的訪問將使目前中美關係中所有不確定性都顯露出來。奧巴馬總統和習近平主席的深入交流將是合作的關鍵所在。
- 中美應先解決重要問題2015-09-22
包道格(Douglas Paal) 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副會長
在習近平主席對美國進行國事訪問期間,如果美國人把注意力放在中國在南海的行動、網絡安全以及匯率市場的話,他們是錯把緊迫當成了重要。
- 新型中美關係需要遠見卓識2015-09-21
崔立如(Cui Liru)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前院長
對中美兩國來說,政治家的才能和長期政治擔當在關鍵時刻是不可或缺的,上世紀70年代初中美關係破冰以來的發展歷程一再表明這一點。華盛頓和北京必須展現超越性思維,擁抱實現雙方和平與進步目標的新型關係。
- 對中美首腦會晤之「四盼」2015-09-21
俞邃(Yu Sui) 中國當代世界研究中心教授
中美關係已超出雙邊範疇,日益富有全球意義。現實需要雙方圍繞共同目標和共同利益,照顧彼此的合理關切,相互學習借鑒,不斷克服合作中的障礙。
- 中美相處需堅持以合作為引領2015-09-21
吳正龍(Wu Zhenglong)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基金會高級研究員
總的說來,中美關係共同利益大於分歧,習近平主席訪美將為雙方提供新的機會重新合作,照顧彼此核心利益,不讓分歧干擾兩國關係發展。
- 習近平主席將到訪:一樁深謀遠慮的事2015-09-21
瓊•約翰遜-弗里茲(Joan Johnson-Freese) 美國海軍戰爭學院教授
如果能夠說服中國調整各項政策以更符合美國利益,同時又能讓中國保留面子並在國內宣稱獲得勝利,那麼這次峰會就是值得的,比不見面要好得多。
- 習近平國事訪問對美中關係寓意何在?2015-09-20
張傳傑(Chuanjie Zhang) 卡內基-清華全球政策中心駐會研究員
正值兩國關係趨緊之際,習近平和奧巴馬很可能利用這次會晤,彼此承諾開展穩定的、建設性的雙邊接觸,探索解決南海和網絡安全等分歧的途徑。
- 中美雙方應珍惜經濟的相互依賴2015-09-17
傅夢孜(Fu Mengzi)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副院長
一種密切的雙邊關係總伴隨着更多的分歧、摩擦與衝突,甚至包括深層次的結構性矛盾。只要雙方從戰略高度與長遠角度面對,中美關係就沒有邁不過去的坎。
- 美國應牢記對華強硬與愚蠢的區別2015-09-14
道格·班多(Doug Bandow) 卡托研究所高級研究員
政治選舉活動通常不是嚴肅討論複雜而微妙國際事務的適當場合。最近,在共和黨黨內初選階段,中國成為眾矢之的。但應該明白給人留下強硬印象和把外交事務徹底搞砸之間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