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戰略十字路口」再思考2015-07-06
王嵎生(Wang Yusheng)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基金會執行主任
中國希望與美國共同構建新型大國關係,不衝突,不對抗,合作共贏,相互關照彼此的核心利益,讓令人不快的相互依賴關係變得宜人。
- 美歐與俄瀕臨「新冷戰」的戰略影響2015-07-03
陳向陽(Chen Xiangyang) 現代院世界政治所所長
隨着美國力圖保持在現有國際秩序中的至高地位,媒體與公共輿論成為大國競爭的新焦點。
- 中美關係在成熟中孕育突破2015-07-02
沈丁立(Shen Dingli) 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教授
雖然極為關注信息安全問題,但美方顯示出較之前更高的外交素養,這有助於雙方增信釋疑、恢複合作,也為即將到來的兩國首腦會晤提供了建設性氛圍。
- 不應忽視中美關係中「沉默的大多數」2015-06-29
王棟(Wang Dong) 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長聘正教授,北京大學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執行主任
對和平、相互尊重和經濟合作的願望已在大洋兩岸深入民心,普通人的聲音也許很少佔據媒體頭版,但他們是中美關係的重要基礎。
- 中美俄新三角關係將走向何方2015-06-18
陳永龍(Chen Yonglong)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基金會美國研究中心主任
薛君英(Xue Junying)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基金會研究員
「菜單式的結伴不結盟」可能成為中美俄未來關係的顯著特點。但三國關係的不平衡,給它們攜手應對全球問題和協調全球治理的能力帶來挑戰。
- 是時候選擇美中關係的結局了2015-06-18
顧屏山(George Koo) 新美國媒體董事
最新一期《華爾街日報周末版》的一篇重頭文章指出,是時候重新思考美國的對華關係了。這篇發人深思的文章非常及時,它提出的問題對兩國的未來至關重要。
- 龍與熊:中亞地區的中俄友好2015-06-17
凱梅爾•托克托姆舍夫(Kemel Toktomushev) 中亞大學公共政策與管理研究院研究員
在俄羅斯的資源支持下,中國正漸漸成為中亞地區更強大的參與者。中亞各國可以利用中俄友好謀取自己的目標,獲得莫斯科和北京所提供的安全保障與資金援助,並且無需改變政治體制。
- 建立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係2015-06-09
沈丁立(Shen Dingli) 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教授
中國的現代化進程和國際參與符合時代潮流和各國共同利益。為實現共同繁榮,中國正在合作而不是對抗的基礎上尋求建立新制度。
- 中國重返拉美?2015-06-08
特德·蓋倫·卡彭特(Ted Galen Carpenter) 倫道夫·伯恩研究所高級研究員
中國領導人有理由懷疑重返亞洲是美國遏制中國政策的第一步。同樣的,懷疑中國南海意圖的美國官員對中國關注並投資拉美也感到擔憂。
- 推進中美關係重在講信用2015-06-04
尹承德(Yin Chengde)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基金會研究員
唯互信才能真心交往,真誠合作,這也是中美構建新型大國關係,利用習近平主席訪美等歷史機遇的必要條件。
- 多種聲音決定美國對中國的認識2015-05-26
王文峰(Wang Wenfeng)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教授
美國總統是外交政策建築師,而政策發展是一個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過程。隨着2016年大選臨近,傾聽政府工作層級和學界專家對中美關係的看法,了解公眾輿論的變化,是非常重要的。
- 南海問題考驗中美關係2015-05-26
蘇曉暉(Su Xiaohui)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國際戰略研究所副所長
隨着在南海的激烈爭奪,海上問題為中美合作蒙上陰影。是時候阻止這一爭端左右中美雙邊關係了。
- 2015:中美應致力於優化亞太格局2015-05-24
翟崑(Zhai Kun) 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
亞太經濟格局與安全格局出現美國主導與中國主導的雙軌結構變化的趨勢。中美兩國有必要優化增強它們的互補性,而不是進行兩極化競爭,以確保亞太地區的發展與安全。為達到這一目標,翟崑提出了數點建議。
- 西方吹來的風在南海掀起波浪2015-05-20
翟崑(Zhai Kun) 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
去年年底以來,南海這盤棋隨着局外人的加入越下越大,局勢在中美戰略經濟對話前夕進入到新的階段。
- 中俄夥伴關係催生國際新秩序2015-05-20
陳向陽(Chen Xiangyang) 現代院世界政治所所長
習近平主席訪俄深化了中俄戰略互信,將增進歐亞合作,促進維護與改革戰後國際秩序,使之更加公正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