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向西,印度向東2015-04-21
周波(Zhou Bo) 清華大學戰略與安全研究中心研究員,中國國防部國際軍事合作辦公室安全合作中心前主任
中國越來越多進入斯里蘭卡和南亞促使印度總理27年來首次出訪斯里蘭卡。印度最關心與所謂中國「珍珠鏈」戰略有關的安全問題。被美國某防務承包商杜撰出來的這個戰略,讓人懷疑中國欲在印度洋設立海軍基地。為緩和局勢,中印兩國必須包容彼此的海上利益。
- 兩極化比單極化和多極化都現實2015-04-20
閻學通(Yan Xuetong) 清華大學國際關係研究院院長、世界和平論壇秘書長
利用「綜合國力」公式,閻學通闡述了中國如何通過強化軍事、開放經濟和維護戰略夥伴關係使國力增強。出於安全考量,中小國家出現在中美之間選邊站隊趨勢,但這並不意味着會出現另一場冷戰。
- 不擴散合作助建美中「大國關係」2015-04-17
吳建民(Wu Jianmin)(Wu Jianmin) 前外交學院院長
最近就伊朗核計劃達成的洛桑協議,是國際社會經過12年多艱苦談判後向前邁出的重要一步。
- 深度介入台灣問題是美國負資產2015-04-14
吳祖榮(Wu Zurong)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基金會研究員
美國對台灣的深度介入是美中關係的一筆負資產,尤其是考慮到1979年卡特政府已經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中國唯一合法政府。美國應停止干涉中國內部事務,停止對台軍售和一切形式的官方往來,真正讓海峽兩岸人民自己解決政治軍事分歧。
- 危機管理與中美互信2015-04-09
張沱生(Zhang Tuosheng) 國觀智庫首席研究員,清華大學戰略與安全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委員
之前的中美摩擦可能再次加劇,其中包括台海軍事化、朝鮮半島危機、東海和南海緊張,以及網絡安全。張沱生認為中美兩國應重新致力於避免衝突,加強並完善聯絡機制,加強調研,進行對話。
- 「一帶一路」,影響深遠的倡議2015-03-26
吳建民(Wu Jianmin)(Wu Jianmin) 前外交學院院長
「一帶一路」涉及65個國家,44億人口,是中國最重要的戰略舉措。由於中東和歐洲面臨社會、政治和經濟動蕩,中國邀請所有主要經濟體加入這一努力,以改善全球的基礎設施和貿易。中國的發展越來越與世界密不可分,而世界的穩定與繁榮也越來越離不開中國。
- 英國支持中國亞投行令效仿美國的日本騎虎難下2015-03-17
何思文(Stephen Harner) 前美國國務院官員
英國忤逆美國,與中國共同創建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AIBB)。澳大利亞和韓國等其他國家也決定無視美國的反對,加入了亞投行。這也許動搖日本對自身地位,甚至對日美同盟可靠性的信心。
- 「一帶一路」不是另一個馬歇爾計劃2015-03-16
沈丁立(Shen Dingli) 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教授
雖然一些人把「一帶一路」戰略看成中國版馬歇爾計劃,但兩者有很大不同,所以沒有哪個國家能主宰它的進程。通過在亞投行增加機構透明度,減少中國份額,向外國人提供更多領導職位並採納國際標準,可以更好地減少猜疑,建立信任。
- 美中關係的未來2015-03-10
約瑟夫·奈(Joseph S. Nye) 哈佛大學教授
世界面臨的挑戰,不是由於國家間實力的轉換,而是政府權力的分散。約瑟夫·奈強調,對建立「新型大國關係」來說,美國要避免把遏制當成戰略,而中國必須接受美國在西太平洋存在的合法性。
- 崛起的中國不會謀求霸權2015-03-04
吳祖榮(Wu Zurong)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基金會研究員
中國的崛起讓一些人懷疑中國影響力的目的。作者澄清對有關中國採取「秘密戰略」取代美國全球超級大國地位的猜測,並回顧了以合作為主的中美兩國複雜的歷史關係。
- 中俄在打造新意識形態集團嗎?2015-03-03
吳建民(Wu Jianmin)(Wu Jianmin) 前外交學院院長
中國外交政策的三「不要」是不擴張、不稱霸、不結盟。而它的三「要」是要和平、要發展、要合作。習近平主席一再重申中國將堅持這一和平發展戰略。
- 中美俄三家關係反差探究2015-02-24
俞邃(Yu Sui) 中國當代世界研究中心教授
美中俄三國之間不僅因其矛盾衝突影響着世界,其相互依存和偶爾表現出的「合力」也對世界事務產生重大影響。俄美關係仍不穩定,可從中俄關係或中美關係中學習如何建立信心。
- 奧巴馬就中美競爭釋放新的信號2015-02-06
鄭羽(Zheng Yu) 同濟大學全球治理與發展研究院高級研究員
奧巴馬明確表示,美國的優先選擇是經濟競爭,而不是軍事圍堵。中美加強經濟競爭並不完全是消極的,因為在經濟相互依存情況下,競爭會推動經濟技術的進步與合作。
- 中美關係新常態2015-01-07
陳永龍(Chen Yonglong)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基金會美國研究中心主任
陳永龍闡述了決定中美關係的六個互動「常態」:重新定義全球力量,領導人之間的溝通,經濟關係,意識形態與霸權的戰略競爭,管控分歧,平衡與再平衡。
- 習奧會:美中關係接下來是什麼?2015-01-05
王棟(Wang Dong) 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長聘正教授,北京大學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執行主任
柯白(Robert A. Kapp) 卡特中心高級顧問
習奧11月達成的共識顯示,兩位領導人能就棘手問題進行有效溝通和坦誠對話,並就彼此的國家利益取得充分諒解。現在問題是,這一模式能否在2015年及以後保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