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簡體繁體
【熱點話題】:中美關係 貿易戰 全球治理 COVID-19 氣候變化 脫鉤
中文英文中英對照
  • 沈大偉 喬治·華盛頓大學艾略特國際事務學院席格爾亞洲研究中心政治學與國際關係學教授

求同存異

2015-09-28

對本周與奧巴馬總統的會晤成果,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和他的團隊應該感到非常滿意和寬慰。他們出入華盛頓沒有遇到任何公開的尷尬和分歧。就連總統奧巴馬、副總統拜登和國務卿克里公開提到的少數分歧,也只是順嘴而出的兩國複雜關係中正常的、需要加以調理的部分。正如奧巴馬總統在聯合記者會上說的:“我致力於擴大我們的合作,即使我們解決分歧,也是坦率而有建設性的。這就是此次訪問中,在昨晚的工作餐和今天的會晤中,習主席和我所做的事情。”這體現了奧巴馬總統的個人外交風格,因為他不是在公開場合針鋒相對而私底下又彬彬有禮的人。習近平主席公開露面的時候也莊重平和。兩人都試圖強調雙邊關係中積極的一面。

ID708-1(State-Dinner-3).jpg
奧巴馬總統和第一夫人米歇爾在白宮設宴歡迎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訪美。
ID708-2(Xi-Obama-51).jpg
 
ID708-3(Xi-Obama-white-house-1).jpg
2015年9月25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右二)和夫人彭麗媛(左一)在美國總統奧巴馬和第一夫人米歇爾舉行的歡迎儀式後在白宮的陽台上向大家揮手致意。

因此,從中國角度看,主要目標已經完成:大量峰會盛況的照片(有儀仗隊的歡迎儀式和精心準備的國宴)和最少的公開尷尬。習近平主席和他的代表團遇到了許多示威者,包括白宮和國務院外的示威,玫瑰園的聯合記者會自始自終都能聽到他們的抗議聲。但總體而言,媒體情況和訪問的象徵意文應該讓北京感到滿意。

實際上,這次峰會傳遞出的主要信息,是在全球治理的一系列問題上,兩個大國都在盡其所能進行合作。美中有關“全球和地區挑戰”的詳細“情況說明書”中,列舉了雙方在特定領域的合作。這在兩國元首和副總統拜登、國務卿克里的公開講話中也有明確表示。

顯然,奧巴馬政府仍強調讓中國成為全球治理合作夥伴。自從七年前開始執政,這就是他們工作要務。這也是奧巴馬2009年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的核心目的,但是被中方拒絕了。當時,中國在多邊舞台上仍缺乏信心,它質疑美國讓中國成為“負責任的國際利益攸關方”的要求,認為那是讓中國在全球過度擴張、阻止中國崛起的另一個陰謀。

但自那以後,中國在國際上信心增強,並越來越多地在維和、公共衛生、反恐、氣候變化、核安全、打擊海盜、可持續發展、人道主義救援及其他各類全球治理活動中出力。因此,兩個大國合作的可能性增加。習近平自已發出的信息是,他更能接受中國的外交行動主義。就像奧巴馬在聯合記者會上對他說的:“習主席,我要再次感謝你對擴大我們兩國之間合作所作出的承諾。我相信這再次提醒我們,當我們努力縮小彼此的分歧時,我們就能繼續推動兩國的共同利益,這不僅利於兩國,而且造福世界。”

即使沒有G2集團,近年的全球治理合作也被證明是彌補戰略關係的粘合劑。今年夏天的戰略經濟對話同樣對全球合作寄予厚望。所以,在兩國政府喧囂不絕的分歧背後,某些穩定要素也許正在緊張關係下重新形成。

全球治理對世界和兩個大國都很重要,但它對於全面恢復困頓中的中美關係並不是萬能的。因由眾所周知,它們是現實的、深層次的,很難解決。而加以管控,防止失控行為干擾雙邊關係的其他領域,需要外交造詣。偶爾,雙方可以取得實質性進展,就像此次峰會涉及的網絡商業間諜問題,以及為避免海上或空中突發事件升級為武裝衝突,雙方構建了軍事建立信任措施。

這些敏感和困難領域取得的進展,只能通過頻繁的外交接觸才能實現,而峰會為達成共識提供了必要的機會,這是次級官員難以做到的(這也即是所謂的“加速行動型外交”)。它本身使定期舉行峰會有了充足理由。舉行峰會的另一個理由是,政府最高級別領導人直接坦率地就存在嚴重分歧的領域進行會談,可以避免問題惡化和轉移。第三個理由就是,它能最大限度地促成具體領域的實質性合作。

就這三方面來說,2015年的習奧會應該說是一次成功。地球上兩個最大國家取得了進展,建立了信任,穩定了關係。問題是,這種狀態能維持多久?過去10年的幾次峰會,都顯示了同樣的穩定作用,但僅僅只個月之後,雙方又重新開始猜疑、爭執和相互攻訐。即使無他,這也是每6個月舉行一次雙邊首腦會晤(不必是國事訪問)的強大理由。美中兩國和世界需要峰會所帶來的穩定。自從尼克松總統和毛主席1972年會面以來,中美關係史已經清楚表明,要保持兩國關係不脫軌,雙方元首必須參與、介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