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簡體繁體
【熱點話題】:美國大選 中美關係 全球治理 氣候變化 脫鉤
中文英文中英對照
  • 鄭羽 同濟大學全球治理與發展研究院高級研究員

關於中美競爭關係的幾點思考

2016-02-15

2016新年伊始,有兩件事特別引起中國輿論界,特別是中國學術界的關注。其一是一向言行謹慎的奧巴馬總統在2016年國情咨文中高調宣稱,美國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而且還會繼續強大下去;其二是台灣地區領導人選舉前夕民調顯示民進黨領導人獲勝將毫無懸念之時,美國副國家安全顧問羅茲重申“一個中國”的立場,美國四位前國防部長則罕見地一起隔海喊話,警示台灣新政府要“珍惜兩岸成果,勿讓美國為難”。選舉後,美國現任副國務卿和前任國務卿分別重申一個中國的立場和對台海局勢穩定的關切。這表明,美國在與中國的全球性競爭中仍然相當自信。鼓動台獨勢力,造成中美兩國軍事對峙以牽制中國大陸的發展與穩定,並不在美國的對華戰略考慮之內。

china-US1.jpg

筆者曾經在評論奧巴馬總統2015年國情咨文時談到,美國政府將經濟領域的競爭作為美國與中國全球領導權競爭的首選領域,從2016年的咨文看,這一戰略選擇沒有變化。2015年,兩國在國際經濟領域和國內經濟發展的競賽中各有千秋。

首先是制定國際貿易規則領域。2015年10月5日,美國、日本、澳大利亞等12個國家成功結束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談判,達成TPP貿易協定,美國在制定貿易規則方面領先一籌。同年6月2日和17日,中國分別與韓國和澳大利亞正式簽署自由貿易協定,在美國制定貿易規則中打開了兩個不小的缺口。

在國際金融和貿易領域,中美兩國也各有斬獲。隨着美國經濟的持續好轉,美元的國際地位進一步鞏固,對全球主要貨幣的匯率有較大幅度上升,對人民幣匯率同樣出現了大幅度升值。同時,中國製造業的國際競爭力卻表現不俗。根據亞洲開發銀行發佈的 《2015年亞洲經濟一體化報告》,2014年中國在亞洲高科技產品出口方面佔比達到43.7%,居亞洲第一位,韓國為9.4%,日本則為7.7%。此外,據美國的統計,2015年前三個季度,美國高科技產品進口總額為3162億美元,其中從中國進口1104億美元,佔比超過三分之一。

在中美競爭的一個重要領域,即國內經濟或者說國家實力發展的競爭中,美國表現更好。美國政府近年來的“製造業回歸”政策取得了明顯成效,產業技術進步卓有成效,就業率穩步上升,美元持續升值。同時,中國國內經濟狀況惡化,產能過剩狀況加劇,倒閉企業增多,特別是地方政府債務增多,對中國金融形勢和宏觀經濟形勢穩定形成較大壓力。這種態勢在客觀上對曾經被廣泛宣傳的“北京共識”或“中國模式”提出了挑戰,即政府主導型和政府投資對國家產業布局和發展發揮主要影響的發展模式面臨調整。同時,美國政府治理經濟的經驗日益受到中國方面的重視。

值得關注的是,2015年10月末,中國媒體報道了美軍偵察機在中國控制的南沙群島島礁鄰近海域上空飛行,引起了中國國內輿論一片嘩然,認為是對中國主權的侵犯。此後又有輿論指出,美國軍機以前也曾有同樣的飛行,而根據相關國際法,海平面以下的島礁不具有12海里領海權。儘管如此,中國國內各界普遍對美國是否有意挑起軍事摩擦、牽制中國的穩定發展充滿疑慮。在這種背景下,台灣領導人選舉前後美國官方關於堅持“一個中國”,希望保持台海地區和平穩定的表態,不僅對消除上述疑慮起了重要作用,而且進一步說明美國方面主要在經濟領域與中國展開競爭的戰略謀劃。

國家間的競爭,只在一定程度上是國際戰略和政策之爭,歸根結底是國家綜合實力,特別是國家經濟實力之爭。一貫強勢的普京總統在俄羅斯經濟形勢一片慘淡中,不得不轉而謀求與西方的妥協,這是國家實力無法支撐外交戰略和行為的最新案例。中美競爭目前以經濟領域為主的態勢,不僅在客觀上對世界經濟的發展,對全球性的產業技術進步產生積極影響,而且對兩國間競爭性合作關係的形成與發展,對中國國內政策的調整與改革都有着極大的正面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