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簡體繁體
【熱點話題】:中美關係 貿易戰 全球治理 COVID-19 氣候變化 脫鉤
中文英文中英對照
  • 尹承德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基金會研究員

中美關係:曲折中邁上新台階

2016-02-12

過去一年,美國在南海、台灣、網絡等問題上增強對華牽制,致使雙方矛盾與摩擦加劇。但總的看,兩國關係在曲折中穩步前進,協調合作的基本面顯著抬升,出現了多年來少有的新氣象新局面。

兩國關係的最大亮點是中國國家主席去年9月對美國的成功國事訪問。此次兩國元首“白宮秋敘”承襲了“莊園會晤”、“瀛台夜話”的深入交流模式,在更深層次上增進了政治理解與互信,達成49項重大成果和共識並予以落實,將中美“跨越太平洋的合作”推上新台階。

在政治戰略領域,雙方繼續致力於構建相互尊重合作共贏的新型大國關係,在諸多領域的合作取得新進展。特別在應對氣候變化上,兩國元首親自充分協調立場,達成重要共識,為巴黎世界氣候大會的歷史性成功起了關鍵作用,是中美在全球治理上合作的一個突破與成功範例。雙方還有效地管控了分歧,避免了事態失控,維護了兩國關係大局。

在經貿領域,兩國合作成就斐然。雙方一致同意強力推進兩國投資協定談判,以早日達成一項高水平的雙邊投資協定。兩國雙向投資迅速增加,迄今已達1000多億美元。在世界經濟和貿易同步下行之際,中美貿易保持上升強勢,前三季度雙邊貿易即達4416億美元(美國商務部數據),中國首次超過加拿大成為美國最大貿易夥伴國。

在攸關中國重大權益的國際金融機構改革問題上,美國罕見地為中國開綠燈。2015年11月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召開每五年一次的特別提款權(SDR)貨幣籃子構成審議會,集中審定人民幣能否入籃問題,出乎會前專家預料,握有否決權的美國一改前態,投了贊成票,使人民幣順利入籃, 且其權重佔比達10.92%,超過日元和英鎊,一躍而成僅次於美元與歐元的SDR第三大特別提款權貨幣,這是人民幣國際化道路上一個重要里程碑。同時,美國國會在拖延五年之久後, 於同年12月批准了IMF2010年通過的主要有利於中國的份額和治理改革方案,使中國的份額和投票權分別從3.99%和3.65%上升至6.39%和6.07%,中國從而成為IMF的第三大成員國,顯著增大了在國際金融體系中的話語權和享有一定的決策權。此二者是中國2015年外交上取得的突出成就,對中國的發展具有全局意義。

上述表明,美國對華政策出現積極變化,更加重視發展對華關係,對華接觸合作的一面明顯提升。其主要原因有三:其一,避免陷孤立。近年來,隨着中國持續強勁崛起和中央一系列重大外交新理念新倡議新主張的提出與實踐,世界各國包括美國的盟國紛紛在國際上為中國“站台”,如美國的歐洲盟國不顧它的反對,競相響應中國“一帶一路”倡議和加入亞投行。美國本想孤立中國,到頭來適得其反。又如在人民幣“入籃”問題上,幾乎所有IMF成員國和IMF總裁本人都支持中國。美國為避免再陷被動孤立,遂順水推舟,“成全”人民幣入籃。

其二,重大利益之需。現在中美已成全球最大的雙邊經貿夥伴國,相互依存空前深化。中國的發展固然離不開美國,美國同樣離不開中國。目前中國是美國第一大進口來源國,第三大和增速最快的出口對象國,也是世界上擁有美元資產最多的外匯儲備國和美國最大的債權國。據美國專家統計,同中國經濟合作可使美國GDP增速提高0.7個百分點, 物價水平下降0.8個百分點,增加100多萬個就業機會,為其消費者每年節省約1000億美元。這些對美國全局發展至關重要,因而促使美國加大發展對華關係力度。

其三,中國正確明智政策的積極效應。中國從理論到行動,摒棄了前蘇聯的發展模式,力行和平發展戰略與和平外交政策。中國還力倡文明對話,反對文明衝突,認為不同的社會制度可以和平共存,良性競爭共處,尊重各國對本國社會制度和發展模式的選擇,不搞意識形態輸出。中國這些根本理念和行動受到國際社會普遍讚譽,美國政壇主流包括政府領導人也指出中國的發展對美國不是威脅而是機遇。這是推動中美關係總體良性發展的恆定因素。

美國不會改變對華既接觸又遏制的兩面政策,中美關係還會發生曲折與風浪。但中美關係穩定發展的基本面和向前向上推進的總趨勢,體現了兩國歷史發展的根本需要與世界潮流所向,是不會改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