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簡體繁體
【熱點話題】:中美關係 貿易戰 全球治理 COVID-19 氣候變化 脫鉤
中文英文中英對照

中國沒有想要領導世界的野心

2016-01-29

中美交流基金會主席董建華1月25日在紐約出席了由美中公共事務協會舉辦的午餐會,並以“如何看待今日之中國”為題發佈了主旨演講,論述中國的戰略意圖和中美關係。他說:中國沒有想要領導世界的野心。以下是董建華先生英語演講中文譯文的節選:

中國在國際上追求什麼?中國的長期戰略意圖為何?為了實現中國的願景,中國需要尋求的,不是暫時而是長久保持與其鄰國和世界上其他國家的和平。唯有和平,我們才能共享繁榮。

china-economy.jpg

清朝末期外國列強的侵略,使中國喪失了三分之一的大好河山。如今的中國將會毫不動搖地捍衛國家的領土完整,並通過和平方式來實現這一目標。

美國的有些人會認為,隨着實力的上升,中國會取代美國的全球領導地位。但先看一下幾個事實。第一,美國身處世界上最優越的地理位置,只有加拿大和墨西哥與之毗鄰,太平洋、大西洋和加勒比海把美國同世界其他國家隔開。美國也在科學、技術、創新、世界頂尖大學數量方面獨領風騷,無懈可擊。同時,美國也是最優秀、最聰明的人想要移居的國家,自然資源豐富得令人羨慕。

相比之下,中國有14個鄰國,超過地球上任何一個國家,其中一些鄰國還同中國有着歷史恩怨。中國佔世界總人口的比例超過20%,但僅僅擁有世界可耕地面積的7%,其他自然資源匱乏。對中國來講,有超過13億的人口規模,要實現全國人民的共同富裕,着實是個巨大的挑戰。因此,中國知道自己要始終保持謹慎、如履薄冰、不斷前行、避免犯錯。中國現階段所取得的成功實屬來之不易。

因為有如此大規模的人口,中國的經濟總量,就GDP而言,有一天是會超越美國,這是事實。但中國的人均GDP則依舊是美國的一小部分。未來十年,假設以現在的增速持續下去,我們兩國間的GDP將會非常接近。但考慮到人口基數的不同,美國人均GDP仍將會是中國的4倍。

總有些人認為中國有一天會想要領導全世界。這一觀點是錯誤的。

真相是:中國沒有想要領導世界的野心。中國需要處理的國內問題如此之多,困難如此之艱巨,這才是中國所要全力以赴的地方。

即使到了2049年,如同中國所期盼的那樣,成為了發達國家,中國也沒有殖民或征服外國領土的志向。的確,中國人民對被侵略時期所遭受的傷害和痛苦仍記憶猶新。中國沒有影響其他民族或滲入他國領土的在宗教或意識形態上的動機。在明朝的鼎盛時期,儘管中國當時的GDP佔世界的30%,中國仍是彬彬有禮,並沒有侵犯他國。

還有一種看法認為,中國想要重塑全球治理體系。然而事實是,現階段的中國是當今全球治理體系的受益者。中國所希望的,同許多發展中國家一樣,想要有更多的發言權,以確保發展中國家的訴求得到滿足。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AIIB)就是恰當的例子。世界銀行和亞洲開發銀行都無法滿足亞洲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的需要。

從全球來看,我們生活在一個非常複雜的世界裡,面對諸多挑戰,這也是個事實。“萬眾同心,其力斷金”,所有國家要攜起手來才能應對挑戰。“已欲立而立人,已欲達而達人”,隨着中國的經濟蒸蒸日上,當然想成為有利於世界的一股力量。從這一角度出發,中國與美國維持穩定和建設性的關係尤為重要。只要中美兩國協同合作,許多全球問題和全球挑戰就能夠解決。

讓我們審視一下這些全球挑戰,看看美國與中國能夠以及正在一起做些什麼。

首先,讓我想到的是去年巴黎氣候變化大會。大會的成功舉辦歸功於美中兩國的通力合作。其次,是在國際熱點問題上的合作,例如伊朗核協議、中國在阿富汗國家建構上的積极參与等。再次,是需要兩國加大合作力度,維持朝鮮半島的和平與無核化。最後,要眾志成城,應對全球恐怖主義。

當我們步入2016年,全球經濟依舊跌跌撞撞、跌宕起伏。許多人談論即將來臨的全球經濟衰退。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中國次之。如果兩國能夠與其他大國協同合作,將為全球經濟復蘇注入強心劑。

中國“一帶一路”倡議,可以為東南亞、南亞、中亞、中東和東歐部分國家的經濟提供助力。中國相信,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基礎設施建設,將為這些國家經濟快速發展打下基礎,成為世界經濟新的驅動力。兩國在非洲基礎設施建設上的合作,不僅可以提振經濟,更能夠提高生活質素,減少難民潮的發生。美中在這些地域的合作將變得非常重要。

如果我們不加以合作,想要克服擺在面前的挑戰將困難重重。如果我們互相對立,合作將不再可能。這就是從尼克松總統至奧巴馬總統,先後8位美國總統,和自毛主席到習主席的5位中國領導人,堅定不移地促進美中更好關係發展的原因。他們清楚地認識到,這對世界至關重要。

今天,我們正在攜手合作。但是,為了不辜負全世界的期望和兩國的需要,我們仍需百尺竿頭,更進一步。事實上,彼此之間仍被太多的不信任和猜疑所阻隔,仍被太多的誤解所障礙。畢竟,我們有不同的歷史和文化。我們也處於不同的發展階段,致使我們的需求各異。因此,兩國間的分歧的確存在。幸運的是,這些分歧至今得到了很好的管控。

但我們不能知少為足,需要加大力量,增加信任和理解。擴大社會各層次的交流,是實現信任和理解的最佳方法。如今兩國最高領導人每年要見面三到四次。兩國的戰略與經濟對話成員每一年要見兩次。在官方層面上,有着大量的溝通。

但在美國參眾兩院和中國全國人大之間的溝通交流可以做得更好。對增加互信和理解極其重要的人文交流上,也需要進一步加強。令人鼓舞的是,有30萬中國學子在美留學。同時,美國也在着力促進和提高美國學生來華學習的人數。2016年是美中旅遊年,這是雙方領導人致力於推動兩國旅遊的具體措施。其他交流方式也需要投入更多的力量,諸如在智庫、大學和媒體,以及通過文化交流、貿易、商業和投資活動等,這些都將能夠加深理解和信任。

1970年的乒乓外交啟動了兩國關係。如果我們能按照上述所說的去做,水滴石穿、久久為功,那麼兩國間的友誼將無可限量,兩國人民所得的利益將無可限量,我們共同為世界所作出的貢獻也將無可限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