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中很難達成貿易協定2018-05-18
徐賽蘭(Sara Hsu) 「中國崛起資本預測」CEO
眼下,中美兩國之間需要的是雙方展開更有效的協商並展現出更多善意,尤其是美國方面。對於特朗普政府來說,關於貿易如何運作的最基本教育也必不可少,因為美國政府似乎把貿易逆差與真正的經濟失敗混為一談。
- 貿易戰是把雙刃劍2018-05-18
趙天一(Amy Zhao) 紐約大學紐約校區華盛頓廣場在讀碩士研究生
扭轉貿易逆差只是一個借口,特朗普及其政府的目的是終止「中國製造2025」計劃進程,最終推遲中國高科技產業的發展。
- 特朗普需改進高風險低收益的對華貿易政策2018-05-08
何瑞恩(Ryan Hass) 布魯金斯學會外交政策項目、約翰•桑頓中國中心、東亞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員
許多國家,不止是美國,都因為中國的不公平貿易行為而處於劣勢。與其獨自面對挑戰,美國不如組隊解決問題。相比寄希望於美中兩國以牙還牙的關稅不嚴重傷害美國工人,同時又改變中國的經濟政策,這種做法將更加有效,代價也更小。
- 中美經貿衝突需要軟着陸2018-05-08
趙明昊(Zhao Minghao) 復旦大學美國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中國論壇特約專家
中美雙方需要採取務實和建設性的做法,推動經貿衝突的軟着陸,特別是要避免其他戰略安全難題與經貿衝突形成負面「共振」。
- 認識中美經貿關係的新形勢2018-05-07
崔立如(Cui Liru)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前院長
中美戰略競爭已經從軍事、安全和政治領域擴展到經濟貿易領域,為此我們要重新認識中美經貿關係的所謂「壓艙石」作用。
- 中興通訊事件的真正風險2018-05-04
李崢(Li Zheng)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美國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
中興通訊事件是中美關係近期最具標誌性的事件,它傷害了中美之間的互信,也給中美關係帶來巨大的不確定性。此事對中美關係的負面衝擊不會迅速消退,可能會對中國民眾對美國的認知產生長遠影響。
- 押注美中經濟關係未來2018-05-03
丹尼爾•艾肯森(Daniel Ikenson) 美國卡托研究所赫伯特·A·施蒂費爾貿易政策研究中心主任
美中兩國間一個穩定而增長的商業關係對於全球經濟福祉來說是不可或缺的存在。解決我們目前面臨的問題的一個更明智、更持久的方法應是要求華盛頓和北京列出各自的所有不滿,將這些不滿擺到檯面,共同探討這些不滿是否以及在何種程度上可以得到解決。
- 美國針對中國的指控難圓其說2018-04-26
斯蒂芬·羅奇(Stephen Roach) 美國著名經濟學家、耶魯大學高級研究員、摩根士丹利前亞洲區主席
美國貿易代表羅伯特·萊特希澤的301調查報告似乎是針對中國的鐵案,但不要被它蒙蔽。正如斯蒂芬·羅奇所言,報告在幾個關鍵領域相當離譜。
- 為何美國針對中興是短視之舉2018-04-26
約瑟芬·沃爾夫(Josephine Wolff) 塔夫茨大學弗萊徹法律與外交學院網絡安全政策副教授
中國對其技術市場發展方向的長遠關注,令中國在和美國近期的技術角力中擁有明顯優勢。美國政府本月早些時候宣布禁止美國公司在七年內向中國電信企業中興公司出售任何零部件和軟件。
- 特朗普因為關注貿易而迷失對華目標2018-04-19
郭棟(Guo Dong) 哥倫比亞大學地球研究院中國項目主任
政策向內轉,優先考慮國內少數工廠,從而枉顧美國與中國之間更大的格局演變,這似乎讓特朗普因小失大。
- 經貿:中美關係壓艙石何去何從2018-04-19
廖崢嶸(Liao Zhengrong) 中國社會科學院和平發展研究所所長、研究員
在中美關係全方位震蕩背景下,經貿從戰略工具演變為博弈標的和戰場。壓艙石作用仍在,但是這塊巨石現在已經動起來,有可能成為震蕩源而非穩定器。
- 美國關稅政策的代價與後果2018-04-18
盧西奧·布蘭科·皮特洛三世(Lucio Blanco Pitlo III) 菲律賓亞太協進會研究員
利用關稅來解決與主要貿易夥伴的貿易不平衡問題,將掣肘美國長期以來的經濟領導力。對美國來說,解決貿易不平衡和振興美國製造業,不應以破壞既有經貿秩序和讓美國的盟友加深對「美國例外論」的成見為代價。
- 中美會選擇談判還是貿易戰?2018-04-17
徐賽蘭(Sara Hsu) 「中國崛起資本預測」CEO
中美兩國在涉及500億美元產品的關稅生效前都設置了一個執行等待期,希望通過談判阻止兩國政府落實這些關稅。兩國達成協議的可能性究竟有多大?
- 中國不是日本,有能力應對美國貿易戰2018-04-12
吳正龍(Wu Zhenglong)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基金會高級研究員
應對中美貿易摩擦,中國具有當年日本所沒有的有利條件,完全可以避免重蹈日本覆轍。
- 中美兩國仍有機會避免貿易戰2018-04-08
宿景祥(Su Jingxiang)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榮休研究員
如果中美兩國共同努力,深入談判,在三個月內達成新的共識並非完全不可能,這意味着兩國仍有機會避免貿易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