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簡體繁體
【熱點話題】:美國大選 中美關係 全球治理 氣候變化 脫鉤
中文英文中英對照
  • 趙天一 紐約大學紐約校區華盛頓廣場在讀碩士研究生

貿易戰是把雙刃劍

2018-05-18
a.jpg

唐納德·特朗普總統有可能對中國商品徵稅,這點燃了潛在貿易戰的戰火。扭轉貿易逆差只是一個借口,特朗普及其政府的目的是終止“中國製造2025”計劃進程,最終推遲包括人工智能、機械人和量子計算、無人駕駛汽車、自動化機床和先進醫療器械在內的中國高科技產業的發展。中國商務部表示:“如果美國企圖遏制中國的發展……那是打錯了算盤。” 中國在思想上已經做好打貿易戰的準備,但在實踐中它是否準備好去承受貿易戰長期的破壞性消耗,目前仍有爭論。

雖然增設對華貿易障礙的做法受到包括美國商會在內的45個美國行業協會的批評,但特朗普總統3月22日還是根據301條款簽署了備忘錄,指示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對價值約500億美元的中國商品徵收關稅。中國資深外交官、前駐美大使張業遂形容中國的立場是“不想打貿易戰,但不會坐視自身利益受到損害”。作為回應,北京也對128種美國產品加征了關稅。

貿易戰的序幕已經拉開。根據國內法,301條款授權美國總統“採取報復等一切適當行動,以取消外國政府阻礙或限制美國貿易的不公平、不合理或歧視性對待的法案、政策或慣例”。特朗普總統的態度是清楚的:利用這項法律,他給中國貼上了對美國經濟有害的標籤,從而否認兩國過去35年來從雙邊貿易中獲得的諸多好處。

特朗普認為加征關稅是合理的,因為現在已經到懲罰中國政府一直以來不斷侵犯美國知識產權的時候了。最近,美國政府對中國一家主要的跨國電信公司——中興通訊實施七年禁售。中國認為,此舉具有政治動機。《南華早報》報道稱,這一禁令不僅會使中興2018年的收入減少13.5%,還將威脅它在5G技術中保持優勢的計劃。多年來,中興和其他中國智能手機製造商都依賴從美國進口的芯片,這對於雙方來說是雙贏業務。禁止美國公司向中國公司銷售產品,與特朗普總統削減美國對華貿易逆差的目標是直接矛盾的。如果無法向使用處理器的中國公司出售元器件,那麼中國的新興科技公司、美國芯片巨頭英特爾和德州儀器、Nvidia、美光、高通等其他半導體公司都會蒙受損失。

《中國日報》報道稱:“把矛頭指向技術就如同扼住了中國企業的脖子……中興一案應該提醒中國的決策者,在核心技術上自給自足已經迫在眉睫。” 中國自給自足的一個舉措就是“中國製造2025”,自從中興禁令頒佈以來,它受到了極大的關注。這個戰略性計劃旨在提高中國在高科技行業的競爭力,讓中國製造業在價值鏈上攀升。這是中國總理李克強在2015年5月份宣布的。美國國際戰略研究中心認為,“中國製造2025”受到了德國發展智能製造業的“工業4.0”計劃的啟發,但其藍圖內容要“廣泛得多”。這個計劃旨在到2020年把核心部件和材料的國產率提高到40%,到2025年提高到70%。換句話說,“中國製造2025”是中國鼓勵高新產業自主創新的一個路線圖。

布魯金斯學會高級研究員、前美國財政部駐華官員杜大偉(David Dollar)認為,對美國來說尤為危險的是,中國的高科技野心包括了 “計劃使用信貸補貼和限制市場准入等工具。因此美國反對這種做法有它的道理”。按照美國外交關係委員會網站上一篇題為《為什麼所有人都恨“中國製造2025”》的文章的說法,該計劃是“對美國技術領先地位的切切實實的威脅”。這種觀點得到若干美國官員的共鳴,如美國財政部前中國問題專家洛文傑(David Loevinger)。

對中興的禁售令給中國官員敲響警鐘。全球最大電信設備製造商華為也由於據稱違反了美國的制裁令,涉嫌向伊朗出口,而面臨美國司法部的調查。這些案例說明,中國大概是感覺被推入一場為了本國高新產業未來的希望而打的貿易戰。中國網民表現出前所未有的團結和對堅決回擊美國關稅行動的支持。

一場貿易戰將是中國證明其經濟實力的機會,但在開始打貿易戰之前,中國政府應該注意到,中國經濟正進入關鍵時期,正在經歷從勞動密集型產業為主的市場向強調內需和質量的經濟的過渡。在2018年博鰲亞洲論壇上,習近平主席承諾進一步向外國投資者敞開中國大門。他還表示,中國將努力提供良好的商業競爭環境,而不再是只利用低稅率、廉價土地和補貼等舊手段。

美國在貿易上的要求龐雜且不切實際,基本等於要求中國改變整體經濟結構,這就可能導致貿易戰。它或許成為中國進一步開放市場的動力,正如美國所希望的,但也可能讓美國自食苦果。目前中國有一個比任何時候都強大的威權政府,特朗普政府不太可能迫使中國放棄對自己未來的掌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