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簡體繁體
【熱點話題】:美國大選 中美關係 全球治理 氣候變化 脫鉤
中文英文中英對照
  • 李崢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美國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

中興通訊事件的真正風險

2018-05-04
b.jpg

4月16日,美國商務部突然發佈公告稱,因中興通訊公司違反與美國政府的和解協議,美國將禁止該公司購買美國生產的零部件。該事件不僅給中興通訊本身帶來重大衝擊,也成為中美關係近期最具標誌性的事件,引起中國國內輿論的激烈反應。中美雙方對該事件的基本看法、立場、評估均有較大差異,這些差異傷害了中美之間的互信,也給中美關係帶來巨大的不確定性。這些負面影響本來可以避免。

兩國官方和媒體對於中興通訊事件有着截然不同的看法。在中國方面,中國商務部稱,此事引起了市場對於美國貿易和投資環境的普遍擔憂,希望美方不要自作聰明。中國銷量最大的《環球時報》發表社評稱,此事深深觸動了中國社會,讓中國認識到加速研發使用國產芯片的極端必要性。不少專家學者認為此事是美國對華貿易戰的一部分,預示着對中國科技產業更嚴厲的打壓。數以百萬計的中國網民對此義憤填膺,聲稱將抵制蘋果手機等美國電子產品。在美國方面,美國官方對此事沒有主動回應,關注較少。美國媒體也普遍認為中興通訊違反協議的證據十分充分,中國國內的激烈反應只是一種短期的情緒發泄。

由於事件仍在不斷發展變化之中,對於事件的真相和是非,本文並不打算作出判斷。根據最新消息,美國商務部已經同意中興通訊公司提交補充材料,這預示着事件或許存在轉機。但是,與美國方面的判斷或許不同,此事對中美關係的負面衝擊不會迅速消退,可能會對中國民眾對美國的認知產生長遠影響。

首先,此次事件讓當前的中美經貿摩擦上升到另一個層面。貿易摩擦對於中美兩國來說並不陌生,中美兩國均在實施貿易制裁和報復措施上有所節制,盡量避免制裁對兩國國民產生嚴重影響。但是,此次美國政府抓住了中興通訊沒有替代供應商的命脈,其禁運措施不僅是一種懲罰,而是要置該公司於死地。這種激烈做法讓中國民眾看到了中美經貿關係的高度不平衡以及美國可能利用經貿手段摧毀中國經濟的潛在可能。這種經濟戰爭風險讓中國民眾對美國政府產生了巨大的不信任感。

其次,此次事件改變了中國企業界對於中美經貿關係的看法。多年以來,中美兩國形成了高度捆綁、優勢互補的經貿體系,並構成了全球化產業鏈的重要組成部分。數以百萬計的美國國民和數以千萬計的中國民眾受益於中美經貿,他們認為這種關係已相當穩固,成為中美關係的壓艙石。但中興通訊事件表明,一個突發的政治性事件就可能影響數以萬計中美民眾的生計,美國政府可以輕易破壞中美經貿關係的基礎。中國企業界可能將被迫尋找來自其他地區的合作夥伴來規避這種政治風險。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特朗普政府“先射擊、後警告”的行動模式極大損害了中美之間的戰略互信。鑒於經貿摩擦如此敏感,影響眾多民眾的切身利益,以往中美兩國政府在處理類似情況時都極為謹慎小心,通常採取先媒體放風、官方溝通,再實施措施、進行解釋,最後開展談判的模式。而此次美國政府處理事件的方式截然不同,不僅在發佈相關報告前並未通過媒體放風,行動後也沒有政府官員做出詳盡解釋,中美之間的外交渠道看來也未發揮明顯作用。這是此次事件之所以在中國國內引發巨大震動的主要原因。美國政府這種“先射擊、後警告”的方式是以犧牲中美戰略互信為代價換取在談判中的某種主動地位,是一種非常短視、不成熟的做法,也讓相關的美國公司深受其害。

針對上述問題,中美兩國在妥善處理中興通訊事件之外,還需要做一系列補救工作,來彌補事件給兩國戰略互信帶來的傷害。最為緊迫的是確保美國不會繼續採取“先射擊、後警告”的行動模式,繼續惡化中美兩國對話和談判的氛圍。近日,有報道稱美國司法部也可能對中國華為公司展開關於是否違反美國制裁法案的調查,我們希望此次調查能夠更加公開、透明、公正。此外,中美兩國也應當考慮從長遠角度解決、緩解兩國在科技領域的矛盾和競爭。中興通訊事件表明,中美在科技領域的矛盾已經成為中美經貿關係中的重要因素,甚至也會對中美關係產生巨大影響,然而,中美兩國在科技領域並沒有成熟的戰略溝通機制。在繼續推動中美兩國科技產業界對話的同時,也應考慮推動兩國科技界的2軌和1.5軌定期對話機制,就兩國一段時間內最緊迫的問題開展交流。在兩國培養出溝通習慣後,可考慮建立兩國科技領域的戰略對話及磋商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