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簡體繁體
【熱點話題】:中美關係 貿易戰 全球治理 COVID-19 氣候變化 脫鉤
中文英文中英對照
  • 趙明昊 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教授、中國論壇特約專家

中美經貿衝突需要軟着陸

2018-05-08
D.jpg

近日,美國財政部長姆努欽、商務部長羅斯、貿易代表萊特希澤等結束訪華,與中國方面就經貿問題展開的磋商似乎未能取得顯著進展,雙方僅在部分領域達成了有限的共識,同意建立新的工作機制保持溝通。國際社會擔心特朗普政府會繼續推動對華經貿攻勢,進而導致中美兩大經濟體陷入真正的貿易戰,全球經濟也必將因之遭受巨大損害。中美雙方應繼續加大努力,設法使經貿衝突實現軟着陸。

4月,特朗普宣布將對價值約1000億美元的中國進口商品加征關稅,涉及玩具、服裝、電腦、傢具等1300多種產品。此舉迅疾遭到美國國內眾多機構的反對,沃爾瑪等零售消費行業的重要企業聯名上書表示反對,美國商會等組織也對此提出批評,擔心貿易戰將引發中國方面的報復,進而破壞美國經濟增長勢頭,損害消費者權益,並帶來金融市場的動蕩。

貿易戰的確是損人害己的。一方面,美國大量的日用消費品依賴從中國的進口,難以找到替代進口來源,美國消費品價格勢必上漲,進而導致對中國產品的懲罰性關稅最終變為美國民眾需要承擔的消費稅。

另一方面,對中國產品的進口限制,將使美國企業不得不增加製成品的成本,進而威脅美國相關地區製造業就業崗位。比如,美國最大的果蔬罐頭生產商塞內卡公司早已從中國訂購上萬噸馬口鐵,如果關稅不能豁免,該公司將面臨225萬美元的損失。

面對特朗普政府的經貿攻勢,中國政府秉持“不想打貿易戰但也不怕打貿易戰”的堅定態度,並表示將採取相應舉措予以回應。如果特朗普政府實施關稅計劃,除了減少對美國豬肉、大豆等農產品進口外,中國還會減少對波音公司客機等產品的進口。艾奧瓦州、俄亥俄州等地區的民眾對貿易戰感到十分憂心,這會影響共和黨在今年國會中期選舉中的選情。

正如美國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中國經濟項目負責人斯科特·肯尼迪所言,華盛頓低估了自己的中國對手,特朗普政府錯誤地預期中國會很快認輸,對中國的反擊感到意外。

除了美國國內一片反對聲音之外,國際社會對特朗普政府開打貿易戰也十分不以為然。歐洲、日本等擔心美國的保護主義和單邊主義愈演愈烈,進而威脅全球貿易體系。IMF總裁拉加德4月11日警告稱,烏雲正在籠罩全球經濟,“限制進口會傷害所有人”。雖然外界普遍希望中美能夠避免貿易戰,但雙方解決經貿衝突的進程將是漫長而複雜的,面臨諸多挑戰。

首先,從戰略層面看,特朗普政府已經明確將中國視為最主要的競爭者或“對手國家”,美國對華政策日趨強硬的轉向短期內難以逆轉。經貿施壓應該僅僅是美國方面對華開展競爭的一個方面,印太戰略、打台灣牌等都體現了特朗普政府加大對中國制衡的動向。

其次,從政治層面看,特朗普和共和黨面臨今年美國國會中期選舉壓力,由於特朗普未能在修建美墨邊境牆、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兌現競選承諾,他勢必要把對華貿易戰的戲份做足,凸顯其作為“強勢領導人”的姿態。

為了落實“美國優先”施政路線,特朗普近期將白宮中的全球主義者清除殆盡,重用萊特希澤、總統高級顧問納瓦羅等激進強硬派,任命“茶黨”領軍人物蓬佩奧擔任國務卿,打造能夠不折不扣貫徹“美國優先”路線的決策團隊。這一因素或會增大美中解決經貿衝突的複雜性。

第三,從經濟層面看,特朗普政府挑起的本輪貿易衝突既涉及知識產權保護、市場開放等老問題,也關乎數字經濟等新問題。尤其是,貿易戰很大程度上也是技術戰,是為了應對中國的技術崛起。特朗普政府會在磋商中提出限制對企業研發補貼等要求,考慮到中方也決心發展核心技術,因而雙方的談判將會是艱難的。

此外,美中圍繞經貿問題的磋商談判可能還會受到戰略安全問題的干擾。6月初美國在台協會台北辦事處新館落成,美方可能會派出內閣級高官赴台參加相關儀式;美國會議員還在籌劃提出“台灣安全法案”,推動美台軍事合作升級。與此同時,美軍太平洋司令部候任司令戴維森提出要在南海等區域增加軍力部署。未來一個時期,如果台海、南海等問題出現重大波折,中美經貿談判也必然受到負面影響,甚至導致兩國關係陷入嚴重動蕩。

中國方面近期已經釋放出推動新一輪改革開放的重大利好,包括金融、保險行業將大幅度開放,特朗普政府應當認識到,中方有解決問題的誠意,但不會接受脅迫或訛詐。

中美雙方需要採取務實和建設性的做法,推動經貿衝突的軟着陸,特別是要避免其他戰略安全難題與經貿衝突形成負面“共振”。總之,儘快修復經貿關係這一支柱,對於確保中美關係不脫軌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