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的混亂2020-07-06
沈聯濤(Andrew Sheng) 香港大學亞洲環球研究所特聘研究員
肖耿(Xiao Geng)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金融研究院政策與實踐研究所所長
長期以來兩黨自命的美國例外主義、對國內擔憂的加劇、政策缺乏明確性,這些都表明,即便特朗普在11月的大選中落敗,世界所需要的由美國主導的合作也不會很快出現。而特朗普再執政四年肯定會讓事情變得更糟。
煽動對抗不是應對「美國之困」的良策2020-06-17
趙明昊(Zhao Minghao) 復旦大學美國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中國論壇特約專家
無論是疫情還是這次內亂,美國普通民眾為特朗普的「治理之弊」付出了巨大的生命和財產代價。
特朗普的G11策略行不通2020-06-15
孫成昊(Sun Chenghao) 清華大學戰略與安全研究中心副研究員
G7增擴後,說服其成員與美國一道遏制中國的想法阻力甚多。由於美國現任總統的衝動不可預測,美國與歐洲之間的分裂正在擴大。
特朗普最後的賭博:從「中國門」到混合戰爭2020-06-05
丹·斯坦伯克(Dan Steinbock) 全球諮詢機構DifferenceGroup創辦人
特朗普政府遏制新冠疫情的徹底失敗將導致第二季度出現災難性後果。為此,特朗普把中國作為替罪羊,並將他的連任置於國內動蕩、致命的地緣政治事件和一場全球性蕭條的風險之中。
華盛頓的對華政策和預言自我實現的風險2020-06-06
喬里奧·普格列瑟(Giulio Pugliese) 倫敦國王學院講師
疫情加快了美國在軍事、經濟和傳播方面對中國的抵制,並使之達到一個新的高度。中美之間存在着逐底競爭的巨大風險。
對華為開戰將毀掉美國半導體主導地位2020-06-07
顧屏山(George Koo) 新美國媒體董事
特朗普政府最近試圖對中國電信技術龍頭企業華為公司關上大門,這打破了迄今為止國際合作的黃金標準。
美國諉過卸責缺乏擔當2020-05-26
沈丁立(Shen Dingli) 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教授
美國曾得到有關新冠疫情的充分預警,諉過卸責完全有失一個大國應有的擔當。
一次糟糕透頂的領導失敗2020-05-11
約瑟夫·奈(Joseph S. Nye) 哈佛大學教授
危機時刻,最高效的領導者能夠通過教育公眾認清自身利益來促成團結。面對新冠病毒,領導人的背向而行,只能使危機進一步加深。
- 疫情衝擊下特朗普支持率緣何不降反升?2020-04-22
李岩(Li Yan)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院長辦公室(高端智庫辦公室)主任、研究員
近期美國國內新冠疫情加劇,特朗普的民意支持率卻持續攀升,但攀升幅度仍落後於美國歷史上多次危機中總統支持率的增幅。
疫情與政治影響2020-04-21
曹贊文(Don M. Tow) 二戰亞洲史實維護會新澤西分會會長
新型疫情已經改變了世界。鑒於特朗普總統的態度與行為,疫情對美國造成的影響或許最大。本文簡要總結了近幾個月的事態發展,並探討了疫情在美國的政治影響。
美國不應推卸抗疫不力的責任2020-04-14
馬世琨(Ma Shikun) 人民日報高級記者
美國一些政要詆毀中國通報疫情太晚、不透明,又誣稱中國隱瞞病毒感染和死亡人數,目的是想把中國當替罪羊,推卸本國抗疫不力的責任。
美國請注意:不妨嘗試科學的方法2020-03-26
顧屏山(George Koo) 新美國媒體董事
新冠病毒引發的混亂讓全世界見證了極具戲劇性的兩周,這期間,美國一直拖拖拉拉,特朗普總統轉入否認模式,淡化形勢的嚴峻性。美國需要向中國學習,而且必須儘快學習。
偉大的美國復興:特朗普的磨難還是救贖?2020-03-23
盧西奧·布蘭科·皮特洛三世(Lucio Blanco Pitlo III) 菲律賓亞太協進會研究員
特朗普「偉大的美國復興」在國內取得了一些成功,但在國際舞台上舉步維艱。由於不斷出現新的全球性威脅,「美國優先」不一定意味着美國獨行。
- 特朗普政府的政策無意間幫助了中國2020-03-11
道格·班多(Doug Bandow) 卡托研究所高級研究員
從奧巴馬到特朗普,美國的對華政策一直未見成效。本屆政府應遵循「謙遜」的外交政策,在世界舞台上重新獲得信譽。
特朗普訪印與中印美關係2020-03-04
馬加力(Ma Jiali) 中國改革開放論壇國際戰略研究中心主任
印美兩國渴望加強彼此的關係有其自身邏輯性,但在處理與世界各主要大國的關係時,印度不可能將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