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朗普政府意欲何為?2020-07-31
趙明昊(Zhao Minghao) 復旦大學美國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中國論壇特約專家
蓬佩奧在尼克松總統紀念圖書館的演說是近期特朗普政府對華「話語行動」的一部分,亦表明美方對華政策的敵對性正在增強。
- 美國的「麥卡錫時刻」2020-07-31
陳文鑫(Chen Wenxin)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美國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
「麥卡錫時刻」之所以被稱為「時刻」,乃因其在美國歷史上只是曇花一現。儘管如此,「麥卡錫主義」的幽靈在美國卻久久未散。
- 中國需要一個什麼樣的美國?2020-07-30
張雲(Zhang Yun) 日本國立新潟大學副教授
中國希望要一個什麼樣的美國,應成為中國建構和創新對美話語體系的重要內容。
- 中美關係未來取決於雙方努力2020-06-24
張雲(Zhang Yun) 日本國立新潟大學副教授
中美關係的未來需要共同塑造,中國的主動性也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美國對華認知的走向。
- 面對中美關係惡化更需講策略2020-06-17
安剛(An Gang) 清華大學戰略與安全研究中心特邀專家
中美關係正在發生的演化是戰略性和結構性的,而不僅僅是利益性的,在美國大選、全球疫情的特殊敏感期里,重大事件開始取代自然積累,成為塑造未來兩國關係形態的根本動力,中美關係全面失控危險越來越大。
- 美國對華「權力控制」的七大工具手段2020-06-12
張茉楠(Zhang Monan)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美歐研究部副部長
美國發起對華貿易戰和科技戰,以權力邏輯已經取代市場邏輯,其對華「權力控制」手段涵蓋了經貿、產業、科技、投資、金融、數據等多個領域。
- 華盛頓的對華政策和預言自我實現的風險2020-06-06
喬里奧·普格列瑟(Giulio Pugliese) 倫敦國王學院講師
疫情加快了美國在軍事、經濟和傳播方面對中國的抵制,並使之達到一個新的高度。中美之間存在着逐底競爭的巨大風險。
- 美國諉過卸責缺乏擔當2020-05-26
沈丁立(Shen Dingli) 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教授
美國曾得到有關新冠疫情的充分預警,諉過卸責完全有失一個大國應有的擔當。
- 中美合作抗疫才是正途2020-05-25
裘援平(Qiu Yuanping) 全國政協常委
短期內中美關係持續惡化局面難以改觀,但仍要從兩國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發,不放棄穩住大局,不放棄尋求合作,不放棄危機管控,防止兩國關係受到顛覆性傷害。
- 新冠疫情:中美合作的失敗2020-05-21
沈大偉(David Shambaugh) 喬治·華盛頓大學艾略特國際事務學院席格爾亞洲研究中心政治學與國際關係學教授,斯坦福大學胡佛研究所傑出客座研究員
疫情給中美關係帶來了最壞影響,造成深深的裂痕,並引發一場公開的指責遊戲。與這一雙邊關係的其他困難時期一樣,恢復需要時間,而穩定至關重要。
- 「冠狀病毒全書」惡毒的附和2020-05-19
金培力(Philip Cunningham) 獨立學者
隨着民族主義情緒在太平洋兩岸同時升溫,美國共和黨政客們開始把抨擊中國作為他們最新的競選策略。
- 考驗美中關係的時刻2020-05-05
梅爾•格托夫(Mel Gurtov) 《亞洲觀察》雜誌高級編輯
新冠疫情已成為特朗普時代美中關係的另一障礙,並再次令美中這兩個競爭對手的未來究竟是敵是友充滿不確定性。
- 中美關係能否扛過疫情風暴2020-05-05
趙明昊(Zhao Minghao) 復旦大學美國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中國論壇特約專家
中美之間的相互認知似乎正在變得越發負面,這場疫情風暴對兩國關係造成的不利影響不容低估。
- 中美關係需要重回現實主義2020-04-22
朱鋒(Zhu Feng) 南京大學國際關係研究院院長
美國對華政策發生巨大變化的本質不是重回「國家中心主義」的大國戰略競爭,而是美方對中國政治體制、中國領導人和中國轉型的評估和處理方式完全背離了30多年間兩國政府和政治精英磨合出的現實主義傳統。
- 美國對華政策面臨艱難選擇2020-04-21
顧屏山(George Koo) 新美國媒體董事
對抗是行不通的,世界上最大兩個經濟體應該攜起手來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