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新的「航行自由行動」是否預示南海緊張升級?2018-02-01
伊恩·斯托里(Ian Storey) 新加坡尤索夫·依薩東南亞研究院高級研究員
1月17日星期三,美國海軍一如所料地在南海進行了「航行自由行動」,其導彈驅逐艦「霍珀」號進入斯卡伯勒淺灘(黃岩島)12海里範圍。
- 南海敘事的衝突2018-01-02
理乍得·加瓦德·海德林(Richard Javad Heydarian) 菲律賓理工大學地緣政治學教席主持
今年,關於南海的領土和海上主權爭端出現了兩套相互衝突的敘事。結果就是,地緣政治圖景變得更加動蕩,守成大國與修正主義大國在這裡直接碰撞,而非以雙方接受的規則遏制錯置的野心。
- 美中東海對抗被低估的風險2017-12-21
何瑞恩(Ryan Hass) 布魯金斯學會外交政策項目、約翰•桑頓中國中心、東亞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員
與南海爭端相比,對於東海問題的關注度相對較低,但東海地區爭端或許會帶來更大風險,將美國拖入與中國的衝突之中。
- 為西菲律賓海共同開發前景注入新活力2017-10-24
盧西奧·布蘭科·皮特洛三世(Lucio Blanco Pitlo III) 菲律賓亞太協進會研究員
南海絕大部分生物和非生物資源都集中在沿岸國家的近海水域,這種資源的測繪對界定潛在的共同開發領域具有深遠影響。為中國與菲律賓共同開發資源創造潛在可能,將為杜特爾特政府積極推進的經濟合作提供助力。雖然仍存在公眾認同和法律方面的挑戰,但最終它將是確立國家利益和求解國內外反應的一個政治操作。
- 南海:中國與俄羅斯的趨同和分歧2017-10-19
伊恩·斯托里(Ian Storey) 新加坡尤索夫·依薩東南亞研究院高級研究員
在南海,俄羅斯與中國未曾也不想結成正式聯盟。然而,它們同意就利益一致的國際問題進行合作與協調,而在利益不一致特別是關係到對方核心利益的問題上,它們同意不彼此為敵。
- 南海出現新斷層2017-10-18
理乍得·加瓦德·海德林(Richard Javad Heydarian) 菲律賓理工大學地緣政治學教席主持
羅德里戈·杜特爾特就任總統帶來的最大地緣政治衝擊之一,是東南亞主權聲索國之間的戰略關係出現戲劇性調整,尤其是菲律賓和越南。一個正在形成的、看上去頗有前途的聯盟,雙方關係突然低度緊張,兩個主角為如何更好應對中國在南海的威脅發生了公開衝突。
- 科技與資源共享應成為南海問題解決方案2017-10-12
萊昂納多·迪尼奇(Leonardo Dinic) 克羅地亞研究所(CroAsia Institute)顧問
過去,航行自由行動和國際法院的判決都未能阻止中國在南海的冒進。現在該是資源專家和環保主義者引領外交努力促進中國與鄰國進行區域合作與協作的時候了。美國和國際社會應鼓勵通過資源開發和科技解決方案解決中國與鄰國的領土爭端。
- 如果中美軍艦相撞2017-09-19
周波(Zhou Bo) 清華大學戰略與安全研究中心研究員,中國國防部國際軍事合作辦公室安全合作中心前主任
美國為了在西太平洋巡航,正消耗着不堪重負的海軍資源。這些巡航毫無意義,只會增加與中國海軍發生衝突的風險。
- 「南海行為準則」緣何備受關注2017-09-15
羅亮(Luo Liang) 中國南海研究院助理研究員
為什麼要制定COC,它與DOC有何關係,它的性質是什麼?眼下當務之急是各方全面有效落實DOC框架下的務實合作,以合作促發展,為COC的最終制定創造必要條件和良好氛圍。
- 特朗普的南海政策會比奧巴馬強硬嗎?2017-08-28
羅亮(Luo Liang) 中國南海研究院助理研究員
特朗普政府介入南海問題的執行「效率」顯然超過前任奧巴馬政府,顯示出特朗普作為一名成功商人直逐利益、講究效率的本質。中國政府應堅持在戰略層面上保持清晰的認識和定力,在戰術層面上形成常態化的應對方案,一定程度上「借勢發力」鞏固在南海的維權行為。
- 東盟會議中國取得外交勝利2017-08-24
理乍得·加瓦德·海德林(Richard Javad Heydarian) 菲律賓理工大學地緣政治學教席主持
東盟會議強調主權聲索國雙方以及「其他所有國家」保持「非軍事化和剋制的重要性」。實際上,聲明含蓄地批評了其他地區大國尤其是美國試圖通過擴大海軍影響範圍和所謂的自由航行行動(FONOPs)挑戰中國主權主張的努力。因此,東盟聲明事實上回應了中國的立場。北京拒絕接受南海仲裁結果,規避具有「法律約束力」的行為準則(COC),弱化了其在爭議水域的造島活動,並呼籲諸如美國等域外勢力不要捲入爭端。
- 迎來50周年的東盟不會發生巨變2017-08-24
盧西奧·布蘭科·皮特洛三世(Lucio Blanco Pitlo III) 菲律賓亞太協進會研究員
東南亞國家聯盟會議幾乎一直會讓人產生提及南海爭端的期待,以至於衡量一屆會議成功與否的標準被簡化為最終官方聲明就南海問題的措辭是否足夠強硬。但是考慮到東盟年度會議涵蓋議題的廣度和深度,這種簡化既令人遺憾又有失公允。
- 南海共同開發協議面臨風險2017-08-09
理乍得·加瓦德·海德林(Richard Javad Heydarian) 菲律賓理工大學地緣政治學教席主持
從理論上來看,在聲索國之間達成資源共享協議是最好的解決方案。不過在實際操作中,杜特爾特需要克服重大法律和政治障礙來與中國落實共同開發協議,包括修改菲律賓憲法,基本放棄本國的仲裁勝利,克服根深蒂固的公眾對與中國締結資源共享協議的反感。對杜特爾特來說,這將是一場硬仗。
- 南海仲裁周年記2017-07-19
理乍得·加瓦德·海德林(Richard Javad Heydarian) 菲律賓理工大學地緣政治學教席主持
雖然海牙常設仲裁法院針對南海案作出了裁決,但中國依然按照自己的方式繼續在這片屬於菲律賓的海域內活動。杜特爾特政府弱化了仲裁庭的裁決,意在試圖強化與中國的經濟和戰略關係,但菲律賓正在為此付出代價。
- 南海前方波濤暗涌?2017-07-17
伊恩·斯托里(Ian Storey) 新加坡尤索夫·依薩東南亞研究院高級研究員
過去12個月中,南海海域一直風平浪靜。然而,長期觀察這個亞洲最棘手爭端之一的人們都明白,緊張局勢大多具有周期性;他們同時懂得,鑒於驅動衝突的關鍵因素並未改變,加上各方也缺乏緩和矛盾、協商公平解決方案的共同政治意願,平靜期過後必將是狂風暴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