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簡體繁體
【熱點話題】:美國大選 中美關係 全球治理 氣候變化 脫鉤
中文英文中英對照

科技與資源共享應成為南海問題解決方案

2017-10-12
S1.jpg
(路透社)

在南海,當傳統外交與軍事選項窮盡之後,美國和國際社會應該鼓勵通過資源開發和科技解決方案解決中國與鄰國的領土爭端。着眼於資源開發和保護的科技外交將直接促進長期合作,推動信心建設和對未來資源共享的承諾。

中國當下的活動

中國當前在南海的活動未能維護國際環境政策以滿足生態要求,也未能維護和保護脆弱的受威脅或瀕危物種的生態系統。今年早些時候,北京中國外交學院的蘇浩教授在談到美國國務卿雷克斯·蒂勒森時明確表示,“中國不會調整在南海的政策,我們將繼續做符合國家利益以及自身邏輯的事情”。總之,中國將繼續改變其邊界,並以海洋環境和鄰國的主權要求為代價攫取資源以促進經濟發展和滿足人口增長需要。為獲得資源保障和進行擴張,中華人民共和國展開廣泛的海上活動:提出領土要求,興建人工島嶼和基礎設施,將聲索國置於潛在衝突之中,同時威脅並危害着海洋生物。美國及其盟國批評中國人只顧自身利益,認為中國的所作所為危害着全球貿易航道和全球秩序。但如何抑制中國的擴張,甚或減輕其政治與環境惡果呢?

南海的主要生態問題包括酸化、珊瑚礁破壞、生物多樣性威脅和魚類數量下降。由於南海魚獲為地區19億人提供蛋白質,因此加強漁業法規合作在中國與鄰國的多邊談判中至關重要。此外,“生物多樣性中心”有關到2050年30%-50%的物種將滅絕這樣的警告,應廣為宣傳並提交所有有關各方,以推動外交進程。

然而,中國的地區野心與積極而可持續的長期資源需求發展背道而馳。中國將需要更多的資源,它會為滿足國家利益進行擴張,一如兩個世紀前在西半球奉行“門羅主義”的美國。不過領土侵略或欺凌與獲取資源並不相同。一份聯合開發區(JDA)協定或積極的環境政策可以讓主權聲索國共享漁業和油氣資源,同時避免進一步危害海洋生物。

何為聯合開發區?

創建聯合開發區,專註於促進區域科技合作和資源開發合作,能在南海諸國之間建立信任,並讓中國思考更持久更可靠的促進經濟發展的方略。

為落實聯合開發區,科學家和工程師首先應報告南海已探明資源儲量,預測並列具潛在的未知儲量,向所有聲索國提供長期數據,以闡明協議的好處和可持續性。其次,所有有關各方應就消費需求和資源的前瞻性利益展開討論。第三,聯合開發區落實後,地區行為體應設置一個仲裁委員會審理未來可能的糾紛。

南海已探明原油儲量為110億桶,天然氣儲量190萬億立方英尺。作為第二大原油消費國,到2030年中國的消費量預計還要翻一番,因此它要通過海上生產實現供應多樣化。中國已經與鄰國特別是越南展開競爭,後者26%的原油供應量產自海上。越南和中國還在南海為漁業資源爭執不下,南海捕魚量佔到全球的1/10。越南報告說,從2005年到2012年,它共有63條漁船在爭議水域被中國人扣押。

在南海聲索國之間發起資源開發共享倡議的目的,就是通過建立對魚與油氣可用資源的共識與合作防止這類衝突的發生。資源協議將增進信任,使領土和領海主張的重要性下降,通過促進增加資源可用性抑制國內民族主義。然而中國消費需求的不斷增長,當前聲索國之間的互不信任,以及國內政治局勢,都威脅着成功的資源開發。有關聯合開發區的倡議要取得成功,就必須申明它對有關各方的好處,同時必須將科技外交納入其中。

何為科技外交?

按照美國科學促進協會(AAAS)的說法,科技外交是一種機制,用於在科技領域建立共同基礎及合作和夥伴關係,以期解決國家間其他非科技的外交政策問題。2016年7月12日,海牙常設仲裁法院在針對中國的有關南海主權主張的訴訟中作出有利於菲律賓的裁決,強調中國建造人工島嶼和基礎設施違反了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禍及脆弱的海洋生物。法院提及生態問題為科技外交提供了一個機會,同時也向中國表明國際機構不會無視環境的退化。

來自主要大國和聯合國這類有聲譽的組織的支持至少會促使中國為了政治形象和經濟形象對聯合科考加以考慮。上世紀70年代以來,環境工作組和科技性的聯合和平努力都曾以南海為目標項目,但最終未能解決更大的外交政策矛盾。不過,配合以科技為中心的資源開發項目倒更有可能取得成功。

公開討論,強化努力

一份雙管齊下專註於資源開發和環境保護的協議將確保南海緊張局勢大有改觀。由專業科學家和工程師提出的長短期資源報告會讓中國加入討論,從而使各方就地區資源的可持續性、消費需求、資源未來的利益分配舉行進一步談判。油氣資源、魚類資源和海洋生物數據採集完成後,科技外交將以其非政治化、數據驅動、高性價比的行為方式使外交努力得到鞏固,從而惠及當地居民、漁民和海洋資源作業工人。過去,航行自由行動和國際法院的判決都未能阻止中國在南海的侵略行為,現在該是資源專家和環保主義者引領外交努力促進中國與鄰國進行區域合作與協作的時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