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簡體繁體
【熱點話題】:中美關係 貿易戰 全球治理 COVID-19 氣候變化 脫鉤
中文英文中英對照

南海敘事的衝突

2018-01-02
S3.jpg

今年,關於南海的領土和海上主權爭端出現了兩套相互衝突的敘事。這種敘事上的衝突加劇了本已動蕩不安的地區形勢,爭端各方甚至都無法就問題的本質達成一致,更不用說提出有效方案解決爭端。

隨着事態以令人意外的走勢展開,一些東南亞主權聲索國,尤其是菲律賓,幾乎在一夜之間從一個陣營轉換到另一個陣營,它們開始提出一個日益傾向於中國的敘事,而這種敘事混淆了基本事實。結果是國際準則被侵蝕,而國際準則的存在正是為了遏制修正主義大國的擴張野心。

新南海爭端

南海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海路交通要道,今天,南海爭端不僅圍繞該地區的資源和領土,還圍繞誰應為海上緊張態勢的加劇負責。

一方面,美國和日本及其他一些主要西方盟友一直批評中國無視菲律賓在海牙國際仲裁庭取得的歷史性勝利,繼續在爭議地區進行造島活動。這些國家認為,通過單方面篡改基本事實、公然挑釁維護地區安全的國際法和國際準則,中國正在直接挑戰亞太“以規則為基礎的地區秩序”。

對於這些國家來說,通過部署先進的武器系統、修建最先進的飛機跑道、在公海人工島上擴充軍事人員,中國正在令南海爭端軍事化。它們擔憂,未來幾年中國將擁有把其他主權聲索國擠出爭端區域的必備能力,並在南海地區設置事實上的專屬區。

此外,美國與其主要地區盟友堅稱,菲律賓對中國提起的國際仲裁訴訟超越了涉事雙方,因為仲裁結果直接質疑了北京對南海盆地幾乎全部海域的主權聲索。因此,北京對仲裁結果的拒絕和不遵守是對《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基本框架的直接攻擊,而中國是該公約的簽約國之一(雖然由於參議院孤立主義議員的堅決反對,美國並未批准《聯合國海洋法公約》,但美國海軍依據國際慣例法一直遵守着該公約的相關條款)。

同時,日本和澳大利亞一直堅稱,海牙國際仲裁庭的判決是“終裁”且“具備法律約束力”,因此中國實際上成了國際罪犯。對於這兩個國家來說,解決南海爭端的唯一方法就是中國遵守國際法並採取“三不”做法:不在爭端地物進行造島活動,不將佔領地物軍事化,不以脅迫手段威脅其他較小主權聲索國。

新的大混戰

另一方面,北京則提出了一個完全相反的敘事,按照這套敘事,“南海爭端總體情況是積極的”。根據中方觀點,中國正在與包括菲律賓和越南等在內的其他聲索國共同努力,“維護南海地區的和平”。北京堅稱,緊張態勢的根源來自於“外部勢力”,通過加大軍事參與、哄騙並誘惑東南亞國家反對中國,這些外部勢力執意在該地區煽動緊張情緒。

長期以來,雖然很多東南亞國家不無道理地擔憂中美兩國在南海地區日益增強的對抗情緒,但中國一直都是這套(極其令人難以信服的、服務於自我利益的)敘事的唯一支持者。但今年以來,在總統羅德里戈·杜特爾特的領導下,菲律賓公開投向了中方陣營,堅稱南海地區情況穩定。令北京大為高興的是,這位菲律賓領導人公開宣稱,為換取加強與中國的經濟紐帶,菲律賓考慮將仲裁庭判決“擱置一旁”。

作為今年東南亞國家聯盟的輪值主席,杜特爾特拒絕在東盟峰會上提及南海仲裁結果,對南海爭端進行了低調處理,並否決了越南等其他主權聲索國提出的團結東盟挑戰中國的提案。杜特爾特政府還回絕了美國、澳大利亞和日本的呼籲,這些國家希望菲律賓向中國施壓,要求中國遵守國際仲裁庭判決。杜特爾特堅稱,是否決定在地區論壇上提出南海爭端議題是菲律賓作為一個主權國家的特權。今年年底,杜特爾特更是公開拒絕了美國和日本等非主權聲索國展開斡旋的建議,他堅稱“最好擱置”南海爭端。

相反,菲律賓及其他東南亞國家將籌碼壓在了“南海行為準則”談判上。然而,我們無法確保,圍繞南海行為準則展開的長達幾十年的談判是否最終能出台一份具有法律約束力的文件,來遏制中國的海上野心。

菲律賓領導下的東盟對中國種種行為的公然默許,令美國及其盟友備感挫敗,他們隨後開始押寶復活一度沉睡的四方安全對話機制,該機制包括美國、澳大利亞、日本和印度。考慮到這種語境,我們就不難理解為何美國在其外交語彙中開始越來越頻繁地使用“印度-太平洋”這一字眼兒。而這一說法也完美契合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與美國海軍太平洋司令部海軍上將哈里·哈里斯的外交措辭。這二人都強烈支持對中國在海上主權爭端上的咄咄逼人進行更強硬的反擊。

鑒於東盟在塑造地區安全框架上日益邊緣化的趨勢,各個大國已經開始加入這場大混戰。結果就是,地緣政治圖景變得更加動蕩不安,守成大國與修正主義大國在這裡直接碰撞,而非以雙方接受的規則遏制錯置的野心。這樣看來,南海爭端或許很快會進入一個更加危險的對抗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