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設計一支能打敗中國的美國艦隊2017-04-13
史蒂文·斯塔什維克(Steven Stashwick ) 紐約獨立作家和研究人士
華盛頓的戰略與預算評估中心(CSBA)發表題為《恢復美國海權——美國海軍新的艦隊結構》報告,概述了它認為要在一場可能的戰爭中打敗大國(中國和俄羅斯),美國海軍未來艦隊應該是什麼樣子。
- 警惕日本「攪局」南海2017-04-10
陳相秒(Chen Xiangmiao) 中國南海研究院助理研究員
日本雖非南海有關爭議當事國,但在南海卻有着非常重要的利益訴求。在可預見的未來一段時期內,日本對南海問題的介入在廣度和深度上都可能繼續加強。鑒此,中國與東盟國家應早做謀劃,維護好當下來之不易的逐步趨緩的向好局勢。
- 南海問題正在步入地緣政治競爭的時代2017-04-10
陳相秒(Chen Xiangmiao) 中國南海研究院助理研究員
南海問題正站在地緣政治競爭的十字路口。中美兩國除了建立海上危機管控機制之外,有必要在戰略層面就彼此在南海的長遠利益訴求保持溝通,並就彼此南海的政策行為建立對話機制。
- 朝核問題:開闢中美合作新境界2017-04-10
吳思科(Wu Sike) 中國全國政協外事委員會委員
朝鮮局勢一觸即發,朝核問題不可持續。如何確保高效解決朝美爭端機制的運行成為當務之急。
- 朝鮮:世界上最危險最無解的難題2017-04-05
凱瑞·布朗(Kerry Brown) 倫敦國王學院教授
當此全球混亂時代,始終佔據報紙頭條的不是英國脫歐、敘利亞內戰、俄羅斯的霸道抑或中國的南海角力,而是30歲出頭的共產黨狂熱崇拜式家族第三代傳人所領導的國家的行事乖張和邊緣政策。
- 防止網絡戰的規範性方法2017-03-27
約瑟夫·奈(Joseph S. Nye) 哈佛大學教授
制定一個全球性的網絡空間條約,目前在政治上是不可能的。對網絡戰進行規範性控制的更有效辦法,或許是確立一個禁忌,它不是針對武器,而是針對攻擊的目標。
- 中國的朝鮮半島和平之路2017-03-20
趙明昊(Zhao Minghao) 復旦大學美國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中國論壇特約專家
冷戰式安全集團重現東北亞,只會加劇地區的敵對。整個東北亞地區的戰略互不信任,只會使中美業已緊張的關係更加惡化。朝鮮半島爆發衝突的噩夢般前景,要求我們有更加冷靜的頭腦。
- 美中2017年軍費開支之比較2017-03-17
馬世琨(Ma Shikun) 人民日報高級記者
美國和中國2017年軍費開支預算分別增長10%和7%。中國當然清楚世界安全風險在增加,也深知軍事實力在國際競爭中的作用,但中國對安全的理解是多緯度全方位的,並非只盯着軍事領域,也不迷信軍事力量。
- 中國軍工產業發展與美國利益2017-03-15
理乍得·魏茨(Richard Weitz) 哈德遜研究所高級研究員
雖然中國經濟放緩,但中國政府的「中國製造2025」計劃卻打算到2025年耗資3000億美元,實現關鍵技術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的自給自足。眾所周知,美國對中國龐大軍力建設的規模與不透明深感不安,而最新的事態有可能導致特朗普政府不斷阻撓俄羅斯向中國轉讓軍工技術,同時維持歐盟對中國的武器禁運,以便美國的武器和其他出口產品在全球市場上更有競爭力。
- 「薩德」入韓 鐵幕升起2017-03-15
樊高月(Fan Gaoyue) 四川大學客座教授,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退役大校、前首席專家
物理上「薩德」是攔截來自北方的導彈襲擊,但寓意上它是阻撓「六方會談」國家合作的鐵幕,有害無益。
- 特朗普時代中美南海博弈將向何處去?2017-03-10
陳相秒(Chen Xiangmiao) 中國南海研究院助理研究員
在「美國優先」政策框架下,特朗普政府可能將南海問題作為與中國在人民幣匯率、貿易保護主義等更廣泛領域談判時「討價還價」的一枚棋子。在這種可能的「靈活、動態」南海政策框架下,中美南海博弈將呈現「震蕩」發展,其震蕩節奏取決於中美在其他領域的較量。
- 美國「定心丸」能讓盟國心定嗎?2017-03-07
吳正龍(Wu Zhenglong)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基金會高級研究員
第53屆慕安會是美歐彌合冷戰以來前所未有的嚴重分歧的一次重要機會,遺憾的是美國不但沒有增加歐美互信,反而強化了歐洲盟國對特朗普政府的疑慮和擔憂。
- 美國南海言行損害地區和平穩定2017-03-06
張欣波(Zhang Xinbo)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助理研究員
特朗普政府在南海問題上的言行明顯與中美髮展「建設性關係」不符,不利於雙方政府之間建立信任關係。特朗普政府不明朗甚至自相矛盾的言行也使美國的地區盟國和夥伴國難以適從。形勢不確定性的增加顯然無助於地區和平穩定。
- 「薩德」:美國的資產,樂天的問題?2017-03-03
許多(Xu Duo) 耶魯大學福克斯研究員
韓國樂天集團因向政府提供部署「薩德」系統的地塊,遭到中國政府和輿論的猛烈抨擊。如果任由目前事態發展下去,將形成中美韓三輸結果。三國均應反思自身做法。
- 為何要擔心中國軍事技術相對落後2017-03-03
弗朗茨•斯蒂芬•加迪(Franz-Stefan Gady) 《外交學者》副編輯
中國人民解放軍可能會變得比美軍強大,但並非出於人們所想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