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擴大合作,縮小分歧——為首輪中美外交安全對話點贊2017-06-29
陶文釗(Tao Wenzhao) 中國社會科學院榮譽學部委員、美國研究所研究員
中美首輪外交安全對話是落實兩國元首海湖莊園會晤共識的重要舉措,對其他三個內閣級別的對話、7月兩國元首在G20會議期間的會晤以及特朗普總統今年晚些時候的訪華具有重要意義。
- 朝韓及相關方應積極把握對話協商新機遇2017-06-22
吳思科(Wu Sike) 中國全國政協外事委員會委員
最近朝韓雙方釋放的積極信號給一段時間以來緊張的半島局勢帶來峰迴路轉的希望,朝韓及相關方應積極把握半島問題重回對話協商解決正軌的機遇,以「雙軌並行」創造半島和平新體制。
- 「想哭」勒索攻擊對中美網絡安全合作的啟示2017-06-20
李崢(Li Zheng)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美國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
「想哭」勒索攻擊事件給國際社會帶來了寶貴的啟示,澄清了一些國際互聯網合作的迷思。這些啟示也將給中美網絡安全合作帶來幫助。
- 美國南海政策是否已經成形?2017-06-19
張舒(Zhang Shu) 中國南海研究院助理研究員
從近期南海最新動向看,美國新政府南海政策正日趨成形。但南海問題不再是特朗普政府優先議題,「自由航行計劃」不會是美國南海政策或者亞太戰略的全部內容,中美關係仍在穩定發展的軌道上。
- 放心還是失望?2017-06-16
姚雲竹(Yao Yunzhu) 中國人民解放軍退役少將
儘管「再平衡」、「重返亞洲」這類標籤消失了,馬蒂斯的亞太政策聲明仍包括了奧巴馬政府的所有核心內容。政策延續固然有安撫作用,但如果該地區想尋找有創造性的新路徑維護和平與穩定,那一定會失望。
- 蔡英文執政一周年觀察2017-06-12
朱松嶺(Zhu Songling) 北京聯合大學台灣研究院教授
如果任由民進黨在未來一段時間繼續以民進黨政治定位轉變為法律定位為目標,任由它為此而繼續採取各種改變現狀的做法,未來的兩岸關係可能非常危險。
- 馬蒂斯為中國提供解決朝鮮問題合作機會2017-06-09
理乍得·魏茨(Richard Weitz) 哈德遜研究所高級研究員
利用香格里拉亞洲安全對話平台,美國國防部長詹姆斯·馬蒂斯在發言中批評了中國的一些行為,但也提供了在朝鮮問題上合作的選擇。他安撫盟國,重申同盟關係,並表達了為解決國際挑戰進行廣泛合作的立場。
- 美國與朝鮮走向衝突2017-06-09
霍華德·斯托弗(Howard Stoffer) 紐黑文大學國家安全部副教授
無所事事並不可取。像安理會6月2日的聯合國決議那樣採取有限步驟雖然值得歡迎,但仍缺少實質行動徹底扭轉半島安全形勢。失誤和災難一觸即發,而金正恩依然我行我素。
- 美國企業應如何解釋並影響中國新《網絡安全法》2017-06-06
羅吉爾•克里默斯(Rogier Creemers) 媒法與政策比較項目研究員
隨着中國新《網絡安全法》不可避免地即將生效,現在的主要問題是外國企業能夠做些什麼來適應或者減輕該法的影響。中國的政治計劃從各方面說都是自我生成的,這幾乎自動意味着與外國商業同行的接觸是受限的,或者是受控制的。外國企業必須明白這一點,以便定位自身對經濟發展進程的潛在貢獻,使其成為一個增長路徑。
- 一個溫和建議:承認朝鮮2017-06-02
彼得·穆迪(Peter Moody) 美國聖母大學教授
進步派人士文在寅當選韓國總統之後,現在正是恰當時機,去考慮是否應徹底反思美國的對朝政策。
- 擁有航母對中國意義何在?2017-06-01
周波(Zhou Bo) 清華大學戰略與安全研究中心研究員,中國國防部國際軍事合作辦公室安全合作中心前主任
海上貿易佔世界貿易的90%,因此像馬六甲海峽這樣的國際「咽喉」對中國這個世界最大貿易國來說至關重要。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並無野心控制這些海峽,但也不希望這些海峽被他人控制。中國航母在海外所帶來的心理效應有助於「不戰而屈人之兵」。
- 中國與「亞太穩定倡議」2017-06-01
孫韻(Yun Sun) 華盛頓史汀生中心高級研究員
崛起的中國和擁核的朝鮮這兩大安全擔憂促使五角大樓支持一項未來五年內投入75億美元以強化美國在亞太地區存在的計劃,但這是否符合特朗普政府更廣泛的政策和亞太軍事立場仍有待觀察。
- 美國政策缺失加重亞洲安全困境2017-06-01
安德魯·路德維格(Andrew Ludwig) 和平與衝突研究中心初級研究員
特朗普政府對亞洲的態度缺乏明確性與一致性,導致該地區陷入了安全困境。美國的行動與無所作為,為軍備競賽和更多的地區不穩定製造了空間。為消除眼下初見端倪的安全困境,美國必須着手實施連續性的接觸政策和明確的亞洲戰略。
- 摩蘇爾之後,「伊斯蘭國」何為?2017-05-19
王震(Wang Zhen) 上海社會科學院國際問題研究所研究員、中國中東學會常務理事
「伊斯蘭國」在摩蘇爾和拉卡的戰場失利,並不意味着其背後所代表的「聖戰」暴力運動的終結。它只是表明我們面臨的國際恐怖活動威脅和全球反恐戰爭正在進入一個新階段。
- 華盛頓的東亞盟國或可體會到安全依賴的危險代價2017-05-18
特德·蓋倫·卡彭特(Ted Galen Carpenter) 倫道夫·伯恩研究所高級研究員
雖然在安全上依賴美國有許多好處,但它也有消極一面,當盟國的基本防務要依靠美國時,它們就放棄了決策自主權。搭美國的安全順風車並不真的免費,事實上,繼續在安全上依賴美國的代價可能是毀滅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