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中美軍艦相撞2017-09-19
周波(Zhou Bo) 清華大學戰略與安全研究中心研究員,中國國防部國際軍事合作辦公室安全合作中心前主任
美國為了在西太平洋巡航,正消耗着不堪重負的海軍資源。這些巡航毫無意義,只會增加與中國海軍發生衝突的風險。
如何破解朝鮮難題2017-09-19
丹·斯坦伯克(Dan Steinbock) 全球諮詢機構DifferenceGroup創辦人
隨着美國在朝鮮半島政策策略的失敗,該地區蒙上了一層不詳陰影,同時也出現了和平的機會。
新美中軍事協定無法緩解任何危機2017-09-18
史蒂文·斯塔什維克(Steven Stashwick ) 紐約獨立作家和研究人士
弄清楚美國和中國新近簽署的溝通框架「不是」什麼很重要。它「不是」一個危機解決機制,雙方名義上已經存在一個類似機制。相反,這一溝通框架將在兩軍參謀人員之間建立一個對話機制,作為現存雙邊對話機制的補充。這種情況意味着,美國作為這些措施的發起者才是最擔心「誤判」或危機升級的一方。
- 俄印關係的新走向2017-09-15
張海祥(Zhang Haixiang) 中思研究所 (Sinothink Institute) 研究總監
在中印二國今年6至8月就洞朗邊界糾紛期間,印度與美國和日本在7月舉行了海軍演習,印美二國並將會在9月再次舉行軍事演習,而俄羅斯則宣布和印度將會在今年10月舉行軍事演習。從前蘇聯時代始,俄羅斯和印度的關係都一直保持緊密的發展,印度的常規軍備有6成從俄羅斯購入,俄羅斯更引薦印度成為「金磚國家組織」成員之一。但近年來通過日本的拉攏,印度跟美國和日本的關係「漸行漸近」。
「南海行為準則」緣何備受關注2017-09-15
羅亮(Luo Liang) 中國南海研究院助理研究員
為什麼要制定COC,它與DOC有何關係,它的性質是什麼?眼下當務之急是各方全面有效落實DOC框架下的務實合作,以合作促發展,為COC的最終制定創造必要條件和良好氛圍。
特朗普阿富汗新戰略具有新意2017-09-15
賀文萍(He Wenping) 察哈爾學會高級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西亞非洲研究所研究員
特朗普此次發佈的阿富汗新戰略儘管還有本文未及論述的其他內容,但僅就本文所列兩條方向性的戰略內容看,應當是有利於阿富汗反恐及安全局勢的穩定,也有利於中美兩國在阿富汗問題上的合作。
「交易商」特朗普名不符實2017-09-13
傑弗里•弗蘭克爾(Jeffrey Frankel) 哈佛大學肯尼迪政府學院教授
也許特朗普以為,他可以把在貿易上向中國發出威脅作為「討價還價籌碼」,以確保在對付朝鮮的時候得到中國的幫助。果真如此,那他算是誤入歧途。美國和韓國政府要準備承諾,如果中國對朝鮮實施強有力的經濟制裁併使之屈服,那麼最後結果既不會是美軍進入「三八線」以北,也不會是出現一個擁核的統一朝鮮。美國和韓國還應該準備暫停部署「薩德」,作為一種短期姿態,換取中國頒佈執行對朝鮮的全面制裁。
尋求共同安全,而不是絕對安全2017-09-05
金淳基(Samuel S. Kim) 哥倫比亞大學教授
為實行承認國家間相互關係與相互依賴的共同安全政策,華盛頓在核武器問題上必須後退一步,並對「按我說的做,別按我做的做」這一對外政策守則的道德與實踐意義進行重新評估。。
為什麼說與中國合作依然是朝鮮無核化的最佳選項2017-09-01
特洛伊·斯坦格隆(Troy Stangarone) 美國韓國經濟研究所高級主任
繼續推進過去兩年美國和中國就聯合國對朝制裁發展起來的合作關係是關鍵。但是,當前的制裁措施仍存在漏洞,如果朝鮮再次實施核試驗或彈道導彈試射,中國或許需要與美國合作填補這些漏洞。雖然聯合國安理會第2371號決議禁止朝鮮出口煤炭及其他礦產,但該決議僅對朝鮮海外勞工的數量設置了上限。
解決朝鮮問題需建立聯合陣線2017-09-01
陳東曉(Chen Dongxiao) 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院長
不斷升級的朝鮮危機意味着各方,包括中國和美國,必須加緊遏制平壤,並在這一問題上建立聯合陣線。
喜馬拉雅山足夠大,容得下中印兩國2017-08-29
王震(Wang Zhen) 上海社會科學院國際問題研究所研究員、中國中東學會常務理事
世界上並沒有通過阻止別國發展獲得安全的成功先例。無論是阻撓中國在洞朗地區築路,還是抵制「一帶一路」倡議,都不可能加快印度自身的發展。與其被動擔憂和防範中國崛起,不如儘快抓住中國發展帶來的機遇,積極地參與到中國的開放式合作倡議中去。
洞朗對峙印度錯在哪裡?2017-08-29
王世達(Wang Shida)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研究員
印度為了證明其非法進入洞朗地區而編造的借口根本站不住腳。印度不能也不應該低估中國維護領土主權的決心和能力,否則將面臨無法承受的後果。
重要的「一小步」2017-08-28
朱鋒(Zhu Feng) 南京大學國際關係研究院院長
框架協議的簽署雖然只是南海行為準則談判向前邁出的一小步,但實際上對中國與東盟關係具有重大意義。
特朗普的南海政策會比奧巴馬強硬嗎?2017-08-28
羅亮(Luo Liang) 中國南海研究院助理研究員
特朗普政府介入南海問題的執行「效率」顯然超過前任奧巴馬政府,顯示出特朗普作為一名成功商人直逐利益、講究效率的本質。中國政府應堅持在戰略層面上保持清晰的認識和定力,在戰術層面上形成常態化的應對方案,一定程度上「借勢發力」鞏固在南海的維權行為。
中國必須引領亞太地區和平2017-08-25
科林•摩西德(Colin Moreshead) 東京自由撰稿人
隨着朝鮮政權進行更先進的導彈試驗,美國及其盟友的譴責和武裝準備不斷升溫,中國必須引領各方走向和平了。通過專註達成核不擴散和地區穩定,習近平的國家可以帶領亞太地區遠離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