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簡體繁體
【熱點話題】:中美關係 貿易戰 全球治理 COVID-19 氣候變化 脫鉤
中文英文中英對照

中國必須引領亞太地區和平

2017-08-25
B1.jpg
2014年5月21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中)於中國東部上海舉行的亞洲相互協作與信任措施會議第四次峰會上發言。(新華社/龐新蕾)

隨着相關事態接二連三地發生,朝鮮核武器計劃佔據了全球新聞的頭版和中心。7月底,金正恩政權成功試射一枚洲際彈道導彈,分析人士認為其射程有可能到達紐約。同日,美國國防情報局官員的秘密評估認定,朝鮮最終製造出了通常搭載在導彈上的小型化彈頭,並且已經擁有多達60枚此類彈頭。這兩項披露都打破了專家們先前的共識,即朝鮮要掌握小型化和能夠打擊美國本土的導彈技術大約還需要一年時間。

緊張態勢在8月8日達到狂熱程度,當天特朗普總統宣布對美國的進一步威脅將“遭遇世界上從未見過的火力和憤怒”。幾小時後,朝鮮國家新聞社朝中社透露說朝方正在考慮打擊美國領土關島的計劃。關島有16.3萬人口和兩個美國軍事基地。在這種情況下,唯一確定的事情就是緩解緊張局勢的雙邊進程已經破裂,只靠這兩個國家的行動已經無法實現和平。

國際上對於金正恩拔劍出鞘反應迅速而果斷。聯合國安理會一致通過了讓朝鮮出口收入減少約三分之一的制裁措施。值得讚揚的是,北京保證它將遵守制裁。由於兩國間近乎獨有的貿易關係,這也將給中國帶來損害性影響。外交部長王毅談到這一問題時重申中國支持不擴散與區域穩定。

不擴散無疑是華盛頓和北京的共同目標,但兩國的地區穩定理想圖景截然不同。美國政府一向對平壤不信任,雖然金家三代已經證明他們在自我保護方面相當理性,但在使用武力上他們很少克制自己。華盛頓認為,朝鮮的核能力不僅威脅美國及其盟國的公民,也是維護專制政權的手段。而中國認為,朝鮮核計劃是對來自美國和地區鄰國的外部威脅的合理而必然的反應。

北京並不希望看到一個擁核的朝鮮,尤其是因為它會削弱中國對這個顯然不可靠的盟友的影響力。達特茅斯學院的珍妮弗·林德指出,對於一旦半島實現統一後如洪水般涌過非軍事區參與人道主義和維穩任務的軍隊,中國領導人無疑是感到擔心的。北京想保留目前的“三八線”緩衝區,不會冒失去它的危險。不過,雖然中國無法以一己之力控制住朝鮮,但它必須帶個頭。

重要的是,朝鮮使用的導彈部件似乎是通過中國公司或朝鮮在華控股公司獲得的。北京已開始打擊參與這些交易的公司和個人,但只有嚴格執行零容忍政策才有可減緩朝鮮武庫的擴張,並贏得聯合國夥伴的好感。正在進行的外交努力對防止局勢進一步惡化同樣是至關重要的。

韓國和日本政局的改變讓形勢變得複雜化。6月,韓國總統文在寅背離前任朴槿惠及其新國家黨的做法,暫停部署防禦朝鮮洲際彈道導彈的“薩德”導彈系統。7月28日事件發生後,文在寅才又傾向於進行更務實、更具防禦性的“薩德”部署。

日本出現的醜聞導致防衛大臣稻田朋美7月辭職,隨後安倍內閣洗牌。雖然重組標誌着安倍的政治資本削弱,但取代新手稻田朋美的是資深防衛大臣小野寺五典,他曾帶頭髮起運動呼籲授權日本軍隊對威脅國家安全的目標實施先發制人的打擊。小野寺五典重操舊職不會讓他放棄這一目標,也許只會提高公眾對日本單邊行動的支持度。

作為朝鮮的唯一盟友,中國在這種情況下的處境至少是吃力不討好。面對韓國和日本加強備戰應對朝鮮攻擊的決心,中國被抹黑成為金氏政權的可靠後盾。耶魯大學政治學家亞歷克斯·德布斯和努諾·蒙特羅在2016年出版的《核政治》一書中發現,當認為盟友太軟弱或不願共同抵制威脅時,不穩定的國家就會尋求發展核武器。為讓金正恩走到談判桌前,北京必須讓他相信來自日本和韓國的地區威脅是可控的,而美國也是願意後撤的。

就這方面來說,特朗普出任總統對中國是好壞參半。特朗普的所有咆哮都已證明他缺少具體的亞洲政策:對奧巴馬或布殊總統來說不可思議的選項恐怕都已經擺上檯面。舉個例子說,北京不應當再理所當然地以為現任總統會對完成假想的朝鮮統一或其後果進行強大的意識形態投資。一旦朝鮮的威脅解除,統一的朝鮮半島在政治上更靠近中國而不是日美似乎也不是沒有可能。

特朗普背離美國幾十年來的東亞安全政策讓美國外交官和美國的盟友錯愕不已,但它給中國領導人提供了表達關切的機會。北京聲稱沒有一個國家能夠獨自解決朝鮮核擴散問題,這是對的。不過作為與有關各方都保持着良好關係的唯一國家,中國必須用盡一切手段去實現那個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