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於構建中美新型大國關係問題2016-03-28
2016年3月19日,前國務委員戴秉國在釣魚台國賓館出席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16年年會,同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就避免「修昔底德陷阱」問題進行對話。
- 中國網民真希望特朗普獲勝?2016-03-25
馬世琨(Ma Shikun) 人民日報高級記者
中國網民熱議特朗普,更多是對美國對華態度的一種反應。他的所謂「粉絲」實際上是在釋放某種蘊藏深意的信號。
- 2016年中美合作日程表2016-03-23
吳建民(Wu Jianmin)(Wu Jianmin) 前外交學院院長
完成雙邊投資協定和確保今年晚些時候在杭州的G20峰會成功,將證明中美兩國關係中的合作遠超過摩擦,並推動世界和平與發展。
- 轉折時期的國際秩序2016-03-23
崔立如(Cui Liru)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前院長
中美在應對氣候變化和流行病等全球挑戰方面加強合作,取得了長足進展。雖然朝鮮和阿富汗的挑戰將考驗合作潛力,但這種競爭與合作的交織並進將是未來相當長時期內中美關係的新常態。
- 哪一個才是真的希拉里?2016-03-22
王嵎生(Wang Yusheng)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基金會執行主任
過去,希拉里曾公開駁斥所謂「中國威脅論」和「中美零和論」,認為中美應「同舟共濟」,攜手迎接挑戰。最近,她加大了對中國的批評,但繼續以積極方式與美國領導人相處符合中國的最大利益。
- 中國外交更加自信2016-03-18
蘇曉暉(Su Xiaohui)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國際戰略研究所副所長
中國日益強大,而且沒有成為麻煩製造者。中國外長坦誠的記者招待會體現了中國在國際舞台上的責任感。
- 與其高調門喊話,不如高級別溝通2016-03-17
沈丁立(Shen Dingli) 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教授
中美間的高層對話穩定了雙邊關係,使達成對朝鮮實施更嚴厲制裁協議成為可能,並為兩國領導人之間即將到來的會晤搭建了平台。
- 化解中美關係之「八論」2016-03-10
俞邃(Yu Sui) 中國當代世界研究中心教授
中美建交30多年來,雖然存在潛在衝突,但兩國是在平行的軌道上迅跑,互不相撞。
- 美國-東盟峰會:美國正在趕上中國?2016-03-09
盧西奧·布蘭科·皮特洛三世(Lucio Blanco Pitlo III) 菲律賓亞太協進會研究員
有鑒於其蓬勃發展的經濟、加速的一體化進程,以及安全環境面臨的不斷變化的挑戰,東盟註定將成為全球一個日益重要的地區。東盟人口超過美國和日本的總和,並且是重要的前沿市場。
- 中美在東南亞的互動將塑造新興地區秩序2016-03-07
何亞非(He Yafei) 前外交部副部長
東南亞和東亞要想打造一個良性架構——在此之下,所有國家都能尋求共同發展和繁榮——美國和中國,以及這兩個大國和東盟,就必須緊密合作。
- 科林斯式鷹派:修昔底德與「對抗中國」之爭2016-03-03
傑瑞德·麥金尼(Jared McKinney) 拉惹勒南國際關係學院博士研究生
今天的鷹派認為美國自甘退縮、順從和懦弱,認為中國冒然違反規則,並威脅着美國的領導地位。然而任何行動都可能是錯誤地假設了中國對榮譽、歷史和地緣的期望。
- 美國視角下的中日關係2016-02-26
劉軍紅(Liu Junhong)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研究員
美國推動的TPP削弱了中日建立更密切關係的潛在可能,使三國之間的關係失衡。中日的政策動向將對三國間的關係構成影響。為了地區和全球的穩定和發展,三國必須均衡處理它們之間的關係。
- 韓國核挑逗會否讓中美改變遊戲規則?2016-02-24
特德·蓋倫·卡彭特(Ted Galen Carpenter) 倫道夫·伯恩研究所高級研究員
當全世界把注意力集中在朝鮮的核試驗和衛星發射時,韓國同樣出現了與核問題相關的重要事態發展。近來的情況表明,韓國民眾和部分政界人士的耐心是有限的。
- 打造新的國際秩序2016-02-19
古德龍(Gudrun Wacker) 盤古智庫高級研究員
中國類似「一帶一路」的倡議主張具有開放性和靈活性,從一開始就沒有統一的規則與範式。對歐盟和歐洲國家來說,與中國合作面臨的主要挑戰之一,就來自於這種開放或不明確,及對中國在全球和地區層面使用不同規則的懷疑。
- 關於秩序的再構建2016-02-15
傅瑩(Fu Ying)
傅瑩在「加倍下注?中國與國際秩序(多個)」論壇上的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