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中亞與陰謀論2016-08-17
凱梅爾•托克托姆舍夫(Kemel Toktomushev) 中亞大學公共政策與管理研究院研究員
本土精英對中國外交政策的不理解以及中華帝國與中亞游牧部落歷史上的長期對峙,是中亞地區投機認知盛行的沃土。其結果是,中國的地區倡議總是籠罩着謠言和陰謀論。
「海上絲綢之路」的機遇與挑戰2016-08-15
盧西奧·布蘭科·皮特洛三世(Lucio Blanco Pitlo III) 菲律賓亞太協進會研究員
互聯互通是中國和東南亞的共同利益,「海上絲綢之路」正是為達成這一目標而不斷努力的體現。東南亞對中國周邊外交至關重要,因此對中國外交政策來說,管理與解決地區關切始終是一個挑戰。
- 美國大選無法預示未來美中關係2016-08-11
蒂莫西·韋伯斯特(Timothy Webster) 美國凱斯西儲大學副教授
蒂莫西·韋伯斯特教授不是把重點放在總統候選人的言論上,而是探究他們在各自職業生涯中針對中國和國際經濟的所作所為。無論誰在11月當選,下屆政府制定的對華政策極可能重在經濟交流、人員互往以及合作應對林林總總的全球性挑戰,儘管美國與中國在一系列問題上存在根本性分歧。
- 美國是南海仲裁大輸家2016-08-10
尹承德(Yin Chengde)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基金會研究員
美國導演的南海仲裁鬧劇,以蓄謀遏華始,以自辱自損終。面對客觀現實,美國對此應有所反思。仲裁事件再次證明,中美兩國「合則雙贏,斗則皆輸」。
南海爭議的出路:有關主權國家進行友好磋商和談判2016-08-10
鄭若驊(Teresa Cheng) 香港資深大律師
在南海問題上,有關主權國家直接通過磋商和談判解決分歧和衝突,將給當事國帶來雙贏局面。這種做法有助於維護地區和平,有助於促進符合有關國家和人民利益的穩定與繁榮。
- 面對美國壓力中俄需要結盟嗎?2016-07-29
鄭羽(Zheng Yu) 同濟大學全球治理與發展研究院高級研究員
當前中俄兩國面臨的安全威脅基本不需要通過大規模使用武力來解決。不結盟有利於中俄雙方保持相互平等相互尊重的夥伴關係,這有利於兩國保持實施各自政策的迴旋空間。
- 全球化面臨崩潰風險2016-07-29
斯蒂芬·羅奇(Stephen Roach) 耶魯大學高級研究員
特朗普崛起和英國「脫歐」的教訓是,雖然理論上看似精妙,但全球化在實踐中遭遇挫折。包括筆者在內的信奉自由貿易者必須認真對待刺耳的反全球化呼聲。
中國對南海裁決說「不」為什麼正確2016-07-28
吳士存(Wu Shicun) 中國南海研究院院長
沒有一個國家願意接受違背其意願的國際司法判決或仲裁裁決,尤其是這種裁決涉及重大政治問題和國家利益。因此,中國不接受第三方機制判定領土爭議、海洋劃界及其他相關問題,是完全正確的。
- 自由主義與例外論:改善美中關係的障礙和機遇2016-07-26
阿萊克·錢斯(Alek Chance) 中美研究中心研究員
一個顯而易見的危險是,美中兩國都堅信自己在推動雙贏國際秩序,同時懷疑對方搞「強權政治」。然而真正的問題,並不在於簡單選擇互惠互利還是實力政治,而在於哪種規則將主導後實力政治時代的秩序,以及它需要怎樣的權力架構支撐。為尋找融合路徑,美國和中國都有大量工作要做。
大國一向無視國際仲裁 中國同理2016-07-22
格雷厄姆·阿里森(Graham Allison) 哈佛大學學者
中國拒絕常設仲裁法院就南海問題所作裁決,美國及其盟友已展開批評攻勢。但事實上,國際法院只對小國有效。聯合國安理會五個常任理事國從未遵守過常設仲裁法院關於海洋法爭端的任何一項判決。因此,面對不利判決結果,北京會按大國的傳統行事方式來應對。
- 英國脫歐不會影響中歐合作2016-07-21
馮仲平(Feng Zhongping) 中國社會科學院歐洲研究所所長
中歐合作不會受到英國脫歐的影響,中方支持歐盟和歐洲一體化進程的政策不會改變。當前歐盟面臨的困難,讓中歐加強合作的必要性和緊迫性更加突出。
- 南海仲裁背後的霸權魅影2016-07-20
尹承德(Yin Chengde)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基金會研究員
仲裁裁決給南海局勢添亂,對中美關係造成了嚴重負面影響。這是一個沒有贏家只有輸家的裁決。事實證明,堅持中國和東盟主張,通過當事國雙邊談判協商解決分歧,是處理南海爭端惟一正確之道。
海牙判決或將開啟克制外交2016-07-20
薩賈德•阿什拉夫(Sajjad Ashraf) 新加坡國立大學前兼職教授
雖然海牙判決只涉及菲律賓和中國的爭執,但會促使其他國家提出同樣對抗中國「九段線」的主權要求,從而增加中國談判解決重疊主張的壓力,並限制中國的南海主張。為此,中國必須向東盟國家表達善意,消除它給人的霸權企圖印象。
菲律賓訴中國:海牙的悲劇2016-07-18
傑瑞德·麥金尼(Jared McKinney) 拉惹勒南國際關係學院博士研究生
海牙法庭本周宣布的裁決很可能成為現狀捍衛者的工具。事情將如何發展,取決於杜特爾特的處置,中國的外交智慧,以及美國的應對。如果中國和菲律賓無法達成妥協,那麼中國將對「法律」置之不理。
南海:現實主義與重新開始2016-07-18
丹·斯坦伯克(Dan Steinbock) 全球諮詢機構DifferenceGroup創辦人
南海仲裁案判決之後,該地區的不確定性和摩擦可能增加。但只有確保本地區的和平穩定,中國崛起和亞洲世紀才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