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簡體繁體
【熱點話題】:美國大選 中美關係 全球治理 氣候變化 脫鉤
中文英文中英對照

中國、中亞與陰謀論

2016-08-17

在中亞外交政策圈子中,流傳着一個形象的比喻:

一天外星人拜訪中亞某國總統,並許諾幫他實現一個願望。總統認為是天賜良機,他請求外星人把他送到未來,以便見證自己的改革成果。外星人滿足他的願望,把他帶到當地未來的市場。總統在食品攤前轉悠,發現所有商品都便宜。他感到自豪,但買麵包的時候被拒絕了,因為他付用當地錢付賬,而商品的標價全都是人民幣呢。

S3.jpg

這個故事反映出中亞國家領導層和民眾對中國及其地區政策的普遍感受,它說明,陰謀論敘事在中亞地區的政治話語中相當突出。如前所述,本土精英對中國外交政策目標的不理解以及中華帝國與中亞游牧部落歷史上的長期對峙,是投機認知盛行的沃土。其結果是,中國的地區倡議總是籠罩着謠言和陰謀論。一些人認為,北京企圖在經濟上征服中亞,將這一地區變為它的西部省;還有人覺得,中國實際上是通過染指基礎設施項目,來掠取中亞的自然資源;也有部分人擔心,中國覬覦中亞土地是為了解決自己的人口過剩問題。

實際上,雖然實證決策在發達國家已經成熟,但中亞國家尚未充分體驗在知情基礎上決策的好處。中亞學者和決策者秉持的主觀邏輯,或可歸因於該地區地緣政治心態佔主導地位這一冷戰遺產。中亞統治精英在共產主義階級鬥爭教條下長大,從前蘇聯繼承下來的體制認識,可以說明為什麼在這一地區主觀決策盛行。這種決策的依據是偏頗而未經檢驗的,其靈感通常來自地緣政治考慮、意識形態觀念甚至是單純的臆測。

這也難怪中國在地區越來越多的參與讓陰謀論泛起。陰謀論之說,指的是一個或一組代理人秘密策劃並執行一起重要事件(見約翰·希瑟肖2012年的《國父與蘇聯老大哥:後蘇聯時期中亞的陰謀論與政治思想》,載於《俄羅斯評論》第71期第4冊第610-629頁)。有關“國中國”和“外來威脅”的陰謀論,是包括中亞地區在內的前蘇聯勢力範圍流傳最廣的陰謀邏輯敘事。這個陰謀論中的“國中國”,是指國家內部事務,如統治家族的內部運作、安全保衛機構,或者是隻手遮天的總統家族。而“外來威脅”,指的是外部勢力對國內事務的干涉。正如約翰·希瑟肖2012年指出的,作為冷戰中常見的意識形態產物,中亞國家的陰謀論往往作為該地區的一種統治模式,使優勢順序合法化,使精英統治、族長政治和予取予奪的權力不斷被複制。換句話說,陰謀論是統治者為其行為或不作為進行辯護的理想工具。在政治層面強化陰謀論敘事,最大的可能,是因為中亞統治精英常常對中國在這一地區的外交政策目標疏於理解。

S4.jpg
陰謀論是統治者為其行為或不作為進行辯護的理想工具。

然而,中國方面的某些行為也助長了投機認知的盛行。例如,2009年2月13日維基解密披露,中國有可能迫使吉爾吉斯斯坦收回了其領土上的“瑪納斯”美國空軍基地。在與時任美國大使塔蒂亞娜·葛佛艾勒會面時,當時中國駐吉爾吉斯斯坦大使張延年否認了中國答應給吉政府30億美元財政援助以換取關閉“瑪納斯”空軍基地的說法。但葛佛艾勒後來表示,會談中,張延年這位老資格中國外交官“明顯心慌”,“一度忘了怎麼說俄語,並開始用中文喝斥一直沉默的助手”。而且,他那位沉默的助手“一反常態地”站出來,建議美國大使向吉政府提供50億美元,這樣就可以買斷中國和俄羅斯的影響。這類訊號未免再次引起人們推測中國的“真實”意圖,以及它在中亞草原所謂“新的大博弈”中所扮演的角色。

總的來說,斷言政治話語中的陰謀論為後蘇聯時期中亞國家所獨有是不準確的。登月、光明會、比爾德堡組織、新世界秩序等,都是影響全球公眾話語的陰謀論的組成部分。但陰謀論不應單從娛樂角度看,因為這些敘事往往扭曲即有問題的實際情況。就像一些人指出的,陰謀論無關真假,只關他們左右政治話語和政治實踐的權力(例見斯蒂芬妮·歐特曼和約翰·希瑟肖2012年的《後蘇聯時代陰謀論》,載於《俄羅斯評論》第71期第4冊第551-564頁;阿列克謝·尤爾恰克2006年的《一切都是永遠,直到永遠不再:蘇聯的最後一代》,普林斯頓大學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