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菲律賓所提南海仲裁案 仲裁庭的裁決沒有法律效力2016-06-17
中國國際法學會(The Chinese Society of International Law)
6月10日,中國國際法學會發表《菲律賓所提南海仲裁案仲裁庭的裁決沒有法律效力》一文。現將該文內容概要刊載如下:
- 南海仲裁案管轄權裁決能讓人信服嗎?2016-06-16
克里斯·霍默思雷(Chris Whomersley) 英國外交和聯邦事務部前副法律顧問
眾所周知,菲律賓在《聯合國海洋法公約》項下就南海問題對中國提起了仲裁程序。仲裁庭已就其對菲律賓所提訴求是否具有管轄權作出了裁定。仲裁庭裁定其對該案有管轄權,盡……
- 管理戰略競爭:中美關係新格局的挑戰2016-06-16
崔立如(Cui Liru)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前院長
中國正確地致力於和平發展道路,相信中國和美國可以在新的歷史背景培育出長期和平共存的國家關係。求同存異是兩國採取的行之有效的重要原則,未來也將繼續。
「英國退歐」以及英美中三角2016-06-14
丹·斯坦伯克(Dan Steinbock) 全球諮詢機構DifferenceGroup創辦人
英國準備就退出歐盟舉行全民公投。華盛頓和北京都希望倫敦留在歐盟內,但即使脫歐可能產生地區甚至全球性破壞,它們卻無法左右其結果。
- 美國對華深度戰略誤解2016-06-07
尹承德(Yin Chengde)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基金會研究員
中國沒有主導亞洲或世界的野心,華盛頓必須拒絕誤解中國的發展戰略和政策。兩國須驅散疑慮、加強溝通、深化互理解與互信,以建立以無對抗、無衝突和合作雙贏為特徵的新型大國關係。
杜特爾特:中菲關係的遊戲規則改變者?2016-05-31
羅梅爾•班樂義(Rommel C. Banlaoi) 菲律賓和平、暴力與恐怖主義研究所執行主任
杜特爾特在大選中的出色表現似乎意味着,菲律賓人支持其在南海問題和菲中關係方面的新思路。但如果和中國的雙邊會談未能取得成果,菲律賓人民,尤其是那些在領海糾紛中深受其害的菲律賓漁民未能獲得好處,杜特爾特很可能將把利用仲裁結果視為其第二選項。
- 美國在南海:以美國國際法對抗國際社會國際法2016-05-27
田士臣(Tian Shichen) 經士智庫創始人兼國際軍事行動法研究中心主任、中國論壇特約專家
表面上看,美國的「航行自由計劃」行動是為了給它的海空軍提供最大靈活性和機動性。實質上,這類明顯具有挑釁性質的行動是意欲通過霸權擴張,建立一個凌駕於世界海洋法律秩序之上的由美國主導的海洋法律秩序。
- 廣島:一段歷史,兩種記憶2016-05-25
許多(Xu Duo) 耶魯大學福克斯研究員
在訪問廣島前一周,美國總統奧巴馬對日本NHK電視台表示,他訪問的目的不是重溫歷史,而是強調和平和無核世界的重要性。雖然訪問廣島的公開信號是無核化,但其未明言的意義更為重要。
香港中美交流基金會搭橋,中國副外長同外媒談南海問題2016-05-25
劉振民(Liu Zhenmin) 外交部副部長
2016年5月19日,外交部副部長劉振民會見由美國《新聞周刊》資深作家布羅德、《芝加哥論壇報》副總編肯普夫、《洛杉磯時報》社論版副總編希利等組成的美國媒體代表團。劉……
- 杜特爾特總統為何擯棄美國推動的緊張戰略2016-05-20
丹·斯坦伯克(Dan Steinbock) 全球諮詢機構DifferenceGroup創辦人
儘管西方媒體擔心下一任菲律賓總統會是一個「強人」,但在一場投票率高達82%的選舉中杜特爾特拿下了多數選票。歷史上第一次,菲律賓將迎來一位自稱為社會主義者的總統,而他希望在美國的安全保障和中國的經濟合作間保持平衡。
- 為何中國寧選鷹派不選炮筒?2016-05-18
科林•摩西德(Colin Moreshead) 東京自由撰稿人
中國媒體已經在討論民主黨的希拉里與共和黨的特朗普之爭的本質。對中國政界人士來說,相對於特朗普的我行我素,更好的選擇無疑是希拉里——一位能保持當前雙邊外交對話基調、行為可以預見的老相識。
菲律賓新總統:和解與仲裁更在意哪個?2016-05-17
羅梅爾•班樂義(Rommel C. Banlaoi) 菲律賓和平、暴力與恐怖主義研究所執行主任
杜特爾特雖然重視菲美長期存在的安全聯盟,但他似乎更熱衷於修復已經受損的菲中政治關係。羅梅爾•班樂義警告說,過度遷就中國有可能破壞菲美長期聯盟。
- 對奧巴馬的一點期盼2016-05-16
俞邃(Yu Sui) 中國當代世界研究中心教授
奧巴馬總統卸任之前,在推進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的中美構建新型大國關係方面仍大有可為,而且人們有理由對此抱以期待。
堅持不懈:維護中美關係發展勢頭2016-05-13
董建華(Tung Chee Hwa) 中美交流基金會主席
中美關係是當今世界上最重要的國際關係,繼續培育這種關係非常重要。為了不斷改善中美關係,雙方需要更加努力地彼此了解。
- 美國與亞太:平衡還是制衡?2016-05-12
吳思科(Wu Sike) 中國全國政協外事委員會委員
如果美國依舊以冷戰思維扮演地區制衡者,勢必導致世界多個地區的失衡,而美國也將一而再、再而三地走進自己設計的霸權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