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須積極勸說菲律賓與中國對話2016-07-15
董建華(Tung Chee Hwa) 中美交流基金會主席
海牙常設仲裁法庭7月12日作出的決定只會讓南海緊張局勢升級,讓和平解決變得更加困難。解決問題的最好辦法,是美國積極勸說菲律賓政府與中國政府對話。良好的中美關係對世界和平與繁榮至關重要,對於雙方在南海的分歧,必須儘快進行反思並重新審視。
- 菲律賓南海仲裁案背後的真相2016-07-14
何亞非(He Yafei) 前外交部副部長
美國把南海問題地緣政治化,使地區安全形勢進一步複雜,並為和平解決爭端設置了更多障礙。菲律賓新總統發表的講話中談及恢復就南海群島問題進行對話與談判的可能,這是非常值得歡迎的進展。
- 特朗普會否揚棄美國在亞太的「帝國視角」2016-07-14
克利福德·克雷柯夫(Clifford Kiracofe) 前美國參議院外交委員會高級職員
帝國視角是霸權式思考,強調軍事力量。共和視角是多極思考,強調民主。兩種觀點在民主黨、共和黨內部都很活躍,但帝國視角仍佔據主導地位。特朗普如果當選,是否意味着「重返亞太」政策還會延續?
- 朝鮮半島:多重壓力與戰略平衡2016-07-13
時殷弘(Shi Yinhong)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
中國在朝鮮和朝鮮半島問題上有六項經久的核心利益或重大利害,它們一直存在互相摩擦或抵牾,但不能揚此抑彼,更不能取此舍彼。
- 冷靜面對美國戰略焦慮2016-07-13
何亞非(He Yafei) 前外交部副部長
兩國在「不對抗、不衝突,相互尊重,合作共贏」原則基礎上認真建設習近平主席提出的新型大國關係,將極大地有助於減少美國因為中國崛起而產生的戰略焦慮。
南海:中國應有的眼界和反思2016-07-12
時殷弘(Shi Yinhong)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
應將南海問題置於中國戰略大局中考慮。南海問題的總原則也應該是中國的戰略原則,即維權維穩原則。需要防止中美戰略性競爭和對立進一步加劇,也需要繼續把改善中國與東南亞國家關係作為外交政策的重要組成部分。
- 從普京訪華看中俄關係2016-07-07
鄭羽(Zheng Yu) 同濟大學全球治理與發展研究院高級研究員
普京政府目前內外處境艱難,普京此次訪華有聯合中國對抗來自美國的壓力、尋求更多經濟合作等多重目的。雖然中國國內有觀點主張對俄經濟援助要謹慎,但中國的援助既是經濟投資,也是政治投資。
- 南海仲裁及杜特爾特執政後的中菲關係2016-07-07
羅梅爾•班樂義(Rommel C. Banlaoi) 菲律賓和平、暴力與恐怖主義研究所執行主任
即使仲裁宣判之後,菲律賓新政府也認真地願意與中國進行對話,以和平管控南海爭端。但如果中國以菲律賓安全為代價,作出過激反應,杜特爾特政府將別無選擇,只能屈服於其他大國的壓力。
- 構建中美新型大國關係需要更多「鴿派」2016-07-06
賀文萍(He Wenping) 察哈爾學會高級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西亞非洲研究所研究員
和平與發展時代需要「鴿派」守護,構建中美新型大國關係需要兩國更多的「鴿派」不斷呼籲,使兩國關係更多地回歸理性,以保證中美兩國核心利益不被輕言戰爭的「鷹派」綁架。
分裂的歐洲是否對中國有利2016-06-30
喬納森·霍斯拉格(Jonathan Holslag) 布魯塞爾自由大學教授
中國與英國關係緊密,尤其經濟方面,但中國也許得尋找一個新的首選夥伴。歐洲處在十字路口:對中國不公平競爭的不滿會否催生更有保護色彩的貿易政策,歐盟委員會是否給中國市場經濟地位,歐洲各國貿易立場不一是否會加強中國的地緣政治地位,所有這些都要走着瞧。
- 脫歐對英國和歐盟意味着什麼2016-06-30
馮仲平(Feng Zhongping) 中國社會科學院歐洲研究所所長
英國脫歐是對歐洲一體化的一次重大打擊,對英國自身內外形勢產生的影響最大,同時也將進一步刺激其他歐盟國家的疑歐、反歐力量,加大歐盟的離心力。歐盟下一步將對英國脫歐如何回應值得關注。
- 中美可藉助東亞峰會推進在亞太地區的良性互動2016-06-29
翟崑(Zhai Kun) 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
冷戰結束25周年之際,中美可聚焦東亞峰會彌合分歧,創造合作點,同東盟各方依託東亞峰會推進內外各種力量之間更加長久、廣泛和深入的良性互動,推動亞太地區向大和局方向發展。
英國退歐:去全球化浪潮第一波2016-06-29
何亞非(He Yafei) 前外交部副部長
雖然中國股市和人民幣匯率受到衝擊,但這明顯是對英國出人意料投票脫離歐盟的反應。英國退歐運動的成功會使民粹主義升溫,但它的長期全球性影響要到若干年後才能變得清晰。
- 中美共同打造的外交資產2016-06-21
吳正龍(Wu Zhenglong)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基金會高級研究員
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為構建不衝突、不對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贏的新型大國關係提供了重要的機制保證。它是雙方共同打造的寶貴外交「資產」,值得珍惜和呵護。
北京如何應對美國戰略優勢2016-06-21
特德·蓋倫·卡彭特(Ted Galen Carpenter) 倫道夫·伯恩研究所高級研究員
美國強化與東亞和太平洋國家雙邊安全聯盟,為中國懷疑美國針對中國經濟與軍事力量崛起實施遏制政策提供了佐證。不過,中國也可許會着眼拉丁美洲,來抵消美國在亞洲保持優勢的企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