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與東盟在萬象「軟着陸」2016-10-03
駱永昆(Luo Yongkun)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副研究員
日前中國與東盟在萬象領導人會議上成功避開被輿論熱炒的南海問題,就雙方未來關係發展達成重要共識。中國與東盟關係成功軟着陸,主要原因是雙方始終倡導和諧共贏,雙方關係進入了穩定的成熟期。
- 加中引渡條約未必是壞事2016-09-29
休·斯蒂芬斯(Hugh Stephens) 加拿大亞太基金會高級研究員
加拿大與中國達成引渡協議,那將有助於推動中國向國際司法標準靠攏,消弭兩國潛在的麻煩,推動加中關係在其他領域向前發展。
- 南海戰略的認知與錯誤認知2016-09-26
瑞傑龍(Aaron Jed Rabena) 菲律賓外交關係委員會研究員
作者闡述了中菲兩國對對方南海意圖的誤解,認為雙方應以更開放心態理解對方的行為,尤其要承諾不將爭議地區軍事化,避免使用對抗性言辭,不在公開場合踩對方紅線讓對方丟面子。兩國可以利用現有正式或非正式雙邊機制,建立海上安全框架。
- 中國和美國:領導世界的兩種風格2016-09-26
顧屏山(George Koo) 新美國媒體董事
9月的全球峰會目睹了美國和中國同意遵守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巴黎協定,這是鼓勵其他國家跟進的有影響力的重要步驟。但在其他問題上,兩國卻截然不同。
- 中美關係進入一個「新常態」2016-09-19
王緝思(Wang Jisi) 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國際戰略研究院創始院長
中美關係進入合作與競爭同時增強、國內因素對兩國外交影響更大的「新常態」,但還談不上進入「摩擦從量變到質變的轉折點」。把自己國內事情做得更好,讓人民更滿意,是中美之間最有意義的競爭。
- 南海爭端:世界權力的濫用2016-09-15
曹贊文(Don M. Tow) 二戰亞洲史實維護會新澤西分會會長
仲裁庭對南海問題的判決被美國主流媒體誤解了嗎?曹贊文先生探討了常設仲裁法院的合法性及事件背後的地緣政治動機,認為美國應為引發不必要的對華衝突、破壞亞洲與世界的和平穩定負責。
- 卡里莫夫去世可能重塑中俄關係2016-09-15
理乍得·魏茨(Richard Weitz) 哈德遜研究所高級研究員
儘管中俄多年來在本地區保持着即使不算親密也算和睦的夥伴關係,烏茲別克斯坦總統卡里莫夫的去世仍可能使兩國在中亞的關係出現重大變化。到目前為止,中俄都認為莫斯科是主要外部勢力,負責確保烏茲別克斯坦以不威脅地區安全的方式完成政治過渡。然而,如果中亞的不穩定和恐怖主義加劇,而俄羅斯失去對局勢的控制,北京就會有在中亞地區承擔更多安全責任的壓力。
- 中美軍事關係「新常態」2016-09-12
姚雲竹(Yao Yunzhu) 中國人民解放軍退役少將
中美軍事關係已超越傳統兩國邊界,走向地區乃至全球領域。儘管中國與鄰國(其中一些是美國盟友)的雙邊糾紛導致中美之間出現新摩擦,但隨着中國軍事影響力擴大到全球,它發現自己有更多機會與美國對手合作。
- 是結束還是開始?2016-09-09
沈丁立(Shen Dingli) 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教授
隨着奧巴馬任期結束,中美夥伴關係變得愈加複雜。北京和華盛頓將在全球事務尤其是非傳統安全領域進行更多合作,同時會加緊爭奪戰略領域和地區的領導權。但是,打造一個可預期的、建設性的未來仍然有望。
- 中俄南海聯合軍演有感2016-09-08
俞邃(Yu Sui) 中國當代世界研究中心教授
海上聯合軍演說明中俄全面戰略夥伴關係不斷深化。聯合軍演既是國際上的普遍做法,也會對企圖侵犯中國主權安全的外部勢力起到必要的威懾作用。中俄聯合軍演不代表中俄準備結盟,但它值得美國和南海某些國家反思。
- 美國對華政策及對盟國的影響2016-09-07
齊妮亞·維科特(Xenia Wickett) 英國皇家國際事務研究所學者
美中關係可能是下任美國總統需要處理的最重要關係。希拉里當選將在很大程度上保留傳統對華「對沖與接觸」政策,而亞洲國家不會感到驚奇。特朗普當選看似對中國更有利,在安全問題上讓中國有更多迴旋餘地,但他會給不確定的中國經濟帶來額外的不可測因素,這對於中國或習近平主席來說不是好事。
- 緬甸、中國、美國應建立三邊良性互動關係2016-09-06
宋清潤(Song Qingrun)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副研究員
緬中美三國應合作推動緬甸民主轉型與穩定發展,把三國合作的「蛋糕」做大,最終讓每個國家都從三邊友好合作中分享到更多利益。三國合作方嚮應是規避美中在緬甸可能發生的戰略「衝撞」,良性互動,共同合作,形成發展利益共享、合作風險共擔的局面。
- 區域國家就南海問題開始和解2016-09-05
薩賈德•阿什拉夫(Sajjad Ashraf) 新加坡國立大學前兼職教授
美國呼籲遵守依據《聯合國海洋法公約》所作裁決,實則是為激化情緒,但糾紛雙方菲律賓和中國的反應都未按預期發展。相反,雙方都選擇「戰略克制」,並選擇通過對話來達成共識。
- 韓國「薩德」之辯與中美對抗2016-09-02
達西·卓特(Darcie Draudt)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政治學博士生
韓國今年7月初決定允許美國部署「末段高空區域防禦系統(薩德)」。這一問題的核心是,對於如何看待韓國的作用和關乎朝鮮半島安全與穩定的決定,中美之間存在分歧。
- 安倍這次需認真對待首腦會談2016-09-02
劉軍紅(Liu Junhong)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研究員
當前多種地緣政治風險迫在眉睫,經濟增長的不確定性令日本經濟充滿風險。安倍應腳踏實地,正確判斷形勢,嚴肅認真地與中國展開經濟、安全兩條線上的合作。如此中日關係才能發揮有利於地區和平、穩定、發展的關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