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南亞盟友改變隊形2016-12-14
薩賈德•阿什拉夫(Sajjad Ashraf) 新加坡國立大學前兼職教授
當選總統特朗普宣布美國將退出跨太平洋夥伴關係(TPP),從而令協議胎死腹中。對那些加入美國主導協議的東南亞國家來說,這是它們反思自己政策選擇的時刻,而這使它們投向更穩定的中國,而非不靠譜的美國。
- 特朗普的蠢招:把亞洲經濟領導權讓給中國2016-12-14
道格·班多(Doug Bandow) 卡托研究所高級研究員
當選總統唐納德·特朗普對國際貿易的攻擊,尤其是打算退出TPP,將使中國掌握亞洲經濟領導權,阻礙「讓美國再次偉大」目標的實現。
特朗普的"學習曲線"也許很長2016-12-13
王文峰(Wang Wenfeng)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教授
政策比總統任期更長久,因為事關美國自身利益。特朗普的個人風格證明,它對吸引今年勝選所需的選民十分有效,但入主白宮後再想藉此吸引全世界,就不那麼管用了。我們必須期望他把握國際關係微妙之處的速度比他隨性風格所預示的要快。
龜與兔:特朗普政府在亞洲的警示2016-12-13
伊麗莎白·史密特(Beth Smits)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博士生
隨着當選總統特朗普對美中關係出言不遜並採取有象徵意義的行動,或許一些民間故事能啟發人們去如何思考明智的政策行為。
- 南海:中美之間最大的戰略誤解2016-12-09
鄭羽(Zheng Yu) 同濟大學全球治理與發展研究院高級研究員
中國在南沙諸島的填海造島行為,意圖並非控制南海的國際貿易通道,更不是要建立中國在該地區的霸權。美國對中國南海行為的阻止與反對,源自於沒有邏輯基礎的誤判。
- 習近平APEC演講為世界發展指明方向2016-12-09
陳向陽(Chen Xiangyang) 現代院世界政治所所長
美國等西方大國政治轉向使得中國機遇與挑戰並存。習近平在APEC工商領導人峰會的主旨演講,在開放還是封閉、進步還是退步、堅持還是反對全球化等問題上發聲,為世界發展指明方向。
- 美國不必顧慮中俄接近2016-12-07
俞邃(Yu Sui) 中國當代世界研究中心教授
當今美中俄三家的關係,對世界局勢的影響舉足輕重。三方應該也可以形成一種最佳結合狀態,本着合作共贏原則,相互尊重,彼此借重,推進世界經濟良性循環,合力應對各種自然災害,攜手打擊公敵恐怖主義,建立和維護公正合理的國際秩序。
- 特朗普對華政策預測2016-12-07
陶文釗(Tao Wenzhao) 中國社會科學院榮譽學部委員、美國研究所研究員
現在是美國過渡時期。在選舉中,為贏得選票,特朗普發表了一些極端言論,許下一些明顯做不到的承諾。及至當政,他必須面對現實。中美兩國互有需要,合則兩利,斗則兩傷,合作仍將是兩國關係的主流。
- 北京面臨的最好局面2016-12-07
科林•摩西德(Colin Moreshead) 東京自由撰稿人
唐納德·特朗普出任總統,將重置美國在亞洲的存在,並在該地區為中國提供意外軍事與經濟機遇。中國領導人必須分清目標的輕重緩急,避免與鄰國疏遠。不過,在特朗普選定內閣並與內閣成員打交道之前,中方無法預期未來幾年美國的走向。
- 特朗普在亞洲的挑戰2016-12-05
理乍得·加瓦德·海德林(Richard Javad Heydarian) 菲律賓理工大學地緣政治學教席主持
無疑,鑒於特朗普喜歡政策上模稜兩可,並時常自相矛盾,現在預測他掌權後實際政策的準確走向為時尚早。TPP這類協議正懸在空中, 中國在新一屆政府上台後也有機會。對特朗普的個性、判斷力、經驗以及全球秩序承諾的懷疑,促使越來越多亞洲國家為討好北京重新考慮與華盛頓的關係。特朗普政權面臨的巨大挑戰是安撫地區盟友,保證美國繼續維護和提供該地區的國際公益,給予盟國堅定支持,並加強與亞洲的經濟合作。
- 「特朗普震驚」與轉變中的美國外交2016-12-05
崔立如(Cui Liru)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前院長
所謂「特朗普震驚」,在很大程度上更是主流政治勢力和社會精英的恐慌。在這場政治大地震中,必有一些老舊脆弱的東西被摧毀,被新的東西取代,而那些堅固的東西會保留下來繼續發揮作用。
傅瑩:外交所面對的不應是帶面具的國家2016-12-02
傅瑩(Fu Ying)
中美兩國經過多年交往已經建立起強有力的合作關係,但是兩國之間的氣氛並不總是很好,我在與各行各業美國人交往中,常常為兩個大國之間在許多方面存在的不了解和誤解而感到詫異。據說,原因之一是有不少美國人認為中國的政治制度不對,總覺得應該朝他們期望的方向改變,而當這種改變沒有發生時就非常失望。
警惕特朗普「新實用主義」外交2016-11-30
朱鋒(Zhu Feng) 南京大學國際關係研究院院長
特朗普的外交政策將是以美國為中心的「新實用主義」政策。他可能拋棄TPP,但會着力在外貿、商業和金融方面強調美國市場原則和標準。同時特朗普政府有可能大力增加軍費,在中東和歐洲問題上選擇與俄羅斯合作,並繼續將全球軍事部署重點向亞太地區轉移。
- 特朗普時代的美國對亞洲關係2016-11-30
蘇拉布·古普塔(Sourabh Gupta) 美國中美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
唐納德·特朗普對憤憤不平的白人選民的一味迎合,以及他由來已久(不那麼被人注意)的反貿易思想,將影響到美國的對華政策。當一個在幻滅的、藍領的本土主義下分崩離析的政黨仍然綁定並決心滿足其1%支持者利益的時候(包括即將來臨的特朗普執政),美國政治必將進入一個大動蕩時期。
- 美國沒有能力以軍事手段阻止中國國際行為2016-11-28
鄭羽(Zheng Yu) 同濟大學全球治理與發展研究院高級研究員
2016年夏季中美兩國海軍編隊在南海出現了劍拔弩張的軍事對峙,但7月12日仲裁案結果公布後,美國並沒有像菲律賓海演習所暗示的那樣不惜以武力捍衛仲裁結果,這說明美國決策者並不認為美國有能力以武力改變或者阻止中國的國際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