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簡體繁體
【熱點話題】:中美關係 貿易戰 全球治理 COVID-19 氣候變化 脫鉤
中文英文中英對照
  • 鄭羽 同濟大學全球治理與發展研究院高級研究員

南海:中美之間最大的戰略誤解

2016-12-09

近年來中美兩國之間的南海之爭有愈演愈烈之勢,雙方在2016年夏季達到了準軍事對抗的程度,極大地破壞了雙方關係的全局,延緩和削弱了雙方在一系列迫切問題上的合作,惡化了西太平洋地區和東北亞地區的局勢,使近年來危機頻頻的國際社會更加動蕩不安。一個令人苦笑的現象是,一直聲稱對南海島嶼爭端不持立場的太平洋東岸國家,卻在西太平洋海域與中國進行了一場空前激烈的外交與軍事博弈。在筆者看來,中美之間的南海之爭,或者說美國對中國南海行為的阻止與反對,根基於一個沒有邏輯基礎的誤判,同時,它也可能是用來粉飾美國戰略重心東移必要性的偽命題。這個誤判就是中國在南沙諸島的填海造島行為,意圖在於控制南海的國際貿易通道,並以此建立中國在該地區的霸權。本文將從以下幾個方面論證這一判斷並無事實和邏輯根據。

S1.jpg

其一,誤將中國的領土主權訴求認定為霸權訴求。眾所周知,1949年以來,新中國面臨著與周邊諸多國家的領土糾紛。這些歷史遺留問題是由於軟弱的清朝政府和辛亥革命後的內憂外患導致不斷喪失領土主權而積累起來的。這些糾紛的一個共同特點是,幾乎所有爭議領土都處於對方實際控制之下。近70年來,無論是在20世紀80年代以前經濟和軍事實力相對貧弱的時期,還是軍事力量有了快速發展的21世紀,中國政府都基本沒有用或者試圖用武力解決領土爭端,特別是20世紀90 年代以來,中國沒有與任何一個鄰國因為領土問題而發生軍事衝突,更談不上首先採用軍事手段解決分歧。隨着中國與大多數鄰國陸路領土爭端問題的解決(印度除外),以及中國對海洋資源需求的不斷擴大,21世紀以來,中國開始着手解決與鄰國的海洋領土爭端問題。中國政府一邊與有關國家進行磋商與談判,一邊在本國實際控制的島礁開始必要的軍事和民用設施建設。這些設施也能為國際貿易航道的安全提供保障。一個在理論上倡導並且在實踐中堅持用和平談判方式解決爭端的國家,一個已經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面對幾個比自己弱小得多的國家始終不肯動用武力解決爭端的國家,更談不上通過控制海洋通道謀求地區霸權。

S2.jpg

第二,中國實際上無法通過控制南海地區來控制西太平洋地區國際貿易通道。即使假設中國真的試圖通過南海諸島礁來控制該地區的海洋貿易通道,實際上也無法達到目的。這是因為,即便中國能夠有效控制南沙群島,並在此建立航母基地和空軍基地,仍然無法以此為前沿基地有效控制馬六甲海峽和擬開鑿的泰國克拉地峽海域,因為此海域距離南沙群島1500公里左右,距離中國大陸4000公里左右,在可以預見的將來,中國都沒有足夠數量的航母編隊和遠程航空兵來控制上述海上樞紐。在中國封鎖南海通道的情況下,很有可能在馬六甲海峽地區被反控制,中國70%的對外貿易和石油進口何以為繼?如果說美國沒有能力用武力有效阻止中國在南沙群島維護主權、填海造島的行為,那麼,在馬六甲海域中國也沒有能力在戰爭狀態下保證本國商船的航行安全。在中國只有一支航母編隊,美國具有11支航母編隊的情況下,揣測中國謀求遠洋霸權,令人難以置信。

最後,中國沒有能力通過陸路通道的開闢完全取代對西太平洋海上通道的依賴。在可以預見的將來,中國通過南海控制整個西太平洋海上通道的前提只有一個,那就是中國自己完全擺脫對西太平洋海上通道的依賴。很明顯,這根本無法做到。目前,中國與巴基斯坦合作建成的瓜達爾港已開始使用,中國正在籌劃建設連接該港口與中國西部城市喀什的長達2000公里的鐵路。很顯然,在這一條國際運輸通道全部建成後,即使撇開面臨的各種安全風險不談,它只是對中國西部的開發具有重要意義,不能滿足中國東部沿海地區龐大的進出口貿易運輸需求。因此,對於一個有近14億人口,經濟發展對外貿易依存度很高的國家,西太平洋地區海上通道的安全首先對中國具有生死攸關利益。很顯然,中國在西太平洋地區控制海上通道謀求霸權的國際行為,會造成地區局勢的動蕩,危及自己國際運輸線的安全。

化解中美兩國之間的戰略互疑和戰略誤解,在戰略磋商中達成戰略諒解和利益協調,不僅能夠造福兩國人民,而且對於面臨諸多共同挑戰和危機的國際社會都是一個巨大的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