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美國和阿富汗戰爭:遊戲變了?2017-01-13
理乍得·魏茨(Richard Weitz) 哈德遜研究所高級研究員
今年,中美在阿富汗和中亞的互動可能會發生重大變化。迄今為止,中美、中俄在這些地區的關係要好過在中亞的美俄對抗。但如果特朗普新政府成功改善美俄關係,或者決定減少美國對阿富汗的軍事承諾,那麼與俄羅斯相比,中國在中亞討價還價的籌碼就會減少。
- 董建華先生在中國總商會歡迎晚宴上的主旨發言2017-01-13
董建華(Tung Chee Hwa) 中美交流基金會主席
(2017年1月12日)女士們先生們,謝謝邀請。在尊敬的各位面前發表講話,我深感榮幸。在很短時間內,中國總商會已經成長為在美國代表中國企業的有影響力的組織。到今天,……
- 中國外交或將進入戰略艱難期2017-01-12
鄭羽(Zheng Yu) 同濟大學全球治理與發展研究院高級研究員
隨着特朗普就任美國總統和中國經濟轉型,中國在國際政治、軍事、經貿等各方面都將面臨新挑戰,中國外交或將進入戰略艱難期,但也可能是艱難與機遇並存。
- 盤點2016年世界亂局五大看點2017-01-11
陳向陽(Chen Xiangyang) 現代院世界政治所所長
2016年國際形勢異常複雜多變的背後是世界秩序深刻重塑以至失序無序。展望2017年,西方國家的自私可能導致經濟全球化生變,大國關係將重新洗牌,中東格局或出現重組,全球治理也將迎來複雜新氣象。
- 2016年中國外交成績2017-01-10
尹承德(Yin Chengde)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基金會研究員
過去一年中國外交取得巨大成就,大國關係展現新局面,周邊關係穩中有升,與發展中國家合作躍上新台階,國際地位出現了質的提升。
- 特朗普對中國的混亂想法2017-01-09
梅爾•格托夫(Mel Gurtov) 《亞洲觀察》雜誌高級編輯
除了偶爾做買賣,當選總統特朗普對中國缺少實踐經驗。這無法轉化為外交政策,並破壞了他競選時宣稱的「偉大關係」。似乎在特朗普心目中,中國做的一切都值得懷疑。他對中國的投資可以看成是利益衝突。特朗普說:「中國正搞死我們。」他無法想像,無論是貿易還是南海爭端,美中關係緊張都可能是雙方行為導致的,因此需要通過外交來解決。
- 借力中國,讓美國再次偉大2017-01-09
顧屏山(George Koo) 新美國媒體董事
對當選總統特朗普來說,不幸的是,他不能無視前任留給他的中東戰亂。但如果堅守與各方友好相處的信念,就可以避免產生更多衝突和新的地區緊張。在中國問題上,特朗普有機會再起爐灶。
- 中國應給特朗普一些時間2017-01-06
傑瑞德·麥金尼(Jared McKinney) 拉惹勒南國際關係學院博士研究生
中方人士試圖用海洋安全或反對美國在中國周邊海域進行軍事偵察,來解釋捕獲美國無人潛航器一事。中國捕獲這一設備是向當選總統特朗普發出一個信號,即中國不打算容忍任何對「一個中國原則」的威脅,而特朗普正是通過與台灣總統蔡英文通電話,對這一原則發出了威脅。不過,現在還沒有必要因為突發行為而疏遠當選總統特朗普及其顧問。中國的經濟及全球影響力使它能夠在國際社會中維護自己的「核心」利益,而且,中國的實力並不在於能從水下撈出美國無人潛航器,而在於它的地區及全球經濟影響力。
- 美國疏離西半球貿易,中國乘虛而入2017-01-06
埃里克•法恩斯沃思(Eric Farnsworth) 美國美洲委員會暨美洲協會副主席
本世紀初中國進入拉丁美洲,改變了地區形態,為拉美和加勒比國家提供了除傳統上依賴美國市場以外的多元化機會。當美國貿易上從西半球撤股之時,中國已經蓄勢而入。
- 2016年國際形勢 — 「亂」、「變」、「治」 息息相通2017-01-04
王嵎生(Wang Yusheng)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基金會執行主任
「亂」、「變」、「治」是2016年國際形勢的三大特點,這三者息息相通、彼此關聯。共商、共治、共享是順應時代訴求的大問題,希望特朗普順勢而行,在2017年為美國也為世界帶來福音。
- 2016年的魅力2017-01-04
秦曉鷹(Qin Xiaoying) 中國國際戰略研究基金會研究員
2016年發生的幾件與中國有密切關係的戲劇性大事,讓中國公眾和官方媒體頗感意外。這些事件背後均涉及中國對外關係的核心內容,是新舊世界政治經濟格局、利益關係以及經濟秩序發生變革的前兆。
- 回眸2016年中美關係2017-01-03
陶文釗(Tao Wenzhao) 中國社會科學院榮譽學部委員、美國研究所研究員
2016年,中美關係大體保持穩定,兩國各種交流機制正常運轉。但奧巴馬政府繼續實施亞太「再平衡」戰略,攪局南海,並與韓國商定在半島部署「薩德」反導系統,在中美關係中製造了新問題。
- 美中關係需要另一個蒲安臣2016-12-20
曹贊文(Don M. Tow) 二戰亞洲史實維護會新澤西分會會長
曹贊文回顧了19世紀60年代到今天的美中外交關係史,重點是他所謂的「包圍/孤立/削弱」政策。美國對中國的包圍/孤立/削弱外交政策在超過65年的時間裡沒有奏效,原因是這一政策建立在「也許正確」的基礎上,而不是建立在了解、公平競爭和雙贏方案的基礎上。蒲安臣150年前就意識到,從長遠看,基於國家平等的對華政策才最符合美國和美國人民的最大利益。
- 伊朗:特朗普當選後中美在中東的新博弈2016-12-20
賀文萍(He Wenping) 察哈爾學會高級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西亞非洲研究所研究員
美國如果單方面撕毀伊核協議,將自毀國際形象、國際道義以及特朗普執政後的外交開局。中國和伊朗都希望維護和繼續推進伊朗核協議。特朗普一意孤行的話,會在戰略上失去伊朗以及美國在中東的話語權,還可能付出與歐洲盟國關係破裂的代價。
- 給特朗普對華政策的五點建議2016-12-19
楊潔勉(Yang Jiemian) 前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院長
美國新領導人必須真正意識到,以建設性方式處理美中關係對兩國和整個世界來說至關重要。雖然特朗普計劃收回美國在海外的部分承諾,但他不能隨意更改所有市場規則。他把美國大部分經濟問題歸咎於中國是選錯了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