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搖聖殿」:特朗普與自由秩序2017-02-10
艾倫·S·亞歷山德羅夫(Alan S Alexandroff) 多倫多大學全球首腦項目負責人
哪裡在轉向呢?並不是奧巴馬政府的轉向亞洲,我說的是另一個轉向,它發生在候選人特朗普從候選人變成候任總統、再變成總統的時候。
- APA酒店事件:日本自誇史觀的崛起2017-02-09
許多(Xu Duo) 耶魯大學福克斯研究員
日本連鎖酒店集團APA的CEO元谷外志雄最近因在旗下酒店房間擺放歷史修正主義著作遭到中國強烈批評。這一事件並非孤例,背後是近年來日本政治風向的轉變:保守勢力日趨壯大,自由派影響力江河日下。主導日本人戰爭記憶的集體觀念正從「自虐歷史觀」轉向「自尊歷史觀」,甚至「自誇歷史觀」。
- 中美必須和解2017-02-09
道格·班多(Doug Bandow) 卡托研究所高級研究員
權力轉換期往往多發衝突。美國應當借鑒大英帝國應對北美大陸崛起的激進民族主義大國的政策。在與曾經的殖民地爆發兩次戰爭之後,英國明智地選擇了和平。
- 中美關係將進入新的磨合期2017-02-08
滕建群(Teng Jianqun)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研究員
特朗普上台,美國內政和外交會變得直接而明確,而中國會繼續穩步發展。新的力量平衡還沒有確立,中美關係進入新調整期,必然要有適應過程,磨擦可能性增大。
- 美菲新總統重啟雙邊關係2017-02-08
理乍得·加瓦德·海德林(Richard Javad Heydarian) 菲律賓理工大學地緣政治學教席主持
被一些人稱為「東方特朗普」的杜特爾特明確表示,他感受到美國新領導人的個人親和力。杜特爾特形容對方與自己志趣相投,是位強者和反建制的平民主義者。當然,萬一杜特爾特與特朗普這種善變且個性鮮明的人物之間起衝突,事情就會螺旋式失控,對這種可能性人們抱有合理的擔憂。但目前看,馬尼拉對重啟與美國這個頭號老友的外交關係是感到樂觀的。
- 勿將美中關係簡單化2017-02-08
陳懋修(Matt Ferchen) 清華-卡內基全球政策中心非駐會研究員
在特朗普當選,或者習近平亮相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之前,兩個相互矛盾的解讀中國國際經濟及地緣政治影響力的框架就已經成型。其中一個來自日漸強硬的美國專家,另一個來自中國最高領導層。不過,承認甚至接受中國國內和國際政治經濟的複雜性,才有可能讓新的有效接觸機遇取代不斷加劇的戰略競爭。
蒂勒森、特朗普與美中政策2017-02-08
本•雷諾茲(Ben Reynolds) 紐約作家及外交政策分析師
特朗普對雷克斯·蒂勒森的提名受到批評,後者對美中關係的了解非常外行。不過,特朗普政府對其他方面的更改,既給中國帶來風險,也帶來好處。雖然美國政府與俄羅斯靠近,以及它試圖分散人們對國內失敗的注意,這些會對中國形成威脅,但中國政府同樣有機會讓自己成為更可靠的地區安全守護者。
一份特朗普政府的必讀文件2017-02-06
伊麗莎白·史密特(Beth Smits)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博士生
2017年1月,中國發佈了一份文件來解讀習近平主席在2014年5月提出的政策目標,即亞洲新安全觀。特朗普政府應當留意這份新文件中的三點:中國和他國的關係、南海問題,以及某些缺失的信息,因為每一點在美中關係中都發揮着關鍵作用。
為何「美國優先」的傑克遜主義可能終結「一個中國」政策2017-02-06
陳鼎(Dean P. Chen) 新澤西拉瑪珀學院副教授
唐納德·特朗普2017年1月20日正式就任成為美國總統,這意味着美國的外交政策正從自二戰結束以來引導美國外交政策制定的威爾遜式自由國際主義,轉向強調「美國優先」的傑克遜式民粹主義。
- 達沃斯如何談論習近平和特朗普2017-02-03
郭怡廣(Kaiser Kuo) Sinica Podcast播客的主持人
一個幽靈正在達沃斯徘徊,他的名字是唐納德·特朗普。因此,毫不奇怪習近平主席的講話受到了高度期待。滿身傷痕、士氣低落的全球主義者都渴望他扛起經濟全球化的大旗。
準備應對「特朗普外交」 對中美關係的挑戰2017-01-27
崔立如(Cui Liru)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前院長
1月20日特朗普宣誓就職,白宮易主換將,華盛頓的外交政策將會發生什麼樣的變化,成為一個巨大的懸疑。在中國,這個問題現在已經成為人們最關注的外交議題。以往,美國大……
作為超級大國的美國缺少什麼?2017-01-25
達巍(Da Wei) 清華大學戰略與安全研究中心主任、國際關係學系教授
新總統打算把美國的力量與他本人的不可預測結合起來,製造恐懼和焦慮,並相信美國會因此佔到便宜。這種把戲也許在某些方面得逞一時,但戰略上註定要失敗。它是不會讓美國再次偉大的。
構建中亞命運共同體2017-01-25
凱梅爾•托克托姆舍夫(Kemel Toktomushev) 中亞大學公共政策與管理研究院研究員
雖然「一帶一路」倡議是善意的遠大抱負,但問題是,什麼程度的命運共同體才是可期的目標,而不是烏托邦式理想?中國與14個國家接壤,其中包括俄羅斯、蒙古國、緬甸、越南、印度、尼泊爾和朝鮮。
中國應成為維護世界和平穩定的積極力量2017-01-24
黃靖(Huang Jing) 上海外國語大學特聘學院教授
特朗普在重大問題上的不着要領及其「美國第一」的極端立場和政策取向,將給世界的和平與發展帶來負面影響,加劇今後世界格局的不確定性。但同時,特朗普上台帶來的種種挑戰也給中國帶來了重大戰略機遇。
全球化新時代的中國外交政策2017-01-23
何亞非(He Yafei) 前外交部副部長
我們今天所見到的,並不是「拋棄全球化」或「去全球化」,而是全球化的新時代或新階段。這其中會出現更大更複雜的挑戰,因此我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需要共同努力,為集體行動制定共識和解決方案,「讓全球化再次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