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報原則指導中美關係發展——紀念《中美聯合公報》發表45周年2017-03-02
陶文釗(Tao Wenzhao) 中國社會科學院榮譽學部委員、美國研究所研究員
現在的中美關係已經是 21世紀最重要的雙邊關係,但這個關係正是在公報確定的原則指導下發展起來的。中美關係的豐富實踐印證了這些基本原則的正確性。同時,這些原則也在兩國關係豐富多彩的實踐中得到進一步發展、充實和升華。
特朗普上任首月的外交政策2017-03-02
科林•摩西德(Colin Moreshead) 東京自由撰稿人
對中國官員來說,特朗普總統任期第一個月是有用的入門參考,雖然不那麼令人愉快。中國肯定關注着特朗普與安倍的會面,以了解這位新總統如何同外國領導人打交道。
對奧巴馬重返亞洲教訓的解讀和誤讀2017-03-02
阿萊克·錢斯(Alek Chance) 中美研究中心研究員
出於對北京動機的不同理解,有的美國人將目前中國的行為解讀為對美國軟弱的反應,也有人將中國行為視為對美國強硬姿態的反應。可惜,很多這方面的討論都基於一些從未審慎評估的假設。
特朗普的政策將兩敗俱傷2017-03-01
柯海瑞(Harry Krejsa) 新美國安全中心研究員
按特朗普總統的一貫口吻,他承諾要打一場過時的戰爭,所使用的武器將是殺敵一千,自傷八百。這絕不是什麼讓美國再次偉大的願景。
特朗普外交的確定性與不確定性2017-02-27
俞邃(Yu Sui) 中國當代世界研究中心教授
2月10日的通話中,特朗普表示堅守「一個中國」原則,習近平也提出進一步發展兩國關係的具體主張。「中美必有一戰」已不是冷戰思維,而是熱戰、好戰思維。這既不符合美中兩國人民的根本利益,也不符合世界發展大局。
「一中」不是給中國的恩惠2017-02-21
沈丁立(Shen Dingli) 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教授
特朗普重回「一中」政策應該受到歡迎,但他要明白,遵守美國的這一長期政策並不是給中國的恩惠,它也符合美國的根本利益。只要不涉及不可談判的原則問題,中國將在公平基礎上與特朗普政府就任何商業問題進行談判。
點評「美國對華政策專家組報告」2017-02-21
顧屏山(George Koo) 新美國媒體董事
由夏偉(Orville Schell)和謝淑麗(Susan Shirk)聯合主持,亞洲協會與加州大學聖迭戈分校發表了專家組報告《美國對華政策:給新政府的建議》。這份報告耗時約兩年,在2017年2月這個時間點發表,目的是為特朗普政府提供指導。
蒂勒森所不知道的南海歷史2017-02-17
蘇拉布·古普塔(Sourabh Gupta) 美國中美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
蒂勒森並不了解美國對南海主權爭議的立場。作為一項政策,美國對南海領土爭議不持立場,並且數十年來從未持有過立場。如果蒂勒森有機會在未來訪問北京期間見到李先生,他可能會意識到在1946年派去收復這些島嶼的軍艦正是美國提供的。
澳大利亞:華盛頓對待盟友的徵兆2017-02-16
特德·蓋倫·卡彭特(Ted Galen Carpenter) 倫道夫·伯恩研究所高級研究員
唐納德·德朗普與澳大利亞總理馬爾科姆·特恩布爾的電話交談在美國引起焦慮反應。華盛頓的動作將包括提出更多讓人不快的要求,而不是提出請求並進行穩重的外交。特朗普的「美國優先」政策意味着擁有最高優先權的是美國利益,而不是維持良好同盟關係。這將是華盛頓的東亞和歐洲合作夥伴面臨的一個重大變化。
美俄修好能走多遠2017-02-15
尹承德(Yin Chengde)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基金會研究員
特朗普親俄立場不是表面的,而是出自內心的。他在任內會放鬆並可能逐步取消對俄制裁,在一定程度上修好美俄關係,但美國把俄作為主要威脅的定性,把俄作為主要戰略對手的定位,把遏俄作為國家政策的戰略,是由美國的國家意志決定的,而不是由總統個人決定的。
鷹與龍的華爾茲2017-02-15
桑普森·奧佩迪薩諾(Sampson Oppedisano) 紐約新學院米蘭國際事務、管理和城市政策學院,院長行政助理
唐納德·特朗普是一種令全球都猝不及防的政治現象。他的不可預測性和缺乏經驗可能導致意外事件的完美風暴,這必然將是他任期初期的一大特點。如何應對特朗普,中國將自己作出決定,而得體和精準將是中國確保不惡化兩國關係、守護現行世界體系的最好防禦武器。
對中美關係搞倒退沒有出路2017-02-13
尹承德(Yin Chengde)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基金會研究員
如果特朗普執掌白宮後仍然劍走偏鋒,對華實施超強硬政策,將對中美關係產生破壞性影響。但中美關係攸關兩國前途命運,也攸關國際形勢全局走向,任何人都承擔不起破壞中美關係的責任與後果。
中國如何破除「金德爾伯格陷阱」?2017-02-13
李巍(Li Wei) 盤古智庫高級研究員
中國正在大步走向全球治理的中心舞台。但隨着特朗普領導的美國在2017年有可能從全球治理體系中後退,作為全球治理中日益重要的角色,中國面臨著艱難的戰略選擇:是隨美國而舞,採取同樣的民族利己主義進行回應,還是反其道而行之,在美國撤退的領域為全球治理貢獻更多的公共物品?
對中國不以大國相待是好主意嗎?2017-02-13
傑瑞德·麥金尼(Jared McKinney) 拉惹勒南國際關係學院博士研究生
現在越來越清楚,未來4年里,特朗普政府會全面出擊,破壞到目前為止維繫中美和平的大國關係準則。其結果可能不僅是不穩定,而且是走上通往戰爭之路。
特、普接近與中美俄關係2017-02-10
馮紹雷(Feng Shaolei) 華東師範大學國際關係與地區發展研究院院長
中美俄三邊關係是當今國際政治中最為關鍵的一組三邊關係。能夠回到中、美、俄平等互利的相對穩定三邊關係,對誰而言都不是壞事。三邊關係會有合作,也一定會有競爭,但關鍵是要避免全面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