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國故事:特朗普會晤習近平2017-04-18
桑普森·奧佩迪薩諾(Sampson Oppedisano) 紐約新學院米蘭國際事務、管理和城市政策學院,院長行政助理
很多人預計,期待已久的特朗普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會晤是一次攤牌,是世界兩大經濟體之間的一場衝突。然而事情遠非如此。會議本身並沒有出現人們預料的激烈衝突,它確實產生了兩個實質性結果,或至少說是開端。
極具挑戰的中美關係2017-04-18
陳永龍(Chen Yonglong)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基金會美國研究中心主任
中美能超越制度和價值觀的束縛結伴同行嗎?或許這是近代以來世界所面臨的最大挑戰。如果能夠實現,當代國際秩序的演化就會少走彎路。
「習特會」提升中美關係可預測性2017-04-17
何亞非(He Yafei) 前外交部副部長
「習特會」為備受關注的中美關係注入大量可預測性和確定性,為今後的雙邊關係指明了方向,並繪製了實現這一目標的路線圖。
海市蜃樓:特朗普與中俄的「大交易」2017-04-13
韓磊(Paul Haenle) 清華-卡內基全球政策中心
特朗普總統表達了與老對手尤其是俄羅斯重新確立關係的願望。他相信通過巧妙的談判能做成地緣政治「交易」,但實際上,更可持續的政策框架才有利於美國的國家安全利益。
「習特會」繪製中美關係藍圖2017-04-12
蘇曉暉(Su Xiaohui)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國際戰略研究所副所長
中美兩國建立了包括外交安全對話、全面經濟對話、執法及網絡安全對話、社會和人文對話在內的新的高級別談判框架。習的此次訪問也為他提供了親自了解美國新總統的機會。
「特朗普帝國」的未來2017-04-12
帕特里克·孟迪斯(Patrick Mendis) 哈佛大學副研究員
目睹發生在美國和其他國家的變化趨勢後,我們不禁要問:美國會追隨中國的儒家——亦即中國共產黨——中央集權經驗來創建一個漢密爾頓式世界么?
結束過渡期,規劃新關係2017-04-11
陶文釗(Tao Wenzhao) 中國社會科學院榮譽學部委員、美國研究所研究員
此次「習特會」結束了兩國關係的過渡期,大大降低了美國政府換屆給兩國關係帶來的不確定性,對國際社會的期待給予了正面回應,對今後數年乃至四五十年的中美關係如何發展具有深遠意義。
特朗普讓東盟備受冷落2017-04-11
理乍得·加瓦德·海德林(Richard Javad Heydarian) 菲律賓理工大學地緣政治學教席主持
作為設想中的區域一體化引擎和東亞安全架構基石,東盟一直收效甚微地尋求調解海上糾紛,避免地區衝突。然而,除了擔心所謂「東盟中心地位」逐漸喪失,東南亞國家還害怕中美在本地區的緊張關係突然破壞性升級,尤其萬一特朗普政府為展示強硬而走得太遠。
韓國應避免出現「失去的十年」2017-04-11
戴維·A·帕克(David A. Parker) 華盛頓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副研究員
朴槿惠總統的被彈劾讓韓國進入選舉季,不出兩個月,這個全球第十一大經濟體會有一位新的當家人,而無論誰勝選,當務之急都是解決韓國經濟面臨的挑戰。
推進中美關係的嶄新理念2017-04-10
俞邃(Yu Sui) 中國當代世界研究中心教授
從蒂勒森訪華成果看,合作共贏成為彼此共識,這是中美關係面臨重要機遇的一個信號。相信合作共贏這個嶄新理念,會在習近平主席與特朗普總統會晤時得到進一步體現。
有關杭州成果與海湖莊園戲碼2017-04-06
陳天宗(Curtis S. Chin) 前美國駐亞洲開發銀行代表
人們十分關注多邊會晤和雙邊峰會是可以理解的,就像這次的海湖莊園「習特會」。而在我們這個日益城市化的世界裡,更重要的是要在峰會參與者們離開之後,繼續觀察城市及周邊地區在發生什麼,並從中汲取經驗。
「習特會」:私人關係的戰略影響2017-04-06
李成(Cheng Li) 布魯金斯學會約翰·桑頓中國中心主任
兩位元首要打破兩國之間眾所周知的堅冰,並培育真誠合作的氛圍,最好的方法是分享關於美中關係的私人經歷,包括他們的家族故事。即便是從一個外部觀察者的視角來看,一些簡單的軼事也有助於闡明兩位元首對於促進兩國健康的建設性關係的長期善意。
扮演政客:蒂勒森的亞洲之行2017-04-05
桑普森·奧佩迪薩諾(Sampson Oppedisano) 紐約新學院米蘭國際事務、管理和城市政策學院,院長行政助理
「我本不想做這份工作。我也沒有謀求這份工作。我妻子告訴我應當做。」這是美國現任國務卿、該國最高級別外交官雷克斯·蒂勒森的原話。蒂勒森直言不諱的話語是針對他的首次亞洲之行,他先後會見了日本、韓國和中國領導人。
特朗普能否複製「尼克松衝擊」?2017-04-05
齊思源(Vasilis Trigkas) 清華大學「一帶一路」戰略研究院訪問學者
特朗普能否像尼克松那樣「像驚雷一樣迴響」,單方面宣布加征高額關稅來消除美國貿易赤字,並瓦解WTO體制?雖然特朗普的一些顧問會支持這麼做,但如今美國所擁有的制度和商業影響力已遠不如尼克松時代的美國。
我們可以從「習特會」期待什麼?2017-04-05
沈大偉(David Shambaugh) 喬治·華盛頓大學艾略特國際事務學院席格爾亞洲研究中心政治學與國際關係學教授,斯坦福大學胡佛研究所傑出客座研究員
首次"習特會"可謂風險極大,但它也是穩定關係和為未來雙方互動確立積極基調的一次機會。參加峰會的習近平主席和中方將就兩國政府面臨的一系列複雜問題作足準備。問題是,美國新總統準備得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