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改革開放是中國創舉和世界福音2019-01-09
何亞非(He Yafei) 前外交部副部長
改革開放是中國共產黨和人民在五千年文明基礎上的歷史創舉,既深刻改變了中國,也深刻影響了世界。
- 當今世界真的不再可能出現傳統冷戰嗎?2019-01-09
鄭羽(Zheng Yu) 同濟大學全球治理與發展研究院高級研究員
冷戰的表現是意識形態上否定對方,外交上孤立對方,經濟技術上封鎖對方,軍事上以對方為敵。當今世界的中美冷戰關係是美國方面施加給中國的。
- 美國從非洲「撤軍」了嗎?2019-01-09
王磊(Wang Lei)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世界政治所副研究員
美國軍事力量不會真正從非洲「撤離」。隨着時間推移,非洲也將出現類似東南亞「經濟發展更多靠中國,軍事安全更多靠美國」的現象。
- 中國專家眼中的中美關係2019-01-04
馬世琨(Ma Shikun) 人民日報高級記者
中國要做好應對各種事變的準備,要適應面對兩個美國的現狀:一個是特朗普的美國,一個是其他的美國。
- 芬太尼問題與中美合作2019-01-04
克利福德·克雷柯夫(Clifford Kiracofe) 前美國參議院外交委員會高級職員
某些美國政客和媒體一直利用芬太尼問題抨擊中國,但該問題不應該被政治化。今天,雙方正通過外交和執法互動進行基於專業的禁毒合作。
- 崔天凱:發展面向未來的中美關係,維護兩國人民的共同利益2019-01-02
2019年1月1日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美利堅合眾國建立外交關係40周年紀念日,中國駐美國大使崔天凱在美國《今日美國報》發表題為《發展面向未來的中美關係 維護兩國人民的共同利益》的署名文章,回顧兩國建交40年發展歷程和經驗,展望中美關係未來。
- 美國近期南海「航行自由行動」有三點戰略考慮2018-12-20
陳子楠(Chen Zinan)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海洋戰略研究所副研究員
美國近期南海「航行自由行動」反映了兩點新動向,更折射出其背後的三點戰略考慮。
- 中越北部灣灣口外海域劃界談判任重道遠2018-12-18
羅亮(Luo Liang) 中國南海研究院助理研究員
越方寄希望於中方儘快拿出時間表是不切實際的,而就劃界的基本要素達成一致意見才是談判的重要基礎和關鍵步驟。
- 孟晚舟被捕與加中關係的風險2018-12-14
休·斯蒂芬斯(Hugh Stephens) 加拿大亞太基金會高級研究員
從中國視角來看,華為首席財務官孟晚舟的被捕更多透露出美國想方設法遏制中國技術崛起的企圖。
- 必須重新定位中美關係的未來2018-12-10
張茉楠(Zhang Monan)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美歐研究部副部長
中美需要對兩國關係共同給予一個大家都能接受的明確定位,形成處理問題的標杆和基準,確保兩國關係不出現根本性、方向性的逆轉。
- 中美兩國有可能走向全面對抗2018-12-06
宿景祥(Su Jingxiang)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榮休研究員
美國統治精英所謀求的目標不僅僅限於對中國發動的經濟戰,而是要在經濟、政治、軍事、外交和科技等領域與中國進行全方位對抗。
- 民主黨奪回對眾議院控制影響幾何?2018-11-27
陶文釗(Tao Wenzhao) 中國社會科學院榮譽學部委員、美國研究所研究員
中期選舉結果對特朗普的掣肘將主要表現在美國國內問題上。
- 美國是世界的,還是世界是美國的?2018-11-27
何亞非(He Yafei) 前外交部副部長
在大變化、大發展、大調整的新歷史時代,無論國力多強,各國都是「世界的國家」,都需要以規則為基礎的全球治理體系。
- 崔天凱大使接受《華爾街日報》採訪2018-11-27
日前,崔天凱大使接受了《華爾街日報》(Wall Street Journal)記者傑拉德·賽博(Gerald Seib)和鮑勃·戴維斯(Bob Davis)的專訪,就中美關係、中美貿易問題等回答了提問。
- 危險的先入之見2018-11-26
湯姆·哈珀(Tom Harper) 英國薩里大學政治學和國際關係學博士研究生
中國將在拉美地區複製其在非洲的成功經驗。西方對中國參與拉美事務的回應通常建立在兩種成見上,其一是認為中國只會撒錢,忽略了中國外交政策的多元化特點;其二是將中國視為和蘇聯類似的修正主義大國。要對中國行為作出正確回應,應當拋棄這些有缺陷的先入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