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簡體繁體
【熱點話題】:美國大選 中美關係 全球治理 氣候變化 脫鉤
中文英文中英對照
  • 朱鋒 南京大學國際關係研究院院長

國際關係將進入「素人政治」時代嗎?

2019-04-30
d.jpg
烏克蘭總統弗拉基米爾·澤連斯基

當中國人欣喜地觀察到70後一代開始崛起進入省部級領導幹部行列時,世界其他國家的選舉結果則揭示了全球範圍內政治領袖的“代際更替”是多麼迅速。從2015年到現在,世界舞台在經歷了一波“年輕面孔”的衝擊後,又開始迅速進入了“素人政治”時代。這一現象和5G、工業革命4.0一起,正在成為“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生動註腳。

歐美政壇的“年輕面孔”和“素人政治”衝擊

2015年10月19日,1971年出生的加拿大自由黨領袖特魯多在大選中殺出重圍,成為加拿大第23任總理。特魯多就任總理時才44歲。2017年5月7日,1977年12月出生的馬克龍贏得法國大選,當選為法國歷史上最年輕的總統。馬克龍於2017年5月14日就任法國總統時,還未滿39歲。更讓人吃驚的是,2017年10月15日,剛滿31歲的奧地利人民黨候選人庫爾茨當選奧地利總理,成為世界政治史上最年輕的民選國家領導人。這三位年輕的國家領導人基本不是“官二代”,也不是“富二代”,都是普通人家出身。奧地利總理庫爾茨甚至連大學還沒有畢業。

更有趣的是,這一波世界政壇“年輕面孔”衝擊塵埃未定,世界政治似乎又開始進入“素人時代”。一批基本沒有從政經歷,也從未在國家機構出任官職,甚至缺乏管理國家經驗的“政治素人”,開始贏得國內選舉,走上政治舞台。2016年11月8日的美國大選結果讓多少人驚爆眼球,71歲的商人特朗普擊敗美國前第一夫人、曾任參議員和國務卿的希拉里·克林頓,當選美國第45任總統。2019年3月30日斯洛伐克總統選舉第二輪,45歲的蘇珊娜·恰普托娃以58.2%的得票率當選斯洛伐克新總統。而在這之前,她只是一位執業律師,政府工作和從政經歷基本為零。3月31日,烏克蘭一位喜劇演員澤連斯基在首輪總統大選中勝出,以20.9%的得票率領先於現任總統波羅申科(13.7%)和曾經兩度擔任總理的季莫申科(9%),進入烏克蘭總統選舉第二輪。4月21日,烏克蘭進行第二輪總統選舉,41歲的澤連斯基勝出。此前,作為喜劇演員的澤連斯基曾在烏克蘭熱播電視喜劇片中扮演過“總統”,他的勝出開創了當代世界政治中有人從“扮演總統”到“就任總統”這一獨一無二的戲劇性轉化。

民眾呼喚“新人”

這波世界舞台上的“素人政治”讓人覺得有點匪夷所思,事實上也違背政治活動和選舉政治的金科玉律,但它深刻地反映了歐美地區國內政治正在經歷的深刻變化和轉型,更反映出了選民對這些國家掌權的現有政治精英的不滿。

恰普托娃能夠在斯洛伐克選舉中脫穎而出,很大程度上得益她對該國現有內外政策的批評,以及其個人清新、有力的公眾形象。恰普托娃的競選口號是“向罪惡宣戰”,她呼籲打擊腐敗,是一位堅定的“挺歐派”,主張斯洛伐克需在歐盟團結中獲得更大的發展。同時,她的政治立場更具有包容性。她堅定地反對斯洛伐克民族主義和政治訴求上的民粹主義,強調她的當選將促進斯洛伐克境內各個民族的團結和共同發展。3月30日當選後,恰普托娃用斯洛伐克語、捷克語、匈牙利語向支持者致謝,其政治主張得到了斯洛伐克這個歷史上多民族遷移混居的中歐國家多數民眾的堅定支持。烏克蘭的情況則更加複雜動蕩。現任總統波羅申科曾是烏克蘭的巧克力大亨,季莫申科則是烏克蘭石油業界的女強人。雖然2014年波羅申科執政以來許諾頻頻,但烏克蘭經濟發展低迷,政治反腐飽受詬病,烏俄關係長期緊張,烏克蘭東部的分離主義勢力依然頑固,政府軍和地方武裝的衝突中已經造成1.3萬人喪生。

澤連斯基雖然只是個演員,但烏克蘭民眾普遍認為他是掃除烏克蘭政治疾患的“最後一張希望面孔”。與波羅申科和季莫申科堅定的“親西方”立場相比,澤連斯基承諾和俄羅斯談判解決烏克蘭東部分離騷亂和克里米亞問題,而不是象波羅申科那樣高調許諾當選之後將“收復”克里米亞失地。烏克蘭政府雖然和莫斯科關係敵對,但烏克蘭民眾和俄羅斯民眾卻希望看到兩國和睦相處。澤連斯基對莫斯科相對柔和的立場,反而更容易贏得烏克蘭人民的理解和支持。3月末斯洛伐克和烏克蘭相繼出現國內大選中“政治素人”勝出的戲劇性局面,說到底,還是這些國家國內治理進程出現了嚴重問題。選民們對政治人物的期待發生了轉移。

大國政治的“素人時代”讓人擔憂

世界政治進程中,無論是“年輕面孔”,還是“政治素人”,雖屬罕見,但他們也並非難以擔當歷史重任。被公認為美國政治史上最偉大總統的林肯,其擔任總統前的職業生涯長期是律師。肯尼迪43歲就任美國總統,是美國歷史上最年強的當選總統。肯尼迪的從政表現,從主張“高邊疆”到提議建立“偉大社會”,沒有人否認他對美國二戰後發展的影響是巨大的。肯尼迪對年輕的美國大學生所說的話——“不要總問國家能為你做什麼,而應常常問自己能為國家做什麼”,至今仍為人津津樂道。各國政壇究竟是歡迎“年輕面孔”,還是願意選擇“政治素人”,是選舉政治使然,是各國國內政治變遷的產物,更是各國人民的選擇。

只是“素人政治”如果發生在大國,其產生的外交和政治挑戰確實是國際社會需要警惕和防範的。特朗普上台後,基本顛覆了美國外交的自由國際主義傳統。美國頻繁“退群”,動輒揮舞貿易霸凌主義和單邊主義大棒,甚至建立美軍太空司令部,大規模發展低當量核武器和高超音速巡航導彈。特朗普雖然是“政治素人”,但卻在執政兩年多時間裡帶來美國國內的政治分裂和外交關係的“大攪局”。這樣的“政治素人”甚至可能引發世界秩序的“碎片化”。在今天看來,世界政治的“素人時代”是讓人擔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