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出台4000億減稅降費措施刺激經濟增長2018-04-25
路晨(Lu Chen) 聯合國紐約總部顧問
中國決意在過往稅制改革成功的基礎上推出進一步減稅降費措施。為「激活市場、促進人民創造力」,這些措施預計將於今年5月1日開始實施。這些減稅降費措施旨在促進經濟增長,同時也是對與美國近期日益加深的貿易緊張關係的一種回應。
- 開放社會改變中國,改變世界2018-04-24
鍾偉(Zhong Wei) 北京師範大學教授
開放社會給中國帶來了全方位的長足進步,如果說過去40年中國選擇了敞開胸襟擁抱世界,那麼面對不可逆轉的經濟全球化時代潮流,中國仍將繼續這樣走下去。
- 中國的開放措施對外釋放積極信號2018-04-24
徐洪才(Xu Hongcai) 中國歐美同學會經濟研究中心主任
習近平在博鰲講話中提出的眾多措施表明了中國進一步對外開放的政策,是對外釋放的一個積極信號。
- 比貿易戰更好的替代選擇2018-04-23
劉遵義(Lawrence Lau) 香港中文大學藍饒富暨藍凱麗經濟學講座教授
就縮小美中貿易逆差來說,美國生產出口到中國的新產品才是更好的替代選擇。它對於中美兩國是雙贏,對世界其他國家也有積極的溢出效應。
- 中美貿易戰:為什麼特朗普是認真的2018-04-23
詹姆斯·H·諾爾特(James H. Nolt) 紐約大學客座教授
那些在貿易問題上認真看待特朗普的人警告說,特朗普的確是用重新平衡貿易,顯著增加美國的出口並減少進口,來衡量成功與否。大多數貿易專家都會同意,中國近期內有可能做出的任何讓步都不會實質性減少它與美國的巨額貿易順差。
- 金融危機以來國際戰略環境之變2018-04-20
鄭羽(Zheng Yu) 同濟大學全球治理與發展研究院高級研究員
以民粹主義為基礎的反全球化浪潮成為一種普遍的國際現象,在全球化過程中受益良多的中國國際環境有所惡化。當前中美激烈的貿易戰帷幕逐漸拉開,產業技術競爭作為兩國競爭核心的本質開始顯現。
- 特朗普因為關注貿易而迷失對華目標2018-04-19
郭棟(Guo Dong) 哥倫比亞大學地球研究院中國項目主任
政策向內轉,優先考慮國內少數工廠,從而枉顧美國與中國之間更大的格局演變,這似乎讓特朗普因小失大。
- 經貿:中美關係壓艙石何去何從2018-04-19
廖崢嶸(Liao Zhengrong) 中國社會科學院和平發展研究所所長、研究員
在中美關係全方位震蕩背景下,經貿從戰略工具演變為博弈標的和戰場。壓艙石作用仍在,但是這塊巨石現在已經動起來,有可能成為震蕩源而非穩定器。
- 美國關稅政策的代價與後果2018-04-18
盧西奧·布蘭科·皮特洛三世(Lucio Blanco Pitlo III) 菲律賓亞太協進會研究員
利用關稅來解決與主要貿易夥伴的貿易不平衡問題,將掣肘美國長期以來的經濟領導力。對美國來說,解決貿易不平衡和振興美國製造業,不應以破壞既有經貿秩序和讓美國的盟友加深對「美國例外論」的成見為代價。
- 中美會選擇談判還是貿易戰?2018-04-17
徐賽蘭(Sara Hsu) 「中國崛起資本預測」CEO
中美兩國在涉及500億美元產品的關稅生效前都設置了一個執行等待期,希望通過談判阻止兩國政府落實這些關稅。兩國達成協議的可能性究竟有多大?
- 石油美元的壟斷開始失色2018-04-16
丹·斯坦伯克(Dan Steinbock) Difference Group創始人
隨着石油開始用人民幣計價合約進行交易,投資者將增加中國金融資產的配置,從而使石油人民幣漸漸成勢,人民幣國際化進程加快。
- 中國航空航天工業的未來2018-04-16
科林•摩西德(Colin Moreshead) 東京自由撰稿人
4月伊始,中美貿易戰迫在眉睫。如果中國決定報復,它有大量可選項,但航空航天工業應該是中美貿易中不被觸及的重點之一,至少目前如此。
- 習近平面對特朗普的底氣2018-04-16
比爾·埃莫特(Bill Emmott) 前《經濟學人》主編
世界將目睹對中美兩國意志力的歷史性考驗。它關乎東亞的戰略領導地位,最終關乎國際秩序。在朝鮮和貿易問題上,中國都佔有優勢。
- 5G技術是中國下一個優勢領域嗎?2018-04-13
埃里克·哈維特(Eric Harwit) 夏威夷大學教授
如果中國公司成功設計並部署5G系統關鍵技術,那麼它們不僅能在通信領域,而且能在眾多新技術領域大獲其利。在5G競賽中勝出的話,中國企業就可以搶奪美國科技公司的利潤,削弱它們在相關領域開發尖端產品的能力。
- 中國不是日本,有能力應對美國貿易戰2018-04-12
吳正龍(Wu Zhenglong)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基金會高級研究員
應對中美貿易摩擦,中國具有當年日本所沒有的有利條件,完全可以避免重蹈日本覆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