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稅損害中美禁毒合作2025-02-21
袁莎(Yuan Sha)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全球治理與國際組織研究所副所長、副研究員
鑒於美國芬太尼危機的複雜性和嚴重性,排除障礙最大發揮合作潛力成為一項艱巨的工作。美國需要採取行動抑制國內毒品需求,而非指責中國是同謀。
特朗普關稅:糟糕的經濟,糟糕的地緣政治2025-02-20
丹·斯坦伯克(Dan Steinbock) 全球諮詢機構DifferenceGroup創辦人
特朗普總統把向美國主要貿易夥伴徵收關稅作為武器,以此對抗中國。這是在糟糕的地緣政治基礎上製造糟糕的經濟形勢,進而導致代價高昂的全球經濟衰退。
關稅狂人的危險賭注2025-02-19
卡拉·諾洛夫(Carla Norrlöf) 多倫多大學政治學教授、大西洋理事會非駐地高級研究員
貿易戰升級可能擾亂全球供應鏈,對美國和全球經濟產生負面影響,並損害政治關係。未來,更多國家將有更充分的理由減少對美國的經濟和政治依賴。最終,特朗普政策的經濟和政治後果可能破壞其希望實現的目標,導致美國承受的損失大於收益。
特朗普的貿易騙局2025-02-18
斯蒂芬·羅奇(Stephen Roach) 耶魯大學高級研究員
特朗普堅稱他將從美國的外國貿易夥伴那裡獲取巨額關稅收入,這筆收入將用於資助他雄心勃勃的「讓美國再次偉大」計劃。這個想法違背了有關關稅定義及其收入來源的傳統認知。
中美仍有望達成一攬子框架協議2025-02-14
張茉楠(Zhang Monan)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美歐研究部副部長
隨着特朗普2.0開啟,中美博弈恐將加劇,但雙方仍有望達成符合共同利益的一攬子經貿框架協議,進而推動中美關係達成新的平衡。
- 關稅騙局2025-01-21
費爾南多·梅南德斯(Fernando Menéndez) 駐華盛頓特區的政治與經濟問題分析家
特朗普提議對中國進口產品徵收關稅,這符合其民族主義支持者的期望,但說到底這是一個「騙局」,是將成本轉嫁給美國消費者和生產者。一些行業可能短期受益,但整個美國經濟和美國中產將承擔長期後果。
醫療保健:搭建中美健康領域的橋樑2025-01-20
李碧菁(Roberta Lipson) 中國美國商會主席
李碧菁(Roberta Lipson)是中國美國商會主席、和睦家醫療創始人,也是中國醫療行業的先驅,擁有40多年的從業經驗。1981年,她與合作夥伴共同創立了和睦家醫療的前身:美中互利,並將這家優秀的醫療設備銷售公司發展成為中國第一家也是中國最大的外商投資醫療集團。
- RCEP能否重啟全球化?2025-01-18
盧西奧·布蘭科·皮特洛三世(Lucio Blanco Pitlo III) 菲律賓亞太協進會研究員
《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 是世界最大貿易協定,包括15個經濟體,其旨在振興全球化、加強貿易規則,以及加強東盟在區域貿易中的核心地位。在中美關係緊張的背景下,RCEP為供應鏈轉移和產業升級提供了機會,同時使得中國能夠通過「一帶一路」等倡議深化與發展中地區的聯繫。
給特朗普的提示:貿易戰容易發起更容易失敗2025-01-18
蘇拉布·古普塔(Sourabh Gupta) 美國中美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
特朗普的貿易政策以濫用關稅為特徵,其動機是平衡雙邊貿易和優先考慮美國國內生產。雖然這些措施重塑了貿易格局,但也在無意中加強了中國的全球經濟地位,從而凸顯「脫鉤」的局限性。
- 中美科技競爭:金德爾伯格陷阱的風險與機遇2025-01-13
張茉楠(Zhang Monan)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美歐研究部副部長
為避免金德爾伯格陷阱,中美等大國需要在科技領域劃定邊界,承認競爭的同時,管控競爭,確定國家安全的邊界。中美在科技領域的合作面對四種狀況。
中國經濟換擋期的挑戰與機遇2025-01-02
張茉楠(Zhang Monan)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美歐研究部副部長
只有將市場活力、居民購買力和不斷創新結合起來,中國的增長動能才會長期可持續,中國經濟才能走出目前的換擋真空期。
- 美國大選:貿易戰的前奏2024-10-11
丹·斯坦伯克(Dan Steinbock) 全球諮詢機構DifferenceGroup創辦人
2024 年美國大選不僅涉及民主,還涉及主流媒體、大財團和國防軍工綜合體。它正成為新一輪貿易戰和致命地緣政治問題的前奏,而這些問題可能破壞未來數年的全球經濟發展前景。
中國經濟刺激計劃的全球影響2024-10-10
魏尚進(Shang-Jin Wei) 哥倫比亞大學商學院金融和經濟學教授
中國和世界都需要拭目以待,看看這種樂觀情緒是否能夠提振消費者信心,增加私營企業和國有企業的實際投資,並促進未來幾個月和幾年外國直接投資的復蘇。如果中國經濟的基本面更加強勁,而不僅僅是名義價格上漲,那麼對全球經濟的積極溢出效應也將更突出。
- 近期美國經濟走向及其影響2024-08-23
馬雪(Ma Xue)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美國研究所經濟研究室主任、副研究員
若經濟無法「軟着陸」,美國將大力轉向保護主義政策,轉向產業干預政策。
如何減少中國過剩產能?2024-08-14
余永定(Yu Yongding) 中國世界經濟學會前會長
中國產能過剩是全球經濟學家和政策制定者討論的主要話題,也是爭議的根源。這些擔憂並非完全沒有道理,但它們過於誇張,而且是可以解決的。